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炳文
【摘要】交通工程在社會發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其也屬于系統性和復雜性比較強的工作,需要具體的管理人員能具備比較專業的知識儲備和熟練的管理技術操作能力,以實現可靠的完成具體的管理任務,進而實現通過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實,使工程質量得到運行中的安全可靠保障,確保人們的安全出行。在具體的管理工作中要做好建設管理及養護和維修管理,并做好日常嚴格的監督管理工作,以實現對工程質量的有效把控。
【關鍵詞】交通工程管理;問題;對策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24.
在具體的交通工程施工過程中,相關部門不做好質量管理和監督工作,施工人員缺乏風險防控意識,會影響運輸工程項目施工進度和整體質量。因此,有關部門應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建設管理和質量控制問題,提高交通工程建設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1、交通工程施工管理和質量控制中的問題
1.1養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在交通工程管理中,養護管理包括維護、保養以及綠化等過程,這幾方面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存在,對工程安全穩定的長久運行起到重要的影響作用,但當前這些方面仍存在很多問題。養護技術方面先進性比較欠缺,在我國很多交通工程項目中,養護方面投入的機械設備功能都比較單一,設備中的技術含量比較低,這也使得雖然人們在這方面提高重視程度,但養護效果仍難以得到高標準的要求;當前在一些地區雖然引進了先進的機械設備,但由于人員水平方面的不足,不能完全了解設備的功能特性,從而使得設備不能得到高效利用,這其中管理方法方面的落后,也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在內部因素中,養護方面管理體制的落后和工作責任分工不明確等,使得很難適應新時期的養護管理需求,很多工作難以有效的落實,并且責任追蹤也難以有效實現。
1.2施工管理模式方面的問題
在我國的交通工程管理中,基本都是由各級別的交通部門負責具體的管理工作開展,實行直接管理的方式,很多管理制度也都是由這些部門直接制定,在這種管理模式下,有很多優點,但也存在很多不便利之處。其中,最大的不便問題就是很多工作都要按照相應的流程,逐級一層一層的進行工作審批,但通常管理機構設置的非常多,這就使得審批時間長、工作效率低的現象出現,造成在實際管理工作進行中很難具備靈活性。例如,在施工圖的審批過程中通常要經過建設部、水利部、環保部、農業部、國土資源部、氣象部等多個部門的層層審批,要向政府報告,并且還要經過省、市、縣不同級別的部門審核。在模式的更新上,很多地區都比較欠缺,仍沿用傳統的管理模式,欠缺先進性、創新性和完善性,使得具體的工作很難適應新時期的發展需求。
2、強化交通工程管理的有效策略
2.1強化養護管理的策略
第一,健全制度體系。國家相關部門,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出臺新的政策法律,來規范與約束養護管理工作。其次,作為養護管理部門,要遵循國家的相關政策法律,結合交通工程的實際情況,健全管理制度與體系。不僅要及時更新管理理念,還要結合自身經驗,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實現整個過程的監管。最后,要將每一項制度體系,落實到每一位人員與工作環節中。不僅要求每一位人員熟記,而且要嚴格遵循,才能強化養護管理的水平。第二,引用先進技術。傳統、陳舊的養護管理技術,與時代發展已經嚴重脫節。因此就需要及時摒棄,引用先進技術,才能符合市場發展的需求。首先,要加大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力度,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充分利用。不僅要積極借鑒國內外優秀的管理技術,還要加大新型技術的研發。其次,還加大各種軟件、平臺、系統的應用,讓養護管理數據信息的獲取,更加全面、準確、便捷。然后及時找出問題,分析原因,指導管理人員展開工作。并且將養護管理記錄,總結歸檔,為后續的管理,提供相應的參考與依據。最后,運用現代化科學技術,展開交通工程的檢測。比如自動化檢測技術,對道路的壽命、質量等,進行全面、專業的檢測與評估,來延長使用壽命,獲得更多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第三,組建專業隊伍。組建一支專業的養護管理隊伍,也是提高管理水平與質量的有效措施。首先,必須結合交通工程的實際情況,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在養護管理人員的組建中,必須經過層層考核與選拔。還要做到公開、公平與公正,才能組建一支高素質的養護隊伍。其次,要為養護人員,提供多元的培訓深造機會。包括理論培訓、安全教育、專業深造、技能培訓等,能夠科學合理使用各種養護技術與機械設備,保障養護工作的有序完成。
2.2強化施工管理的策略
第一,強化人員素質。首先,要為施工人員提供多元的培訓深造機會,包括安全教育、技能培訓、專業深造等,來全面提高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其次,要設立專門的管理部門,組建專業的管理人員隊伍,對施工過程進行全面、及時監管。最后,健全考核制度。需要將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與其薪資報酬直接掛鉤,才能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與競爭心。還要配套獎懲制度、晉升制度、評職制度,鼓勵每一位工作人員,都積極向上,不斷努力,共同為提高工程質量,做出巨大的貢獻。第二,做好施工準備。首先,需要設計人員結合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做好現場的勘查規劃。然后制定科學合理的設計方案與施工圖紙,并且標注出施工要點、施工技術、施工流程等。其次,在材料的采購、檢測、保管、領用等環節中,都需要進行專業監管、嚴格審核,才能保障材料的質量。第三,做好工序管理?,F場管理、質量管理、工序管理,都是施工管理的主要組成部分。因此在施工之前,還需要明確設計方案與施工圖紙的相關要求,并且展開技術交流。由設計人員、施工人員、技術人員、監理工程師等組成,及時找出施工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進行匯報描述。必須詳細、全面了解施工技術、流程、方案、標準,才能保障施工的井然有序開展,提高施工管理質量與水平。
結語:
綜上所述,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可以通過健全制度體系、引用先進技術、組建專業隊伍、引入先進設備等,來強化養護管理水平;通過制定管理制度、強化人員素質、做好施工準備、做好工序管理等,來強化施工管理水平,為交通工程帶來更多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史文潔.我國交通工程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房地產業,2020,(18):106.
[2]彭宗鍇.我國交通工程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人民交通,2020,(11):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