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瑤
摘 要:通過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發現,目前學界對于人教版高中語文現當代文學作品選編的研究成果較為豐碩,但已有研究還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比較分析居多,個案研究較少;二是未提時代性居多,研究時代性居少;三是無關教學居多,聯系教學居少。已有的研究在選文的時代性、教材選編的特點及規律與現當代文學作品的教學建立聯系這兩個方面缺少深層次研究。文章作者認為,可以通過拓寬研究對象、聚焦研究條件、創新研究角度、改變研究方法四個途徑對這兩個問題開展進一步的探究,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文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及我國語文教育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人教社2007版教材;高中語文;現當代文學作品;時代性;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1)07-0004-04
引言
21世紀以來,人民教育出版社先后出版了三套教材,分別為2000年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試驗修訂本)語文》、2003年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必修)語文》、2007年版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語文》。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時代的變遷,每版教材中的選文及選編的特點和規律都不相同,這也是選文時代性的一個體現。對于這種現象,很多學者開展了相關研究,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這些研究讓我們了解了不同版本之間選文的差異及此類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文對人教社2007年版高中語文教材現當代文學作品選編的相關論文進行分析,以更全面、深層次地了解這版教材選編的特點及規律,為之后研究的開展作鋪墊,以保證本研究處于前沿地位。
一、研究現狀分析
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選文研究是一個重要課題,許多專家學者在這個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將對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選文的相關研究和文獻進行歸類分析,從文獻的發表年份、相關文獻的質與量、文獻的研究主題三個方面進行總結。
(一)文獻年份分析
為了更全面地了解人教社2007年版高中語文教材對現當代文學作品的選編情況,總結主要觀點,筆者基于“中國知網”中的“中國期刊全文”“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中國重要報紙全文”四個數據庫搜索主題“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選文”,對迄今為止所有文獻及其發表年份進行整理,統計結果詳見下圖。
通過統計、分析相關文獻的發表時間,我們可以了解人教社2007年版高中語文現當代文學作品研究的發展趨勢。對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選文進行研究的第一篇文章出現在2006年,為西南大學王俊娜的碩士畢業論文《高中語文教材選文分析與建議——以人教版實驗教科書為例》,這篇論文從教材思想、教材內容、教材結構、教材設計四個方面對人教版實驗教科書進行了全方位的分析,指出了這版教材在選文上仍存在的一些偏頗,并就此提出了幾點建議。從上圖可以看到,從文獻的發表年份角度分析,對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選文的相關研究起步較晚,2006年才出現第一篇相關文獻,并且2007年無相關文獻發表;2006年至2013年是這類研究的初步探索階段,每年發表的相關文獻均低于10篇;2014年是這類研究的高產年份,發表的相關文獻達到峰值,為24篇;2014年至2020年是平穩發展階段,除2019年外,每年發表的相關文獻都超過了10篇。
(二)文獻質、量分析
為了全方位地了解人教社2007年版高中語文現當代文學作品的選編情況,概括其中規律開展進一步的研究,筆者基于中國知網數據庫分別搜索主題“高中語文教材選文”“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選文”“高中語文教材現當代文學作品選文”“人教社2007年版高中語文教材現當代文學作品選文”,將搜索到的文獻按照發表刊物層級的不同再次進行整理,統計結果詳見下表。
