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吉雅
企業并購作為一種經濟活動,使企業在短時間內迅速擴大生產規模,增加自身的市場份額,在全球競爭中擁有更大的競爭資本。但是,在并購過程中,企業面臨著前期的估值風險、中期的融資風險和支付風險、后期的整合風險,直接影響企業并購的經濟效益。因此,必須運用科學、系統地財務管理機制,有效地防范與控制并購所帶來的財務風險,降低企業財務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并且提高并購財務風險的意識,確定科學的并購方案,從而推動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一、背景
中國市場經濟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并購的方式,進一步提高企業競爭力和經濟效益,企業并購已成為現代市場經濟中,企業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據統計,只有24%的企業的并購被認為是成功的,大多數企業的并購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當前我國對企業并購活動中的財務風險的研究在不斷推進,相關的國家制度也在不斷完善,我國的相關研究仍然處于摸索階段,面臨很多的問題。
在當今的經濟形勢下加強對企業并購中財務風險的相關研究,通過認真分析和預測并購的財務風險,可以使企業更好的發揮并購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對實現企業自身良好發展,促進我國經濟整體穩中向前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二、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及原因
(一)財務風險
1.定價風險
并購企業確認目標企業為并購的目標企業后,對其資產價值的正確評估是避免后續整個并購活動財務風險的主要方式,資產評估的主要指標來自已經披露的財務報表。從并購前的財務報表可以看出,在最近幾年,目標企業的財務狀況并不理想。對財務報表的正確分析,為并購企業對目標企業并購有合理的定價,才能不損害雙方企業的權益。
在A企業的并購中,并購前的風險對整個并購活動的影響較小。這是由于雙方都屬于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信息都具有真實性和完整性,能夠正確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及經營狀況;采用換股吸收的方式,通過市場的公允價值評估,減少了并購活動中的主觀影響。
2.償債風險
進行目標企業的資產價值評估后,并購企業并購活動的進行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這些并購資金的獲取方式都對并購企業的資金狀況和財務狀況有很大的影響。并購企業并購前的財務報表顯示,在所處行業普遍虧損的狀況下,并購企業還能保持盈利狀態且資產也在提升,為并購企業并購目標企業提供了資金上的支持。并購采用的是股權支付的方式,融資風險較小,沒有高額的利息費用,但沒有進行多元化的融資,如果并購后公司發展狀況不理想,缺乏融資的資金,不能維持企業日常活動的資金支付,公司將面臨債務危機。
3.支付風險
在A企業并購方案中,采取的是換股吸收的方式,股權吸收的方式進行并購不僅避免了企業融資的風險,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現金支付導致大量資金流出的風險。但換股吸收的方式對并購企業股份股東影響較大,換股比例與每股價格必須控制在股東可以接受的范圍內,如果不能保證股東的利益,會導致并購活動難以順利進行。其次,股權支付的方式會造成股權的分散,會給企業帶來諸多風險。
4.整合風險
并購成功后,并購進入關鍵的接收整合階段。并購后的并購企業規模擴大,資金結構、人員、管理方面都出現變化。并購企業作為并購主體企業需要整合雙方企業生產、銷售、人員以及財務與企業發展相關的所有資源。雙方并購后,并購企業工作人員保持不變,目標企業的工作人員由并購企業接收整合。據統計,并購企業很多高層管理人員提出了辭職申請,如果不能合理安排人員,企業人才流失會給企業帶來整合風險。
企業并購還涉及雙方企業的財務整合問題,如果不能合理整合雙方財務,并不能正確計算企業實際財務狀況,企業財務機制也難以發揮作用。A企業所用的財務制度基本一致,但在資產折舊、計提壞賬準備等制度存在差異,整合資產也有一定難度;再加上目標企業所有資產和負債都由并購企業接收整合,這些資產和負債中難免存在資產產權關系不明確,負債相關的利息、違約金、賠償金等障礙。
(二)財務風險形成原因
1.外部原因
在定價評估階段,主要是由于我國并購流程的發展不完善,沒有完整的并購流程對并購活動加以支撐,流程的不正規導致企業行為難以規范。其次,評估中的主觀因素會使評估結果缺乏公正性,我國缺乏公正的并購評估機構,使企業在定價評估過程中難以公正,又沒有第三方機構的幫助。
在中期談判簽約階段,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主要是我國資本市場發展不夠發達,企業需要足夠的資金支持以繼續并購活動,但銀行和相關的金融機構并不能給出具體合理的融資方案,沒有在企業需要資金的問題上發揮作用,使并購企業承擔了較大的融資風險。
在后期接管整合階段,主要是企業內部政策調整不能及時適應外部環境變化,導致處理經濟業務活動時產生滯后現象。其次,我國缺少相關的法律規定,使企業在整合階段出現一系列的問題,企業沒有相關法律的制約保護企業的經濟利益。
2.內部原因
在定價評估階段,產生財務風險的主要原因是雙方企業的信息不對稱,首先企業獲得財務信息的渠道較少,僅限于披露的財務報表;其次,被并購企業往往想要獲得更高的支付價格在財務報表上刻意隱瞞企業不理想的財務狀況,使并購主體企業因為難以準確的評估被并購企業的財務狀況,而遭受損失。
在中期談判簽約階段,主要是因為企業沒有充分了解自身的經濟狀況,從而設計了不合理的融資方式。A企業全部采用換股吸收的方式,沒有對A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深入研究分析,也沒有預測后期經營活動所需要的資金,因此沒有設計合理的融資方案,加大了企業后期的償債壓力。其次,A企業采取股權收購的方式進行支付,股權支付的方式會導致股東的股權稀釋,影響股東的利益,如果不能合理經營,獲取良好的經濟效益,會引起股東的不滿,甚至對企業的實際控制權產生風險。
在后期接收整合階段,在A企業兩家企業涉及資金較大,整合階段也相對于其他企業時間更長,更加復雜,因此整合階段對企業并購的成功率影響更大。財務風險主要是由于在前幾個階段中,掌握雙方企業所有信息不具有現實性,只有在企業雙方后期整合實際過程中,不斷發現各種沖突和問題,任何一個問題不能及時的解決都會對并購活動產生財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