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以文



本期阿拉,男,白領,他的一條街頭隨拍引發了全網爭議。為了還原真相,他暗中展開調查……
臨街拍攝
阿拉是一名公司職員,他還有一個身份是某視頻網站的創作者,視頻作品非常受歡迎,擁有很多粉絲,為他帶來了不少額外收益。最近阿拉正為視頻創意枯竭而犯愁,絞盡腦汁依然沒什么進展。
周六上午,阿拉按往常的習慣九點鐘來到家附近的廣場散心,踱步構思視頻創意。離他不遠處一個拖著行李箱的人突然大叫一聲,原來行李箱拉桿斷開了,只見此人對著拉桿失態地怒吼起來,情緒失控持續了半分鐘之久。阿拉循聲望去,看見這一幕后猛地想起從前自己有一期視頻就是用了街上隨機拍的素材而大火,敏銳的直覺驅使下,他立即掏出手機錄像。拉桿箱的主人更加激動起來,奮力踢倒行李箱連續踹著,嘴里不停地嚷:“跑這么遠來面試,不錄用就算了,還冷嘲熱諷,我容易嗎?現在出來賺錢容易嗎?”之后就坐在地上傷心地哭泣著,還說:“今天還是我生日,誰會記得?過得真糟糕。”阿拉用手機記錄著這番景象,看著年輕男子如此激動,想必是遭受了生活中的挫折,他也想起自己當年求職的經歷,很有感觸。待此人情緒平復一些,他停止了錄像,準備走上前安慰兩句。
剛往前走了兩步,一個壯漢從旁跑過撞倒了阿拉,而且還出言不遜地埋怨道:“你這個人走路不長眼睛啊!”阿拉被撞得生疼,還被對方指責,氣呼呼地爬起來跟他理論。兩人爭執了好半天,壯漢卻突然轉變態度,匆匆道歉跑開了。阿拉懵了,再回過神去尋找那個失態的路人,早已不見了蹤影。
匆匆回到家,阿拉將拍攝的素材做了編輯,配獨白時還融入了對當下打工人不易的理解,對成年人突如其來的崩潰進行分析,還有旁觀者的冷漠等等觀點,做了一期主題視頻。由于話題緊貼熱點,引起大眾共鳴,加上阿拉原本的粉絲眾多,視頻引發全網熱議。阿拉因為這個視頻又漲了不少粉絲,收獲了更多關注。
然而在話題熱絡的討論中,一個叫小許的人自稱是視頻中的主人公,他突然跳了出來在網上發聲,嚴厲指責阿拉發布虛假視頻。他在網上說:“我是有點激動,但沒有覺得是崩潰,更不是視頻創作者說的那樣,覺得人們多冷漠。其實現場有人關心安慰我。視頻創作者為什么不把完整的視頻發出來?一定是為制造話題,吸引眼球,真是別有用心。”網友們看了這個留言都炸鍋了,紛紛詢問完整的視頻是什么,追問事情的本來面目。阿拉成了眾矢之的,批評的聲音將他淹沒,視頻的評論留言甚至出現了攻擊辱罵的文字。
阿拉驚呆了,他搞不懂為什么僅僅過了幾天時間,事態的發展竟然發生如此大的反轉。他在網上留言申辯,甚至發誓自己發布的就是真實的狀況,沒有所謂完整的視頻。他說:“我還想去安慰小許,只不過發生了點意外。我以名譽來保證,我說的都是事實。”
調查細節
