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多多 謝云鳳 季天明



記者調查
鄉村定向師范生:
基層是就業的有效保障
2021年7月,從淮陰師范學院畢業后,22歲的李洪瑞回到了家鄉漣水縣。她將于今年9月正式入職,走上三尺講臺實現“教師夢”。
李洪瑞是一名鄉村定向師范生,這是江蘇省針對培養基層優秀教師開展的一項特殊政策。2016年初,江蘇省教育廳、省發改委、省人社廳、省財政廳和省編辦等5個部門專門出臺了《關于開展全省鄉村教師定向培養工作的通知》,采用“縣來縣去、定向培養,提前本科、擇優錄取,考核合格、定向就業”的方式,為鄉村學校培養一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鄉村教師。
“江蘇省共安排了55個縣(市、區)共2076名鄉村定向培養計劃,分別由江蘇師范大學、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南京曉莊學院、揚州大學、南通大學、淮陰師范學院和鹽城師范學院等7所院校進行培養……”高考結束填報志愿時,李洪瑞和父母偶然在網上看到這條新聞。
“我們能力有限,不能幫你太多,但是一份有編制的工作可以保你衣食無憂。”李洪瑞的父母說。他們都是漣水縣城的職工,家境很普通。“爸媽的想法很傳統,我也很認可這種想法。畢業即有編制,還能安排定向就業,這項政策優勢著實吸人眼球。加上我本來就想當老師,自然而然選擇了這條路。”李洪瑞說。
盡管政策里有一些約束,比如大四不能考研、違約的話要交違約金、畢業后去基層服務至少5年,但是這些對于李洪瑞來說,幾乎都不是問題,想成為人民教師的信念讓她無所畏懼。
李洪瑞最終選擇了淮陰師范學院,入校后,她才發現自己不是個例。該校就業處唐力老師介紹:“江蘇省從2016年開始啟動鄉村定向師范生培養工作,第一年我們招錄了39名學生,2017年增加到51人。報考人數逐年遞增,分數也水漲船高?!?/p>
入校后,李洪瑞和其他定向師范生組成一個班級,很快投入到了學習當中。雖然不用擔心今后的工作,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看到大四很多同學都去了大城市實習,或者備考研究生和公務員,心里難免感到失落,甚至覺得人生被限定了。
像李洪瑞這樣的困惑,也普遍存在于定向師范生班級中。每次當學生想不通時,班主任李曉華就會開導大家:“如今城鄉差距不斷縮小,在基層工作一樣大有可為,不僅有編制保障,還能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一位已經畢業的學姐告訴李洪瑞:“表面上看,很多同學到大城市工作,待遇非常不錯,但隨著年齡的增大,競爭力下降,也可能隨時面臨失業的風險。我們來自縣城及農村,家境本來就不算太好,鄉村定向師范生能讓我們畢業后迅速站穩腳跟。”學姐還說,基層學校條件不差,福利也很好,會定期組織培訓學習,也可以抽空備考在職研究生……這讓李洪瑞備受鼓舞,漸漸從迷茫中走了出來。
除了做好思想工作,學校還經常給鄉村定向師范生安排名家講座,帶他們去重點學校聽課,觀摩課堂教學。去年暑假,學校安排所有學生回到家鄉的基層學校實習,讓他們成長為優秀的準人民教師。
如今,李洪瑞回到漣水縣,并參加了教育局組織的考試。“教育局會結合我們的考試成績、在校學習成績和教師資格證的筆試成績做綜合評估,根據排名來分配任教學校?!崩詈槿鹫f,“我對即將落定的工作充滿期待?!?/p>
淮陰師范學院就業處唐力老師介紹:“2016年,江蘇省共招錄鄉村定向師范生2036人,到2020年增加到3399人,包括四年本科和五年制??茖W生,培養高校也在不斷增加。這些報考的學生多數來自鄉鎮,因為工作有編制,保障性更高,他們更愿意回到家鄉就業,參與家鄉建設。”
蘇北計劃志愿者:
基層是晉升的最佳通道
2021年7月,袁睿從江蘇電子信息職業學院財務管理專業畢業。與周圍同學選擇進入企業工作不同,他在班主任的指導下,參加了大學生志愿服務蘇北計劃(以下簡稱蘇北計劃),決定下基層服務群眾。
“剛上大四時,老師就反復強調,今年就業情況更加嚴峻。就業處的老師們時刻關注著最新的就業動態,第一時間將相關的招聘啟事以及就業政策轉發至群內,供我們選擇。”袁睿說,“我正是在群內看到了關于蘇北計劃的相關介紹,萌生了試一試的想法?!?/p>
蘇北計劃是由江蘇省委組織部、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人社廳、團省委共同組織實施,按照公開招募、自愿報名、組織選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招募普通高等學校應屆畢業生,到蘇北的鄉鎮一級從事為期一到兩年的教育、衛生、農技、扶貧以及青年中心建設和管理等方面的志愿服務工作。志愿者服務期滿后,鼓勵其扎根基層,或者自主擇業。
報考蘇北計劃之前,袁睿的人生恰好經歷了一次滑鐵盧。
今年4月,袁睿參加了泰州市水利局的事業編制考試,幾百個人競爭幾個名額,他慘遭淘汰。本來已經決定畢業后就去參軍,他在老師的鼓勵下,機緣巧合參加了蘇北計劃的選拔,沒想到最后入選。
