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晨
摘 要:線上教學是對教育系統的一次重大考驗,也是教學改革的一種創新。但在大多數的線上教學中,美術課堂的效率并不高,很難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完善的線上美術課堂學生評價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藝術素養。對此,文章主要介紹了線上美術課堂的學生評價,分析了特殊時期該評價如何保障了線上美術課堂的順利開展,促進了學生藝術素養的提升。
關鍵詞:線上美術課堂;實效性;學生課堂評價
中圖分類號:G623.7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1)07-0089-02
2020年春季因重大特殊事件開學延期,這讓原本充滿活力的校園沒有了以往的熱鬧。為了讓學生靜心學習,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區第一中學(以下簡稱我校)積極響應上級號召,充分做好“停課不停學”的各項工作,用非常時期的現代教育手段——線上教學,為學生隔空教學。
線上美術課堂開展初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學生的自律性較差、學習效果不佳、學生不重視等。作為一線教師,我時常思考,學生和教師第一次嘗試線上的教與學,怎樣做才能取得線下的效果呢?根據以上問題,我結合我校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和線下美術課堂的評價方法,制定了適合線上美術課堂的學生評價。
一、完善實效性線上美術課堂學生標準評價的重要性
第一,線上美術課堂的學生評價,是提升學生藝術素養、鑒賞水平和學習效率的基石。它可以使學生融入美術氛圍,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自律性。同時,它還能及時糾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幫助學生確立全面發展的目標,感受知識傳承的魅力。
第二,線上美術課堂的學生評價以解決當前學情為目標,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客觀性。大多數學生認為完成課堂作業就能獲取較高的評價或者分數,忽略了出勤和課堂中的表現,使線上美術課堂像是一場考試,學生是為了高分而上課。
第三,初中階段是培養學生創造力,我設置了藝術素養的關鍵時期,打造實效性線上美術課堂的學生評價,能夠充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同時優化教學活動,有效提升教學效果。教師要建立科學的評價,提高學生上課積極性,進而提升課堂質量和學生學習效率。
二、打造實效性線上美術課堂學生評價標準的具體方法
學生評價在線下的美術教學中發揮著重要而積極的作用。為了能讓線上、線下的教學自然銜接,提升學習效率,線上課堂的學生評價應結合線下課堂的評價標準,從出勤、課堂表現和課堂成果三個方面進行評價。
(一)出勤評價——有效提升學生的自律性
線上美術課堂的高出勤率,是教學順利開展的保障,也是學生形成良好的自律意識、學習風氣、意志品質的奠基石。
為了解決線上學習學生自律性差的問題,我首先把出勤的分值從線下的20分增加到35分,并設計了隨機簽到環節,目的是讓學生養成誠信學習的良好品質,明確出勤的重要性。例如,準時在直播間或者網絡課堂簽到并完成隨機簽到的學生,出勤得分為35分;遲到在10分鐘以內或隨機簽到遲到在2分鐘以內的,出勤得分為30分;如果沒有簽到或者未完成隨機簽到的則為0分,并且整節課視為曠課。針對有曠課現象的學生,下課后,我會第一時間與該學生取得聯系,了解學生未完成學習任務的原因,加以督促。
(二)課堂表現評價標準——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的催化劑
傳統的美術教學通常是在教室或者教師能直觀看到學生的地方進行的,教師對學生的思想集中情況、厭煩情緒等能充分掌握并及時調整。但是線上課堂,教師不容易掌控學生上課的狀態,對學習效率,教師通常是愛莫能助。為了改變這種現象,有效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和學習質量,對于能夠及時回答或回復信息的學生,我設置了20分的基礎分。在此基礎上,對能夠積極思考,參與課堂討論,說出自己見解的學生增加3~5分;對能夠提出與教學有關問題的可再增加為3~5分。
“超越平面”是一節設計與應用領域的課程,因為它的神奇性,所以它一直是學生非常喜歡的課程之一。在這一課中,我設計了學生自主探究的環節,最后展示時,全班42名學生,有27名學生簡單地給出了答案。為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這27名學生的課堂表現得分為20分;12名學生不僅分享了自己的答案,還點評了其他同學探究的成果,那么,這12名學生在20分的基礎上根據點評的專業程度和語言表達水平等方面再增加3~5分。令人驚喜的是,還有1名學生提出延展性的問題,因此,這1名學生又得到了3分的獎勵。當然,還有兩名學生沒有參與分享,他們的課堂表現分數只能是0分。
線上美術課堂中學生良好的課堂表現可以幫助學生改變傳統思維,使學生脫離嚴肅、枯燥的“一言堂”教學氛圍。除此之外,增加互動的環節,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思維拓展,在滿足學生好奇心的同時,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三)課堂成果評價與展示——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展現學生成果,提升他們對藝術的自信心
