張寶華

牙齒關系到飲食、語言、儀表乃至心理等身心健康。牙齒健康一旦出現問題,會對正常生活造成極大的影響,并可引發許多疾病。因此,牙齒保健至關重要。然而,有些老年人卻對牙齒健康漠不關心,甚至陷入一些認識誤區。
損壞的牙齒如果長期不進行治療,牙齒會繼續齲壞,可直接導致牙髓感染發生炎癥,最后發展為需要根管治療才能解決的牙髓炎。所以,牙齒損壞后一定要盡早去醫院檢查、治療。
雖然掉了一顆牙暫時影響并不大,但牙齒缺失后,牙槽骨會逐漸萎縮,鄰近的牙齒因為缺少依靠,會向缺失處傾斜,導致牙齒松動。同時,可造成牙齒咬合紊亂,甚至引發顳下頜關節系統的疾病。因此盡早種植牙或鑲牙,才是健康經濟的選擇。
牙齒缺失后3個月時是最佳鑲牙時間。如果不及時鑲牙,缺失牙的對頜牙齒會逐漸向缺牙的部位生長。缺牙的時間越長,鑲牙的難度越大。
長期只使用一側牙齒咀嚼,會造成面部的不對稱。此外,單側牙齒長期負擔過重也易引起牙周疾病。因此,缺牙后及時鑲牙才是保護牙齒的最好方法。
有些老年人認為掉了一顆牙齒就去鑲牙,過不了多久其他的牙齒又壞了,還得重新鑲,太麻煩了,不如一塊兒鑲全口假牙省事。其實,戴用全口假牙容易出現固位力不足,如果口內還存在一些真牙,則可以用其來加強假牙的固位力。此外,患者可從佩戴局部義齒開始,逐漸過渡到全口義齒,則相對較容易適應。
佩戴假牙后,如有咬合不良、錯位、疼痛、松動等不合適時,不要自己動手修改,更不能將就著戴。因為假牙不合適,會長期摩擦口腔黏膜,引起黏膜充血、破損甚至潰爛,口腔潰瘍長期不愈合,可能引發口腔疾病,甚至會逐漸發展為口腔癌。因此應及時到醫院復查、調整。
牙齒脫落除了衰老的原因外,還有不良的口腔衛生習慣和牙齦疾病的影響等,這些都可以及早預防。因此老年人在平時生活中一定要注重牙齒保健,愛護牙齒,做好口腔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