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間風

求職技巧
每到畢業季,作為敲門磚,簡歷成為求職者必須要置辦的“行頭”,而簡歷優化師這一職業也應運而生。作為簡歷優化師,90后重慶女孩唐靜的工作就是為求職者優化、修改簡歷,找出與職位契合的亮點,使其放大,讓求職者最大程度地被用人單位發現。如果說人才是“金子”,那唐靜就是“幫金子發光”的人。
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2012年,從重慶大學營銷策劃專業畢業后,唐靜先后做過職業獵頭和某企業的HR負責人。在工作中,她發現,很多求職者硬實力和軟實力不缺,但一寫簡歷就茫然。差點的,連方向和職位的“門”都摸不到。尤其是那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畢業生,遞過來的簡歷上面除了基本的個人信息,近乎空白,沒有參加校內社團的經歷,也沒有任何實習經驗。
不僅是新手不會寫簡歷,一些工作多年的人也不會提煉簡歷。一次,她需要幫企業招聘一名CTO,卻遇到了麻煩。“CTO算是行業頂尖的崗位,我在篩選簡歷時發現,好多人擁有十來年的工作經歷,卻只有一頁看起來不痛不癢的簡歷,常常在簡歷篩選時就被淘汰了。”
碰到這樣的情況,唐靜也很困惑:該不該給求職者發面試邀請?有人的從業年限長,經歷看上去也很豐富,但似乎在簡歷表述上少了些重點。這會讓她一方面擔心錯失人才,一方面又覺得可能會浪費彼此的時間。
招不到企業想要的人才,這讓唐靜覺得無力,卻也讓她看到了商機:“幫求職者優化簡歷,能不能成為一門生意?”
2016年初,唐靜毅然辭去HR的工作,開了一家網店,成為了一名簡歷優化師。她算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這個職業,在當時整個市場都找不出幾個。“試水”這份新職業時,唐靜依然不減忐忑。畢竟,她服務的顧客,從應屆本科畢業生、碩士、博士到已打拼多年的職場人,而她自己也從被人調侃的“甲方爸爸”轉變成為“卑微乙方”服務的角色。
每年的畢業季,是唐靜最忙的時刻。來求助的人中應屆畢業生的比例占到了七成,他們要么不會寫簡歷,要么是想把簡歷包裝得更漂亮,還有80%的人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樣的工作,他們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到網絡上咨詢。
有一天深夜,一位韓國留學生在網上發來咨詢求助。她說自己是應屆畢業生,上的大學并不有名,學語言類專業,一個月前回國找工作,海投簡歷如泥牛入海。
女孩學的韓語不如其他小語種“吃香”,她也不想做翻譯類的筆頭工作,求職受挫,她將原因歸咎于自己的簡歷拿不出手,沒有可說的經歷。
唐靜沒有馬上為女孩服務,她先是發過去一張性格測試表,請女孩填寫。之后她啟發女孩:課堂上的小組作業你有沒有參與?是如何完成的?有沒有成果?幾分鐘后,女孩傳過來一組資料包,里面是她的畢業論文以及課堂小組作業。她們約定兩天后,再進行下一輪溝通。
第二次通過電話,唐靜與女孩進行了一場深度對談。談話是以問答的形式開始的:是如何去留學的?對哪一門課最感興趣?平時有哪些愛好?通過這些問題,唐靜試圖去了解女孩的經歷,并引導她思考自我能力與工作的聯系。
經過一個小時的溝通,唐靜給女孩提了一個方向——從事活動運營方面的工作。因為她在小組作業里發現女孩曾做過某個互聯網產品的分析,也策劃過類似的活動。談話中,唐靜從女孩的語言邏輯中觀察,認為她執行力強,很擅長與人溝通。
見女孩不排斥,唐靜繼續分析道:運營也分很多方向,在國外留學就是你最大的優勢,應該往“海外運營”崗發力。