每一節課學生都會產生成果,成果體現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對于美術成果的評價,除了延續線下課程的評價內容,線上評價又增加了創意或設計說明這一項內容,滿分從以往的40分,下調到30分,目的是讓學生清楚線上課程的參與過程比成果更重要。因此,每次學生上交的作業要包括作品本身和設計說明兩個部分。兩項都上交的學生,可以得20分的基礎分;作品效果良好、符合審美特點、創意設計說明字跡工整的學生在基礎分上可以再增加1~10分。如果只上交其中一項,那么只能得基礎分的1/2。這種方法打破了傳統的只關注創作技法的評價。例如,“花卉裝飾畫”一課,由于特殊情況,張同學沒有充足的繪畫工具,但是該學生的設計說明,思路清晰,非常詳細,并且運用了大量的專業術語,除此之外,還畫出了工整的草圖,讓觀者一目了然。雖然不是完整的作品,但是看得出學生認真的態度,對此,該同學最后的課堂成果分數為30分。相反,王同學只上交了作品,沒有上交作品說明。雖然作品的效果基本符合創作要求,但是王同學的課堂成果只能得10分。這種創新的評價方式很好地詮釋了“態度決定一切”這一道理。
線上美術課堂中,充分展現學生作品要比傳統的線下課堂更加重要。我利用Photoshop、微視 、剪映、美篇等工具,將優秀學生作品做成電子相冊、電子畫展、宣傳片、海報等,發布到學生學習群、家長群,吸引學生眼球的同時也讓家長和其他任課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性格和綜合素質。據統計,整個線上課程共制作電子相冊5個、宣傳片3個、美篇6個。雖然制作這些花了我很多課余時間,但是學生很感興趣,特別是作品入選的學生,他們甚至會轉發到朋友圈讓更多的人欣賞自己的作品,這種方式是對學生的學習成果最有效的展示。
目前,信息技術在美術課堂上有著廣泛的應用,教師通過信息技術能夠將枯燥的教學內容轉化為生動有趣的內容,學生不需要憑空想象,這樣可以提升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開闊學生視野,為學生的綜合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線上課程結束后,我對學生每次上課的評價進行分析,將學生綜合成績分為四個等級:85分以上為A等,75分以上為B等,60分以上為C等,60分以下為D等。
據數據顯示,制定學生評價標準后的美術課堂,學生的綜合表現都有所提高,特別是出勤、遲到和曠課的學生人數逐漸減少,其中有四節課曠課人數為0,課堂成果優秀率在85%以上。設計與應用領域課程的學生課堂表現要高于其他領域的課程。
(四)更完善的學生評價標準,帶動教育走向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新模式
線上教學是對教育系統的一次重大考驗,也是推進教學改革的加速器。通過本次線上教學,我們要趁熱打鐵,總結經驗,取長補短,理性處理,讓線上、線下美術課堂無縫銜接,讓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比如,完善組長制度,充分發揮小組長的作用;增加更多的互動的環節,讓學生各抒己見。同時,我們也要制定教師和課堂的相關評價標準,促進美術教師綜合素質提升。對于學生來說,評價標準的構建,以學生在美術課堂的好奇心、創造力以及變通能力為基礎。對于教師而言,在具體的美術教學中,其還需要關注教學內容是否有趣味性和實效性,對學生的問題能否合理地解決,還需要觀察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對待問題的態度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線上美術課堂與線下課堂不脫節,激發學生的創造力,為新課改背景下教學質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結語
評價學生的標準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等級或者分數,它是評價學生自律性和美術創造力的一個復雜過程。線上課堂對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對此,教師需要積極發揮引導和啟發作用,建立完善的評價標準,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上課積極性,讓學生的學習事半功倍,藝術素養和創造力獲得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陳 穎.基于創造力培養的小學美術課堂有效教學評價標準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6):185.
[2]曹培敏.基于創造力培養的小學美術課堂有效教學評價標準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4(16):95-96,98.
[3]蔡雨浩.基于創造力培養的小學美術課堂有效教學評價標準的思考[J].美術教育研究,2018(18):173.
課題項目:此論文為河北省“十三五”規劃課題“初中藝體學科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研究”(1903047)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張 晨(1986— ),女,河北秦皇島人,中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中學美術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