“蘇北計劃最吸引我的是它的晉升機制?!痹Uf,“參加蘇北計劃的志愿者,江蘇提供了一系列完善的政策支持,例如服務期滿一年,經考核合格并符合報考條件的志愿者,可報考江蘇省面向志愿者專門定向招錄的公務員職位;服務期滿兩年,經考核合格并符合報考條件的志愿者,不受戶籍或生源地限制,可報考江蘇省公務員職位……不管是繼續扎根基層,還是考公考編,蘇北計劃都提供了較好的福利加分政策,這太吸引我了。”
實際上,從進入大學開始,袁睿的目標就是做人民的“公仆”。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不僅在學習上始終名列前茅,在校期間還積極入黨,于2019年12月成為中國共產黨預備黨員,次年12月成功轉正。他還積極參與學校的實踐活動,2021年3月,與同學多渠道調研城市社區建設,共同撰寫了《易居APP創業項目營銷策劃實踐與探索》一文,被《中外企業家》雜志社收錄……
蘇北計劃的晉升渠道無疑為袁睿提供了新思路:“我立志在基層做出一番事業,工作一年后,繼續參加公務員考試來實現最終目標?!痹谔K北計劃報名、面試、體檢過程中,袁睿表現突出,高分通過,成為了學校本專業里唯一一名成功入選蘇北計劃的學生。
蘇北計劃面試時,一位老師對袁睿之前想參軍入伍的計劃產生了好奇,詢問他是如何在當兵和參加蘇北計劃中抉擇的?袁睿如實回答:“無論是當兵還是成為蘇北計劃志愿者,我都想在基層扎下根,扎扎實實為人民服務。24歲之前我都可以報名參軍,蘇北計劃如今只有這一次機會,我希望把握住這次機會,在有限的時間里走進基層、積累經驗,以最快的速度成長、成才?!泵嬖嚴蠋熉犕赀@個回答后笑了。
“現在招錄公務員都需要有一定年限的基層工作經歷,對于以后擔任較高層級工作或其他重要職務的領導干部,基層工作經歷更是必不可少。”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趙慶杰指出,新一任黨和國家領導人大多有著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他們了解基層民眾的疾苦與現實,與人民群眾有著深厚的感情。這正是目前諸多深得民心的惠民政策制定的出發點。
選調生:基層是實現自身價值的舞臺
“要不要繼續深造搞科研?”大四下學期,張瑞曾有過短暫猶豫。果斷作出抉擇后,今年他成功考取陜西省選調生,6月底他接受培訓,接下來將深入基層。
選調生作為黨政領導干部后備人選和縣級以上黨政機關高素質的工作人員人選,由各省黨委組織部門有計劃地從高等院校選調品學兼優的應屆大學本科及其以上畢業生到基層工作。
為什么選擇考選調生?張瑞的回答是“感興趣”。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微電子學院就讀的四年,張瑞沉迷于圖書館。“圖書館每過四五天就會更新一批新書。書很多,質量挺好?!痹趶埲鸬慕栝営涗浝?,除了本專業著作,還有經濟、文學名著類的書籍,這為他成功考取選調生打下了好基礎。
張瑞的父親是一名地方扶貧干部,他常聽父親講述扶貧工作,平日里密切關注時事政治,比如每年的全國兩會、“萬企幫萬村”的扶貧計劃等,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解讀,他都有興趣了解和學習。但最終讓他決定走上考選調生之路的,還是高校開展的相關課程和實踐活動。
在大一的職業規劃課上,張瑞從老師那里詳細了解了選調生的政策,“碩士生或者本科生分配到縣(市、區)、鄉鎮(街道)進行鍛煉,時間不少于兩年,并至少安排一年時間到村任職。其間按照大學生村官管理,省財政每年會給予3萬元生活補貼,同時享受市(區)、縣(市、區)引進人才的優惠政策……”張瑞說,“這樣的待遇對大學生就業有著一定的吸引力?!?/p>
大一暑假,學校針對性地推出了延安紅色之旅暑期實踐活動,帶領學生們領略陜北風土人情、紅色革命歷史和特色飲食文化,張瑞從中重新認識了家鄉。2018年暑假,他又參加了學校組織的赴貴州貴陽中國振華集團(國營873廠)的實習活動,不僅了解到企業的生產研發情況,還了解到國企在新時代下的基層黨建活動開展情況。也是從那個時候起,他和很多同學開始考慮去基層就業。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微電子學院黨委書記趙樹凱介紹:“前幾年,我校一直存在一個‘怪現象,最能施展專業才能的基層工作單位,大多數人不愿意去;和基層越近的專業,畢業生就業時反而離得越遠。為了打破基層工作與高校學生之間的壁壘,近年來,學校將擇業觀教育滲透到‘新生入學—在校學習—畢業求職的人才培養全過程,通過學術講座、社會實踐等第二課堂,實實在在引導學生走向基層、知行結合,樹立社會責任感,其中就包括張瑞這樣的優秀畢業生。”
張瑞是同學眼中典型的“學霸”,聽說他要去基層工作,周圍不少同學表示不理解,甚至替他惋惜,覺得他應該去國企拿高薪。對于張瑞來說,工資待遇固然是求職要素,但不是決定要素,他在選調生結構化面試時說過這樣一句話:“深入基層了解老百姓的情況,知道他們想要的,才能更好地服務他們,也能更好地鍛煉自己?!?/p>
