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洋
“互聯網+會計”,即互聯網與傳統會計行業融合,那么,互聯網環境將對會計信息的披露產生影響。“互聯網+”拓寬了會計電算化的信息通道,推動了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從空間性與時效性方面對會計信息進行優化和提升。為了向會計信息需求者提供更高質量的管理決策服務,“互聯網+”環境在失真性、安全性、控制性方面將對會計信息披露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應創建新型的會計信息理論,創新互聯網信息系統的內控體系,有效促進“互聯網+會計”的服務功能轉型。
“互聯網+”已經融入了越來越多的行業,為企業會計轉型發展帶來了新的生機活力。現階段,網絡的透明性和及時性日益顯著,基于企業所涉及會計業務豐富多樣的考慮,有必要有效的應用互聯網技術來改進傳統的信息披露模式,使得會計信息質量有所保證。為了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節奏,企業應加大對信息披露質量、工作效率的完善力度,通過科學、合理的手段應對“互聯網+會計”下的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以期促進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一、“互聯網+”環境下會計信息披露的變革與發展
(一)“互聯網+”環境下會計信息披露的變革
“互聯網+會計”,拓寬了會計電算化的信息通道,“互聯網+”的會計信息披露,一方面要求企業配置高性能的計算機以及網絡設施,另一方面還要求從業務上實現互聯網與企業的融合。會計行業需要主動依托“互聯網+”的平臺,擴大會計信息的服務范圍,提升會計信息服務的時效性,同時,在保證會計信息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為線上線下的會計信息使用者提高及時有效的會計信息,以幫助其做出相關的決策。
(二)“互聯網+”環境下會計信息披露的擴展
“互聯網+”的信息實時性,使得企業經濟業務、會計核算以及內部控制實現同步,進而有效發揮會計對經濟業務活動的核算與監督功能,形成一種以“互聯網+”為信息共享中心的管理模式,推動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
二、“互聯網+”會計信息披露的問題分析
“互聯網+”環境下的會計信息披露,是要向更多的企業利益相關主體提供高質量的會計信息,為管理決策提供參考。“互聯網+”在失真性、安全性、控制性方面將對會計信息披露產生一定的影響,制約著會計信息的使用功效。
(一)“互聯網+”會計信息披露的失真問題
“互聯網+行業”,即互聯網與各行業的融合發展,作為會計核算對象——企業資金運動,與物資流動相關,傳統會計核算存在滯后現象,導致“會計賬”與“實務賬”存在差異,無法向會計信息需求者實時更新會計信息,降低了會計信息使用價值。
“互聯網+”環境下,可以擴展會計信息的披露形式,要求以公允價值替代歷史成本來計量,以反映交易事項的經濟實質,強調對現金流動的會計信息的披露,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通過互聯網獲取會計信息的不同需求。然而,以歷史成本計量企業經濟業務或事項,不能達到互聯網的實時控制與使用需求,使得對外披露的會計信息失真。
(二)“互聯網+”會計信息披露的安全問題
“互聯網+”作為互聯網發展的新業態,是一種廣域性的信息系統,為信息使用者提供交流、溝通和參與的互動平臺。“互聯網+”環境下披露會計信息的關鍵是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與安全性。通過會計信息,能夠分析企業的經營情況與財務狀況,若是在互聯網信息系統傳遞過程中,被不法黑客侵入和竊取,使得電子會計會計信息受到篡改、刪除等安全威脅,導致管理者的經營風險和投資者的誤判風險。如何解決信息披露的安全問題,滿足企業與投資者的安全決策,使放在云端的會計與經濟數據受到原始數據源的保護,這是“互聯網 +”應用于會計信息披露的前提問題。
(三)“互聯網+”會計信息披露的管控問題
“互聯網+行業”,即互聯網科學技術應用于各行各業,實現會計信息共享,對傳統的會計信息處理方式予以創新,并不再受限于封閉的系統環境。在“互聯網+”環境下,企業的網絡系統建立與運行變得更加復雜,對企業內部控制提出更高要求,并進一步將內控范圍擴大至整個互聯網的廣域系統。內部控制關聯會計信息系統的進出安全、病毒的識別防范、系統的開發安全等方面,使得內控的甄別與調控的難度有所增加。
(四)職業道德的缺失與網絡信息的失控
同時,在“互聯網+”環境下,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創造了更加透明、開發的信息環境,這就要求企業更加注重會計信息在傳遞過程中的安全性與保密性。企業中主要是靠網絡系統工作人員來維持企業正常的網絡運作,因此,要求其具備合格的職業道德。否則,將會出現有意或者無意的篡改企業會計信息,使得企業利益相關者所獲取的會計信息失真,對其決策帶來誤導。不僅如此,基于財務會計人員所具備的計算機專業知識有限,不具備運用互聯網技術來識別會計信息披露中潛在的風險點,加之傳統的內控制度不能夠有效管控網絡信息安全技術,導致企業會計信息失真。
三、“互聯網+”會計信息披露的監管建議
“互聯網+會計”,即運用互聯網技術,為企業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高質量的會計信息,為其決策提供數據支撐。因此,企業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十分關鍵,有必要對會計信息披露的源頭、過程和渠道進行有效監管。
(一)創新會計信息理論,提高信息決策水平
會計實務中,主要應用“受托責任觀”與“決策有用觀”,均要求提高會計信息的可靠性與有效性。“互聯網+”背景下,企業會計信息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進一步融合會計目標與企業戰略,創新會計信息理論,實現會計信息的實時共享,進而有效地為企業利益相關者投資決策和管理服務。
1.確立網絡會計核算前提,完善會計公認原則
“互聯網+”環境下,企業會計核算的確認范圍進一步擴大,會計信息多元化,應創新現有會計原則。并且,會計主體之間的信息相關性,推進了互聯網的實時聯動,會計分期假設逐漸向后延伸,跨時點的財務狀況信息和跨時期的經營成果信息,能夠幫助企業及時調整企業戰略規范。同時,“互聯網+”的廣域平臺,使得計量方式多樣化,行業之間、國度之間的貿易結算更加頻繁,非貨幣、非財務的會計信息披露提高了決策的完整性,尤其是公允價值的運用,更能客觀反映企業資產規模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