聽了唐靜的解釋,女孩不相信自己能勝任此工作,她沒有實際操盤產品的“硬實力”。唐靜又提起作業的例子,她給了女孩贊許的評價,從前期資料收集,到Excel分析整理,最后形成數據報告,完成度很高。受此提醒,女孩開始講起完成作業的歷程,語氣中帶著自信,她提到自己還做了模擬經營,并輸出了一套營銷方案。女孩意識到,自己對數字有著天生的敏感,且分析得頭頭是道,咨詢結束時她感到“豁然開朗”。
談話的最后,唐靜為女孩提供了一些面試小技巧,當被面試官詢問有沒有實際經驗時,可以這么回答:“我能以用戶的角度去看待市場”,以這句話作為引子,輸出觀點,前提是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她為女孩列了書單,以供參考。
從這天起,女孩開始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求職,一邊刷招聘信息,一邊翻閱資料,學習運營的知識。幾天后,她拿到唐靜為其制作的全新簡歷,開始新一輪的嘗試。后來女孩如愿以償,拿到了一家互聯網大廠的offer,第一年入職的年薪就達到了18萬元。
成就別人也成就自己
唐靜最高興聽的一句話——顧客帶著驚喜說:“這就是我想要的簡歷!”這是對她最好的認可。這份工作更像在“渡人”,減少求職者與企業的信息差。唐靜剛好了解雙方的需求,可以像紅娘一樣牽線搭橋。如今,她已經幫3萬人拿到滿意的offer。唐靜有一句口頭禪:“沒有人一無是處,只是還沒有發現身上的閃光點。”
簡歷修改,究竟改什么,怎么改,唐靜心里有桿秤。每天,難度最大的簡歷由她親自操刀,少則兩份,多則四五份。“我們要跳出自我思維,去站在企業或是HR的角度去撰寫簡歷,用一句話提煉出關鍵。”唐靜認為,簡歷首先要從崗位職責的要求入手,有架構地擴充。比如,崗位要求能抗壓,要適應加班,要經驗豐富。寫的時候就要有針對性地梳理,看看有沒有做過相關案例,有沒有圓滿地完成過格外繁重的工作。這種梳理,一般顧客幾乎都做得不夠完善。這需要去深入溝通,挖掘簡歷和崗位要求中的對應點和細節。
當然,唐靜也有自己的職場底線,那就是不造假。有一次,她和顧客聊天近半個小時,挖掘顧客工作實踐經歷的交流很不順利。
“沒有了,真的沒有別的了。你就不能自己編一下?”
對方語氣難掩不耐煩。唐靜則手指微動,鍵盤敲得飛快,“不能。我們修改簡歷要求真實,從來不虛構。”
當她說出“不能”的否定回答時,很可能意味著損失了一單生意。但唐靜并不在意,“我自己就是HR出身。我這里出去的簡歷,不能讓別的HR都無法甄別。”
實際上,更多的情況是,顧客聽到拒絕反而更加安心。按一些顧客的話講,“唐大大否了,證明她有辦法、有信心把簡歷包裝、修改得更好,肯定比編的好。”“唐大大”是諸多顧客對唐靜的昵稱,透露著大家對她的喜愛。
唐靜對求職者的一些建議
1.應屆畢業生盡量不要海投簡歷,要定好職業方向,認真梳理簡歷,去匹配這個崗位的需求,盡量簡單明了地展示出自己的優點。甚至不同的職位,對于照片要求都是不一樣的,比如公關類,就要有很好的氣質形象,而互聯網就可以更多元化一些。
2.面試前,求職者一定不能打“無準備的仗”——了解公司的業務架構、企業文化、競聘情況,分析職位和自己的匹配點格外重要。面試時,自信也異常關鍵,回答問題有邏輯,開口前先搭建框架。
3.簽訂勞動合同前,求職者一定要問清楚薪酬構成。社保繳納基數、年終獎的標準、績效的判定等都是需要了解透徹的。跟HR談薪酬,不要用比較的方式去陳述自己想要更高的薪水,“之前xxx公司給我開了多少錢”“我以前的工資是多少”,這些都是忌諱的。建議用“價值爭取價格”,嘗試去用“我有什么優勢,我能為公司解決什么問題”的表達方式。
4.當下興起的線上面試,某種程度上,是有利好的。在熟悉的環境下,求職者會放松很多,沒有那么緊張,表達會更通暢。面試前,確保好信號和面試環境。為避免遺忘,線上面試提前準備一些提詞小紙條都是可行的。
5.包裝簡歷有一定的技巧,但要在職場中生存,還是要靠能力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