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明月 孫高貴 張作鵬 趙仁玉 王小康 王方昆 常維山 庚承芳 張勁 梁瀟 米雪麗 王金紀



摘? 要:本文調查了部分山東省境內種雞場、孵化場死亡雞胚中的細菌感染情況,結果表明,感染率孵化場死胚細菌分離率最高的達100%,最低的為20%。從種雞品種來看,817肉雜雞種蛋質量最差,沙門氏菌感染率在0%~70%,三黃雞13%~20%,快速麻雞17%,平均死胚細菌感染率為50%左右。藥敏試驗表明,安普霉素和恩諾沙星敏感性較高,聯合藥敏實驗表明,痢菌凈與金霉素、強力霉素、安普霉素、阿莫西林都有良好的配伍效果,替米考星與金霉素、強力霉素、阿莫西林的聯合用藥也有較好的配伍效果。
關鍵詞:死雞胚;細菌感染;調查;藥敏試驗
中圖分類號:S858.511.31+3? ? ? ? 文獻標識碼:B? ? ? ? 文章編號:1673-1085(2021)6-0037-05
近年來,各種國產肉雜雞在山東省都有了快速發展。但是由于國產肉雜雞種雞場管理相對落后,種雞垂直傳播疾病凈化不夠徹底,影響了肉雜雞雛雞的質量和養殖效益。為了調查山東省肉雜雞雛雞帶菌情況,我們調查了部分山東省境內種雞場、孵化場死亡雞胚中的細菌感染情況,并對分離鑒定的細菌進行了藥敏試驗和聯合藥敏試驗。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材料方法
1.1 胚胎來源
收集規模化817種雞場、三黃雞種雞場、快速型麻種雞所屬孵化室中未能正常出殼的完整死雞胚種蛋20~30枚/場。
1.2 培養基
麥康凱培養基、營養瓊脂培養基、鮮血培養基,購自青島海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1.3 細菌分離培養
首先用消毒劑將雞胚洗凈,用酒精將雞胚氣室處進行再次消毒。撥開氣室處雞蛋殼,撕開殼膜,用取菌環勾取雞胚內容物,在上述三種培養基劃線分離,37 ℃過夜培養。
1.4 細菌鑒定
在麥康凱培養基上生長的紅色菌落可判定為大腸桿菌或腸桿菌;淡黃色半透明菌落為可疑沙門氏菌。在營養瓊脂培養基上呈半透明的淡綠色菌落,且在獻血培養基呈α溶血的為綠膿桿菌。在營養瓊脂培養基上呈不透明的白色菌落,且在鮮血培養基上無?溶血環的球菌為白色葡萄球菌;在營養瓊脂培養基上呈不透明的淡黃色菌落,且在鮮血培養基上有?溶血環的球菌為金色葡萄球菌。可疑沙門氏菌利用質譜微生物鑒定儀(Bruker)鑒定細菌種類[1]。
1.5 藥敏試紙
將分離培養的部分細菌采用紙片法(K-B法)進行藥敏試驗(藥敏試紙購自杭州微生物試劑有限公司)。
1.6 藥敏試驗
按照參考文獻[2],勾取少許分離鑒定的細菌培養物,溶解到到1 mL生理鹽水中,涂布營養瓊脂平板,粘貼相應藥敏試紙后,37 ℃過夜培養。測量抑菌圈直徑。
1.7 聯合藥敏試驗
按照1.6粘貼藥敏試紙后,在藥敏試紙片上再疊加上一個配伍用藥的藥敏試紙片作為基礎配伍藥物(打底藥物)。本研究選擇金霉素、強力霉素、安普霉素和阿莫西林為打底藥物,與氟苯尼考、恩諾沙星、新霉素、痢菌凈和替米沙星兩兩組合,疊加在一起,37℃ 過夜培養。測量抑菌圈直徑。
2 結果
2.1 細菌分離鑒定結果
在所有收集的雞場死雞胚中均或多或少地可以分離到不同種類的細菌,結果見表1。由表1可以看出,大腸桿菌的分離率最高,沙門氏菌其次,綠膿桿菌第三,平均感染率為50%左右。感染率最高的孵化場死胚細菌分離率達100%,最低的為10%。從種雞品種來看,817肉雜雞質量變化很大,沙門氏菌感染率在0%~70%(平均23.4%),三黃雞沙門氏菌感染率在13%~20%(平均16%),快速麻雞約為17%。