針對阿拉的話,小許激烈爭辯反擊,還發布了一段視頻。視頻是從另一個角度拍攝的事發當天的廣場。視頻前半部分,小許情緒激動的一段和阿拉拍的一模一樣。只是這段視頻后半段記錄了阿拉視頻結束后的情況。一個小女孩走近小許,遞上一盒小蛋糕,還說:“大哥哥別傷心,祝你生日快樂,這是媽媽給我買的蛋糕,你吃了就會好的。”小許接過蛋糕和小姑娘握握手,然后帶著笑容離開了廣場。
這段視頻一經發布引來了更多關注,大家都覺得被小姑娘的愛心溫暖了,弘揚了正能量。同時,網友們更加確信是阿拉故意剪輯了視頻,歪曲事實,制造一些負面話題博關注。這下阿拉在網友心目中的形象全都毀了,還成了被指責的對象,粉絲跑了一大片,在視頻網站聲名狼藉。雖然他的視頻都是以第三人視角拍攝剪輯,自己從不露臉,暫時不會有什么現實中的暴力行為加身,但再也沒有相關的網站獎勵和收益。他自己覺得很委屈,明明是現場錄制、如實發布的視頻,現在成了斷章取義。他下決心要去調查清楚,證明自己的清白。
阿拉來到視頻拍攝的廣場,發現周邊沒有監控攝像頭,想要查證當時的場景只能靠自己。他圍著廣場四下打聽,而且專找固定時間過來鍛煉遛彎的居民詢問,看看能不能找到當時在場的目擊者。但他這種大海撈針的辦法效率不高,幾天下來毫無所獲。可他為了洗清冤屈,依然堅持不懈,終于問到了一個事發當時在附近散步的大娘。大娘對他說:“那天拉行李箱的小年輕又是踢箱子又是哭號,我印象挺深。后來他抱著箱子走開了。可沒過多久,又回到原來的地方,還有個小孩給他送蛋糕來著。我當時還奇怪,這走了再回來的不知道搞什么。”聽到這個信息,阿拉仔細回想了一下,猛地意識到在他被撞發生爭執的片刻,小許就離開了現場。在自己急著回家編輯視頻時,小許又回到了原地,繼續在同樣的時間段,同樣的場景下完成了后半段送蛋糕的劇情,而且還有人拍攝了視頻。現在關鍵的問題是:為什么要走開再回來,還分兩次拍攝視頻?難道有人知道自己在一旁錄像?
想到這里,阿拉立即回到家中,找到小許發布的視頻,先和自己的視頻進行對比,發現了兩段視頻之間銜接處有剪輯修飾的痕跡,一些廣場上的背景細節有微小的變化,而且不那么連貫,說明不是一次性拍攝,有時間差。他非常肯定這個視頻是將兩個視頻剪輯拼接而成的。于是,阿拉專門做了一個視頻分析,指出問題質問小許,還發布到網上。可是憑借他現在的名聲和一落千丈的人氣,雖然發布的視頻指出了很多證據和細節問題,卻沒幾個人點擊觀看,對小許的質疑也根本得不到網友的關注和回應。何況這個話題已經冷卻,大家被新熱點吸引了。
繼續追蹤
按照阿拉的個性,他是不會就此放棄的。上次的事件之后,小許一下子成了這個視頻網站的新晉網紅,人氣爆棚,他發布的一些自己露臉的視頻,點擊率非常高。阿拉點開這些視頻看過,很多都是設計好的視頻廣告。看來這個小許雖然面試失敗崩潰了一次,可因禍得福有了新的謀生門路。這一切背后,到底有著怎樣的真相呢?他一定會調查清楚。
這天,阿拉家附近新開了一家蛋糕店,門外排起長隊。阿拉好奇地湊過去問排隊的人為什么這么多人等,那個人告訴他:“你不知道啊?這就是網上視頻的同款,小姑娘給崩潰打工人送的生日蛋糕就是這家店的。現在特別火爆,我看了視頻就想買了!”