由知網相關文獻數量統計表可以看到,研究高中語文教材選文的相關文獻數量并不多,只有249篇,包括學術期刊論文27篇(一般省級期刊論文23篇、核心期刊論文3篇、CSSCI論文1篇)、學位論文165篇(碩士論文165篇、博士論文無)、會議論文1篇(國內會議論文1篇、國外會議論文無)、特色期刊論文56篇;研究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選文的相關文獻數量更少,只有142篇,包括學術期刊論文8篇(一般省級期刊論文8篇、核心期刊論文無、CSSCI論文無)、學位論文118篇(碩士論文118篇、博士論文無)、特色期刊論文16篇;而研究高中語文教材現當代文學作品選文的相關文獻數量則極少,僅有3篇,包括學位論文3篇(碩士論文3篇、博士論文無);至于研究人教社2007年版高中語文教材現當代文學作品選文的相關文獻目前還沒有。通過分析能夠得出,相關文獻在質的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文獻發表的期刊種類比較單一,多為學術期刊、特色期刊;文獻發表的期刊層次不夠高,多為一般省級期刊,缺乏核心期刊、CSSCI等。相關文獻在量的方面也還存在一些不足,對“高中語文教材選文”進行搜索只有249篇相關文獻,直接搜索“人教社2007年版高中語文教材現當代文學作品選文”則無相關文獻,可見相關的研究和文獻還存在較大的空白,有待補全,也進一步佐證了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創新性。
(三)文獻主題分析
針對高中語文教材中現當代文學作品的選編這一問題的研究,筆者通過檢索已有研究和相關文獻,將其匯總、整理、分析后可以看到,以往研究的主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現當代文學作品單一文體的研究。現當代文學作品一般包括散文、詩歌、小說和戲劇共四種文體。在分析研究高中語文教材現當代文學作品選編時,有很多學者從單一文體入手開展深入的探究。例如,云南師范大學周蔚的碩士畢業論文《人教版中學語文教材現當代散文選文的研究》將現當代散文作品作為研究對象,深入地分析了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現當代散文的選編,總結了選編的依據、特點、傾向等,進而明確了高中語文教材中現當代散文作品的重要地位。貴州師范大學姜亞楠的碩士畢業論文《中學語文現當代詩歌選編研究》將使用范圍較廣的新課標版、人教版、蘇教版、粵教版等六個版本的中學語文教材作為研究對象,通過梳理不同版本教材中的作品數量、國別與地域、題材與主題、風格與流派、作家與性別,再把不同版本教材選編的價值取向、編撰理念、編排體系比較分析,總結現當代詩歌選編現狀的有關啟示,并基于這六個版本的教材教學上的不足提出解決的建議。
第二個方面,現當代文學作品選文比較的研究。針對高中語文教材中現當代文學作品的選編,有些學者側重于比較分析不同版本語文教材的選文。例如,遼寧師范大學倪晶的碩士畢業論文《三版高中語文教材的比較研究》以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蘇教育出版社、語文出版社三版高中語文教材為研究對象,從語文教材的編寫理念、整體框架、編排系統等方面對三版語文教材進行比較研究,進而尋求最適合學生學習的組元方式和系統編寫模式,并針對不同版本教材的特點和差異提出使用教材的建議。溫州大學鄧瑛的碩士畢業論文《臺灣翰林版與大陸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選文系統比較研究》以臺灣翰林版、大陸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為研究對象,通過比較分析兩個版本中選文的范圍與取向、體裁與類型、主題與內容、編排與架構四個方面的異同,再從課程、時代、學生三個角度分別對兩版教材提出了選編的優化建議。
第三個方面,現當代文學作品選編的歷史演變研究。在研究高中語文教材中選編的現當代文學作品時,很多學者傾向于探究教材選編的歷史演變情況。例如,黃岡師范學院樂文雁的碩士畢業論文《高中語文教材選錄中國現當代小說作品的流變及教學策略研究》從1978年版、1982年版、1990年版、2003年版、2004年版五套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為研究對象,統計出五套教材中選文的“留”“刪”“增”情況,接著分別從多個角度分析五套教材中選錄流變、文本編選更改的原因,指出小說編選中存在的問題,并就這些進一步提出改進的建議。四川師范大學張翔的碩士畢業論文《1987—2007高中語文中國現當代文選演變研究》以1987年至2007年我國使用過的高中語文教材為研究對象,探討近二十年來高中語文現當代文選的演變情況,分析入選篇目的特點,總結高中語文教材中現當代文選在指導思想、教學目的、教學內容等方面的變化,并就此進一步提出了教學建議。
第四個方面,語文教材選編的整體研究。針對高中語文教材中選文的研究,有些學者側重于對其進行整體性的分析與研討。例如,沈陽師范大學孫琳琳的碩士畢業論文《人教版高中語文現當代作品選編研究》以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現當代作品為例,從選文總量、編排方式、不同文體選文三個方面分析選編的現狀,總結出人教版高中語文現當代作品選編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并對人教版高中語文現當代作品的選編提出了優化建議。華中師范大學魏良燕的碩士畢業論文《新時期人教版高中語文教科書中國現當代作品選編變動研究》以人教版高中語文教科書中國現當代作品為例,通過整理分析新時期人教版高中語文教科書中國現當代作品篇目的選編情況,探究新時期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演變及其對人教版高中語文教科書中國現當代作品選編的影響,挖掘出中國現當代作品選編的不足之處,并為選編的進一步優化提出了幾點創新的意見。
