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秀亮
今年以來,惠州市生態環境局堅持將黨史學習教育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緊密結合起來,統籌部署、同步推進。全體黨員干部積極參加黨史學習,感悟思想偉力,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強化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推動全市生態環境保護提質增效,為“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開好頭,起好步。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清新的空氣、潔凈的水源、整潔的居住環境,實實在在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感。這與近年來惠州堅持將污染防治攻堅擺在發展的突出位置,融入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的各方面、全過程密不可分。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惠州市生態環境局負責人也由衷地說,“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我們深刻體會到,為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的一個重要主題和主線。”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過程中,我們堅持從主責主業出發,為群眾提供更加良好的生態環境。在高水平完成了“十三五”污染防治攻堅戰任務的基礎上,惠州市生態環境局今年來更加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不斷提升全市生態環境質量,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通過統籌水生態、水環境、水資源“三水共治”,惠州市生態環境局科學編制實施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大力推進污水處理設施、截污管網、河涌整治等重點工作,水環境治理得到有效提升,今年1—5月全市11個國考水質斷面水質穩中向好,斷面水質優良率81.8%,劣Ⅴ類比例為0。
惠州市空氣質量一直在全國領先,“惠州藍”成為惠州一張美麗的名片。今年來,惠州繼續聚焦臭氧和PM2.5協同控制,綜合實施“減煤、治企、控源、控車、控塵”措施,積極應對不利天氣,1—5月空氣質量排名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第9位。
“隨著惠州城市建設、路網建設不斷升級,揚塵管控壓力持續加大,施工工地明顯增多。”惠州市生態環境局三級調研員周文指出,目前惠州全市在建工地2000多個,部分工程點多、線長、面廣,管控難度非常大。“揚塵污染已成為影響惠州空氣質量排名的重要因素,也給市民生活環境產生不良影響。”
為解決揚塵污染問題,今年1月1日,《惠州市揚塵污染防治條例》正式施行,各部門間的職責更加清晰,治理的標準更加明確,各部門在揚塵管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1-5 月全市共開展揚塵污染專項檢查 16516個次,發現揚塵污染問題 3485 個次,完成整改 3244 個次,立案 1387 宗,處罰金額 1069.89 萬元,有效遏制揚塵污染。
著力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
“我們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積極發揮生態環境保護的調控服務功能,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惠州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翁煒介紹說,“十四五”開局之年,惠州市生態環境局緊扣惠州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總目標,推動綠色化理念融入全市經濟社會建設全局,助推綠色發展。
惠州市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和沿海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城市,近年來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經濟效率不斷提升,環境質量逐步改善,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向縱深。但隨著開發強度不斷加大,資源環境制約因素日益凸顯,社會經濟發展空間布局亟須優化,優良的生態環境公共產品供給尚未能完全滿足人民群眾期待。
為此,惠州市生態環境局科學謀劃好“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完成了“三線一單”編制,構建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引導重點行業、重大項目規劃布局。翁煒表示,“這對惠州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推動形成差異化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促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為提升辦事效能,助推企業項目上馬落地,惠州市生態環境局深化環評審批體制改革,落實正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推廣區域規劃環評制度,實施“區域環評+清單式管理”改革,提升環評審批效能;嚴格執行生態環境部環評審批正面清單,將10大類30小類項目列入可豁免環評名錄,對17大類44小類項目環評實行承諾制審批,審批時間可壓縮至一個工作日。
對于重點工程,惠州市生態環境局完善重大產業項目、重大基礎設施和中小企業服務工作機制,建立重大項目清單,對重點項目主動服務、提前介入,開通綠色通道,助推大項目落實建設。先后協調埃克森美孚、中海油三期等重大項目環評審批工作,指導埃克森美孚重大項目環評進行分期審批,實現部分項目環評先行審批,優先動工。
加強環境監管是提升環境質量的重要保障。“我們通過學黨史,激發力量,全面提升生態環境管控水平。”惠州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來,該局加大生態環境執法力度,持續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加強重點流域區域、重點行業、重污染源管控,對環境違法行為依法嚴懲。堅持山水林田湖系統治理理念,突出問題導向,大力推動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工作,推動解決了一批飲用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礦產資源開發環境問題,加強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管工作,深化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有效提升全市生態系統質量。
堅持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4月22日,為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惠州市生態環境局機關第二黨支部書記帶領支部委員和業務科室有關黨員前往惠城區汝湖鎮農村地區幫扶、指導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助力鄉村振興。在與當地村委座談交流過程中,支部黨員們積極想辦法、出點子,努力為當地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如當地群眾對農村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有關政策要求把握不準問題,支部的業務科室黨員立即向群眾耐心解答,詳細說明有關政策及要求,化解群眾心中的疑慮。
為進一步落實“學黨史為群眾辦實事”工作要求,助力東江科技園建設高質量發展千億園區,5月12日,惠州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李傳紅帶領環評科、環科所、惠州市生態環境局仲愷分局(簡稱“仲愷分局”)等相關人員,前往東江高新園開展企業幫扶活動。在聽取落戶園區企業在辦理環評、排污許可證過程存在困難和訴求后,仲愷分局和相關科室當場承諾將進一步加強指導力度,依法依規解決企業的環境問題,切實做到為群眾辦實事、謀實利。
……
作為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效的重要標尺,惠州市生態環境局突出“小切口,大變化”,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堅持在服務環保民生上持續發力。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過程中,惠州市生態環境局制定《“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實施方案》,部署18項實踐活動項目,其中班子成員牽頭9項、支部負責9項,并確定了“推進竹園村生活污水治理,助力鄉村振興”“推進大瀝河治理,改善人居環境”和“協調推進惠博大道揚塵防控,打造揚塵綜合治理示范路段”等3個重點民生項目。目前上述項目已完成8個,按時序推進10個。其中3個重點民生項目中,竹園村污水治理項目和大瀝河整治項目正在施工建設,惠博大道揚塵綜治示范項目已完成前期調研,正在編制方案并按計劃實施,反響良好。
4月26日,惠州市政協副主席華紅率隊與惠州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到龍華鎮竹園村開展“學史力行·情暖萬家”解民憂辦實事活動調研走訪,惠州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周文高現場認領了該村農村污水收集管網建設項目。目前,其他局領導干部也初步謀劃了1-2個“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
在局領導帶動下,各黨支部也積極行動起來,堅持因地制宜辦好民生實事,既注重打基礎利長遠的大事,又注重解決群眾身邊的“急優盼”問題。監測站黨支部為花邊嶺社區整修居民樓脫落墻面、建設垃圾宣傳欄及垃圾分類亭;執法支隊黨支部結合現場執法檢查,對企業的疑難及時給予現場幫扶解答,同時推進環境信訪案件化解工作,目前已化解165宗,有效解決群眾“急憂盼”問題。環科所黨支部開展送服務進園區活動,在龍溪電鍍基地開展排污申報、環評、污染治理、環保技術研發等方面技術咨詢服務,解決企業燃眉之急。梅湖水質凈化中心黨支部與駐地村沙墩頭村協調溝通,共投入2萬元美化鄉村環境,種植花草近80平方米,使原來倒塌的100米水泥舊圍墻變得煥然一新,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