2.2 藥敏試驗
對分離鑒定的部分細菌進行了藥敏試驗。結果表明,所有分離鑒定的細菌都有耐藥性,具體試驗結果見表2。由表2可以看出,耐藥性最強的細菌可耐受9種藥物,最少的也可耐受3種。敏感性最高的藥物為安普霉素和恩諾沙星,最低的是痢菌凈。
2.3 聯合藥敏試驗
2.3.1 強力霉素為基礎藥物的聯合藥敏試驗 結果見表3。由表3可以看出,強力霉素與新霉素、替米考星和痢菌凈配伍,均有較好結果。
2.3.2 金霉素聯合藥敏實驗 金霉素與恩諾沙星等藥物的聯合藥敏試驗結果見表3。由表3可以看出,金霉素與替米考星和痢菌凈等藥物有較好的聯合用藥結果。
2.3.3 安普霉素聯合藥敏試驗 安普霉素與恩諾沙星等藥物的聯合藥敏試驗結果見表4。由表4可以看出,安普霉素與替米考星和痢菌凈等藥物有較好的聯合用藥效果。
2.3.4 阿莫西林聯合藥敏試驗 阿莫西林與恩諾沙星等藥物的聯合藥敏試驗結果見表5。由表5可以看出,阿莫西林與替米考星和痢菌凈等藥物有較好的聯合用藥結果。
2.4 多種藥物組合敏感細菌統計 9種藥物兩兩組合藥敏試驗結果見表6。由表6可以看出,痢菌凈的聯合用藥敏感率最高,可達85.7%;替米考星第二,82.1%;強力霉素和新霉素都是71.4%。
3 討論
種雞感染沙門氏菌后,可通過種蛋垂直傳染給雛雞,嚴重者可造成死胚。種蛋上孵前如果未進行消毒或消毒不嚴格,附著在種蛋表面的細菌可通過蛋殼的氣孔感染雞胚,造成雛雞帶菌或死胚。本研究表明,所有孵化場的死胚中都或多或少攜帶有不同種類的細菌,其中大腸桿菌感染率最高。大多數孵化場的死胚中攜帶沙門氏菌,但是感染率差別較大,說明山東省肉雜雞種雞質量參差不齊、良莠不一。經追蹤調查,污染最嚴重的是孵化室,經加強種蛋消毒后,孵化率已有明顯提高。本試驗結果還表明,死胚中攜帶的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都具有多重耐藥性,敏感性較高的藥物是安普霉素和恩諾沙星,但是達不到100%敏感。聯合用藥具有更確切的防治效果,本研究表明痢菌凈與強力霉素、阿莫西林等藥物有協同作用;替米考星與強力霉素、阿莫西林等藥物聯合,能提高對所試細菌的抑菌效果。肖建光[3]等的研究結果表明,痢菌凈與阿莫西林聯合用藥對禽源沙門氏菌具有協同作用;吳群[4]的研究結果表明,替米考星與強力霉素具有協同作用,與本研究結果一致。強力霉素和新霉素仍然不失為良好的基礎配伍藥物,但是有效率不及替米考星和痢菌凈,氟苯尼考已降到最差。雛雞到達飼養現場,可考慮使用這些藥物作為開口藥。
參考文獻:
[1] 王衛萍,奚海燕,黃梅,等.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飛行時間質譜在臨床病原菌鑒定中的應用[J].臨床檢驗雜志,2015,33(5):337-340.
[2] 邱令法,裴碧娜.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檢測和耐藥性分析[J].檢驗醫學,2012,27(5):421-423.
[3] 肖建光,常維山.聯合用藥對禽源沙門氏菌的體外抑菌試驗[J].家禽科學,2009(11):33-36.
[4] 吳群,黃楠,劉貝欣,等.六種抗菌藥單用與聯合應用對大腸桿菌的體外抑菌效果觀察[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8(10):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