二、已有研究評價
分析已有研究成果可以發現,目前學界對于人教版高中語文現當代文學作品選編的研究成果豐碩,但已有研究還存在以下幾點不足。
(一)比較分析居多,個案研究較少
整理已有研究能夠看到,已有的研究大部分都是采用比較分析法,通過比較不同出版社的教科書或同一出版社不同年份的教科書中現當代文學作品的選文情況,總結不同版本的教材在選文方面的差異及共有的選編特點、規律,而較少有學者使用個案研究法且僅對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教科書進行分析、研究,即只從人教版自身出發,探尋人教版教材中現當代文學作品選編的相關特點及規律。
(二)未提時代性居多,研究時代性居少
回顧以往的相關研究,可以發現以往的研究者們對教材中現當代文學作品選文的研究大多是集中在篇目統計、篇目總量、文學體裁、編排方式等角度上,關于選文的時代性這一角度幾乎只在研究整本教材各類選文時有所涉及,并且只是按照古代、近代、現代、當代這個粗略的劃分簡單列出了選文的寫作年份,并沒有對寫作年份背后隱藏的時代性有更進一步的探究,關于研究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現當代文學作品選編的時代性的相關文獻還很少。
(三)無關教學居多,聯系教學居少
分析當前已有文獻可以看到,以往研究者們對教材中現當代文學作品選文的研究,大多是通過分析選文的一些主要方面來得出教材選文的特點及規律,如篇目統計、篇目總量、文學體裁、編排方式等方面,很少有研究者在總結教材選文的特點及規律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地分析如何運用它們去更好地進行現當代文學作品的教學,從而強化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未來研究展望
對已有研究進行分析與評價,可以發現以往研究的成就和不足。基于這些,本文將從研究對象、研究條件、研究角度、研究方法四個方面對后續的研究提出展望。
(一)拓寬研究對象
現當代文學作品包含四種不同的文體,分別為散文、詩歌、小說、戲劇。在對高中語文教材現當代文學作品的選編情況進行研究時,很多研究者通常只選擇其中的一種文體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研討。與已有研究不同的是,筆者擬將散文、詩歌、小說、戲劇四種文體作為研究對象,對現當代文學作品的所有文體進行全面探析,拓寬了研究對象的種類,相比于單一文體的研究,本研究能夠從更高的層次、更廣的視角去了解現當代文學作品的選編情況,能更好地把握現當代文學作品選編的特點及規律,從而實施更具有針對性的現當代文學作品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聚焦研究條件
在研究條件的確立方面,本研究與已有研究不同的是,本研究進一步聚焦了研究條件:將以往不同出版社的教材比較研究細化為人教版教材的研究,把同一出版社不同年份的教科書對比研究精準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高中語文必修教材研究。以往的研究大多是比較不同出版社的教材或比較同一出版社不同年份的教材,在分析不同版本教材選編的差異方面成果豐碩。本研究則通過聚焦研究條件,從人教社2007年版教科書自身出發,探尋該版本教材中現當代文學作品選編的特點及規律,更好地促進該版本教材的現當代文學作品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創新研究角度
在研究角度的選取方面,本研究不同于以往研究的是,本研究對研究角度進行了創新。以往的大部分研究者主要是將研究角度立足于篇目統計、篇目總量、文學體裁、編排方式等方面,并以此分析得出教材選文的相關特點及規律。本研究則通過創新研究角度建立了現當代文學作品選編與現當代文學作品教學的聯系,不僅在篇目統計、篇目總量、文學體裁、編排方式這些研究角度上進一步重點探究了選文的時代性這一新的角度,還在總結教材選文的特點及規律之后,進一步分析了如何在此基礎上更好地實施現當代文學作品的教學,以實現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目標。
(四)改變研究方法
通過回顧已有研究可以發現,大部分學者都是對多版本教材采用比較分析法來進行研究,而本研究擬通過只對人教版教材采用個案研究法來開展分析,在研究方法上有一定的創新。通過聚焦人教版教材選文的幾個主要方面,使用個案分析法對其進行研究,探尋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現當代文學作品選編的特點及規律,思考如何更好地優化該版本教材中的現當代文學作品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結語
通過對教材選編在年份、體裁、質與量方面進行整理和對已有文獻在年份、數量、主題角度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已有的研究形式比較明朗、成果較為豐碩。但相關的研究還存在不足,有些問題還需進一步探討。通過分析研究現狀,總結已有研究中的不足,并由此展望未來的研究,筆者有信心在人教版高中語文現當代文學作品選編研究上有新的突破。
[參考文獻]
[1]王俊娜.高中語文教材選文分析與建議——以人教版實驗教科書為例[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06(3):39-40.