阿拉一下子想到,小許發布視頻中蛋糕店的標志拍得很是清楚,這視頻讓他自己成為網紅的同時,還讓那家蛋糕店成了受益者。阿拉在網上查詢各種信息,發現這家店原本沒什么生意,營收一般。視頻事件后一下子火爆起來,還開成了加盟連鎖,店面快速增長。他找到加盟聯系方式咨詢了一下,發現費用很高。阿拉以希望加盟為理由,找到他們總店去探探究竟。在客服人員接待下,他談了些相關的細節,等熱絡起來便裝作不經意地問:“你們這店原來生意不怎么好啊,怎么一下子突然走紅了,有什么秘訣嗎?”客服人員壓低了聲音說:“據說老板找了一個廣告策劃公司搞了個網絡營銷,一夜之間效果奇佳!現在網上傳播真厲害。”阿拉裝作感興趣跟他詢問,客服人員還透露給他網絡營銷公司的信息。
按照客服提供的信息,阿拉聯系到了這家公司,還以客戶的口吻詢問了業務。結果對方一聽有生意做,立即給出方案和報價,還吹噓說:“我們實力很強的,跟你說最近網上火爆的蛋糕店就是我們用打工人奔潰這個熱點做出來的營銷案例。你可以上網搜搜了解一下。你有需求我們都能實現。”阿拉說了解一下再進行咨詢。過了一天他再次聯系營銷公司說:“案例我查過了,確有其事!”他恭維了一番,然后問:“不過我覺得這個就是自然發生的事件啊,碰巧沾到熱度了。你們公司做了什么?又是怎么實現怎么運作的?”業務員見開展生意有望,也不避諱,跟他和盤托出。原來他們公司掌握了很多網絡視頻創作者的信息,特別是粉絲多、最近熱度高的,即使這些創作者不露臉,他們也能通過各種手段找出真實身份。公司調查清楚這些人的私人信息,在他們定期出現的場景制造吸引眼球的意外事件,讓他們拍攝并發布視頻。之后再用提前準備好的素材跟他打網絡口水戰,蹭熱度推自己的視頻。熱點視頻中包含他們設計好的廣告信息和要捧紅的人物。這次視頻事件就是這樣周密計劃然后實現目標的。工作人員還說:“我跟你說,這次是兩筆生意一單完成,那個打工路人也是我們客戶,想當網紅,我們通過一次運作捧紅了產品還制造了網紅呢!厲害吧!不過費用不便宜啊。”
揭示真相
這時阿拉已經錄好了全部的通話內容,他說自己考慮一下再聯系業務,隨后就掛斷了電話。這一次,他明白自己是徹頭徹尾被人算計了,就連在廣場撞他的人也一定是營銷公司安排幫助小許脫身的,更給他造成了事件結束的錯覺。冷靜下來思考一番,阿拉將事情的全過程原貌還原,還附上了視頻剪輯痕跡和通話錄音等證據,精心做了一個視頻。他找到視頻網站一個熟悉的創作者,請他代為發布這個視頻,還起了一個非常吸引眼球的“揭露騙局”名字,想借著對方的粉絲和熱度來揭示真相。對方看完之后覺得應該支持他,捍衛這些靠自己努力而獲得認可的視頻創作者,懲治投機取巧的人。
視頻發布之后,再次引發網民們的熱議。大家終于看見了事件的全部真相,還有很多人跟帖爆料,說小許接了很多廣告但是拍攝極不敬業,做事情挑三揀四,對商家提出很多無理要求,態度蠻橫,還附上很多事實證據。加上他通過營銷公司的策劃蹭熱度,欺騙網民獲得同情等劣行,小許的人設就此崩塌了。蛋糕店也成了網民批判的對象,爆料質量問題的視頻層出不窮,店里的生意一下子冷清了不少。至于一切的罪魁禍首營銷公司也被有關部門進行了處理。
作為受害者的阿拉重新回到大家的視野中,當初誤解他攻擊他的人都來道歉,流失的粉絲也回歸了。沒想到,阿拉卻在網上發帖說:“我當初做視頻,很多都是街上隨拍,用了很多公眾的素材加上自己的觀點。自己原創的東西很少,缺少創意,也缺乏對事件的深入觀察分析,才會被別人盯上、利用。我反思自己的問題,決定暫停更新視頻,重新審視自己的創作,找到更好的表達。感謝支持我的網友們!”
阿拉決定暫時告別網友們,冷靜地想一想今后的創作。
(插圖/桑麟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