正如全國人大代表、閩南師范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陸鑾眉所說:“選擇不同、際遇各異,描繪出不同的人生版圖,也構成了五彩斑斕的奮斗圖景。只要是理性的自主選擇,只要能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畢業生就能在不同崗位發光發熱,將個人所愿與社會所需結合起來,經濟社會發展就能獲得源源不竭的正能量?!?/p>
自主創業者:基層是干事業的沃土
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周廣帥今年的春夏兩季格外忙。他畢業前開始創業,成立了鎮江市鑫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在鎮江句容市和安徽懷遠縣搭建了兩個養殖基地,主要從事黑魚新品種的養殖和推廣。
“之前,我忙著培育黑魚種苗,最近忙著調研市場?!敝軓V帥說,“創業讓我有沖勁,也有干勁?!?/p>
周廣帥出生于1998年1月,家住安徽省蚌埠懷遠縣,這里水資源豐富,當地農戶多數從事魚蝦類的水產養殖。但是,這里經濟落后,養殖戶多數摸著石頭過河,全憑經驗養殖,經常入不敷出。上高中時,周廣帥家中已經連年虧損,母親勞累過度導致疾病纏身。從那時起,他便立志學習先進的養殖技術和現代化養殖模式,來助力家鄉發展。
高考結束后,周廣帥選擇了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的水產養殖技術專業,主要學習魚類和蝦蟹養殖技術以及水產病害與防治技術,并為基層水產養殖戶提供技術服務和技術指導。本就是漁民家的孩子,加上對這一領域極度感興趣,周廣帥學習成績一直拔尖,并在基層積累了很多養殖經驗。
下基層調研學習時,周廣帥發現,黑魚市場一直供不應求,尤其是在酸菜魚領域。中國烹飪協會的《酸菜魚市場發展報告》顯示,以黑魚為主打的餐飲店從2016年的2.3萬家達到2019年的8萬家,至今仍在逐年上升。另一方面,他也發現,當地很多養殖戶對待黑魚繁殖不甚認真,缺乏專業的指導,往往依靠經驗判斷各種養殖數值,導致市場價格始終偏低。
“如果能攻克技術難關,培育新的黑魚品種,并讓項目落地,必定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敝軓V帥產生了創業的想法。
2018年底,作為學生負責人,周廣帥與6名組員成立了生財有鱧項目團隊。他們在老師的帶領下,重點圍繞黑魚種苗進行布局,利用首創的黑魚繁殖設備、創新的雜交育種技術生產出了優質苗種“黃金鱧”。“這個品種具有成本低、生長速度快、抗病能力強、餌料系數低等優點,解決了當前黑魚自繁自育、種質退化以及質量無保障等問題。”周廣帥介紹說。
為了讓項目落地,團隊通過學校平臺和黑魚產業聯盟,對接大型客戶,通過提供魚苗和配套產品的方式,讓企業了解產品性能,并建立了一定的信任。除此之外,他們還在黑魚主要養殖區域里尋找養殖理念先進的優質客戶,重點打造黑魚苗種應用典型,定期開展培訓并組織周邊養殖戶交流學習,通過典型示范,呈現設備的先進性能及種苗的質量優勢。
讓周廣帥和團隊成員沒想到的是,項目實施一年多,直接帶動當地15人就業,優質苗種推廣到50多戶漁民,養殖面積達1500多畝,直接經濟效益達500多萬元。團隊成員也因為此項目,榮獲第十一屆“挑戰杯”江蘇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金獎、第十二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銅獎等,周廣帥更是獲得“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全國優秀共青團員”等十多項榮譽。
今年6月,周廣帥果斷注冊了公司,鎮江市給了他們團隊創業獎金的支持,鼓勵他們在創業園區創業。但考慮到創業項目主要在農村,周廣帥和團隊成員暫時沒有加入。
“站在畢業的十字路口,我沒有任何焦慮。我可以利用高端技術進行自主創業,去實現自己的的理想,并帶領更多人就業?!苯刂聊壳埃斢绪k項目團隊成員已經有24人,他們都是今年的大學應屆畢業生。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洛陽理工學院副院長馬珺建議:“要以創業帶動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就業。建議根據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要求健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建好創業孵化基地和大學生校外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建好優秀創新創業導師人才庫;常態化舉辦創新創業大賽,培養畢業生敢闖的素質、會創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