[2]周 蔚.人教版中學語文教材現當代散文選文的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09.
[3]姜亞楠.中學語文現代詩歌選編研究[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18.
[4]倪 晶.三版高中語文教材的比較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0.
[5]鄧 瑛.臺灣翰林版與大陸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選文系統比較研究[D].溫州:溫州大學,2014.
[6]樂文雁.高中語文教材選錄中國現當代小說作品的流變及教學策略研究[D].黃岡:黃岡師范學院,2014.
[7]張 翔.1987-2007高中語文中國現當代文選演變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09.
[8]孫琳琳.人教版高中語文現當代作品選編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8.
[9]魏良燕.新時期人教版高中語文教科書中國現當代作品選編變動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6.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1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12]周愛群.人教版新編高中語文教材的文化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4.
[13]楊飛燕.聽障高中生閱讀能力現狀調查及其思考[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5.
[14]劉鳳雯.基于元認知理論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09.
[15]胡 鵬.高中生語文自主性閱讀指導策略的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1.
[16]伍遠岳.高中生理解能力表現標準及培養策略研究——以語文現代文閱讀為例[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2.
[17]高 爽.高中生散文閱讀理解力培養的探索——圖式理論和閱讀模式的運用[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3.
[18]謝靈峰.高中現當代散文教學中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7.
[19]李雙鳳.語境視閾下高中學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培養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7.
[20]黃國珠.高中新課程語文專題閱讀能力培養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7.
[21]李宇隆.部編本初中古詩文選編及教學策略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9.
[22]陳 影.人教版《語文(必修)》與三省堂版《國語綜合》的比較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9.
[23]夏秋源.人教版高中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9.
[24]王羲蓉.人教版高中古詩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9.
[25]黃娟娟.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的新變——以七年級古 詩文為例[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19.
[26]金 偉.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古代小說選文衍變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9.
[27]郭瑩瑩.部編本與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外國選文比較研究[D].信陽:信陽師范學院,2019.
[28]邵 亮.改革開放四十年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選編文言文情況研究[D].海口:海南師范大學,2019.
[29]朱潔如.學科關鍵能力監測研究——以常州市小學語文閱讀理解能力監測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13(4):52-60.
[30]胡愛華.新課改下高中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培養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33):53-55.
[31]李國棟,夏盛油,吳周英姿,等.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9(12):89-129.
[32]歐陽紅月.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7):173-174.
[33]楊繼利,鄭國民,任明滿,等.閱讀對寫作意味著什么——語文閱讀水平、閱讀投入對寫作成績影響的實證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20(2):65-71.
[34]劉石云.有效培養小學生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7):160.
[35]李麗明.高中語文古詩詞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科教導刊(下旬刊),2020(2):164-165.
[36]陳玉紅.論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八年級教材為例[A].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20年教育創新網絡研討會論文集[C].北京: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20:319-320.
基金項目:2019年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CX20190996);任美衡教授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語文名師研究與中文專業師范生核心素養之培育”(湘教通〔2019〕291號657)。
作者簡介:陳 瑤(1995— ),女,湖南衡陽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