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下稱《決定》)正式發布。7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衛健委、發改委、教育部和民政部四部委官員同時亮相,“官宣”新生育政策。
這次出臺的《決定》是一套政策組合拳,它不僅是放開生育,更是針對民間“生不起”“不敢生”的痛點,提出了一攬子解決方案,拿出了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支持舉措。
我國人口發展的戰略目標發生了變化,不再是之前“以控制人口過快增長”為目標,為因應這個根本性的變化,《決定》徹底取消社會撫養費等制約措施,清理和廢止相關處罰規定。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長楊文莊明確:“社會撫養費等制約措施確實不合時宜了,需要及時廢止,未來生育政策將是倡導性的。”“倡導性”是對未來生育政策的明確定性,國家鼓勵生育,并且將推出一攬子的惠民優生政策來鼓勵生育。
《決定》明確推出覆蓋全生命周期支持舉措,從婚戀、孕育、生產、成長、入托、入學等全生命周期,以及女性的就業、回歸職場等方方面面提出明確的政策支撐。比如,把之前容易被忽視的嬰幼兒照護服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推動建設一批方便可及、價格可接受、質量有保障的托育服務機構,甚至連“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幼兒園招收2至3歲幼兒”這樣的細節,也被寫進了《決定》中。在減輕教育負擔方面,將推動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持續提升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
《決定》還將鼓勵生育的政策延伸到稅收、公租房等方面。在稅收方面,研究推動將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費用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地方政府在配租公租房時,可根據未成年子女數量在戶型選擇等方面,給予適當照顧。
可以說,《決定》真正是“以人為本”,以家庭的“生育賬”為基礎,提出能降低生育成本、提升生育意愿的惠民措施。國家將以政策細節的溫度鼓勵生育,打消“不敢生”的顧慮。(綜合新華社訊、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