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縣人民政府

近年來,在縣域村莊分類和布局規劃指導下,嵩縣“多規合一”的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工作扎實、穩步、有序開展。
截至目前,嵩縣已完成除城郊融合類村莊和拆遷撤并類村莊以外的231個村的村莊規劃編制,實現縣域村莊規劃應編盡編。其中,黃莊鄉三合村村莊規劃、田湖鎮程村村莊規劃成果在河南省實用性村莊規劃展評會上進行交流,黃莊鄉三合村村莊規劃作為優秀案例在全國交流會上進行經驗分享。
生態立縣是前提,以人為本是基礎。嵩縣是洛陽市南部伏牛山生態涵養區,擁有河南省第三大水庫——陸渾水庫,是重要的飲用水源保護地,生態是嵩縣的立縣之源,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規劃建設的總要求和總目標。嵩縣雖然版圖大,但耕地保有量僅有60余萬畝、基本農田占比不超過83%,節約集約用地、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和永久基本農田是保證糧食安全、鄉村振興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嵩縣充分尊重農村基層組織和農民意愿,尊重農民生產生活習慣及鄉風民俗,廣納民意,充分調動群眾參與規劃、認識規劃的積極性,全面提升村民執行規劃、維護規劃的自覺性,以提高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為目標。
調查分析是根本,細致摸排是重點。“磨刀不誤砍柴工”,只有前期大量的積累和投入,才能真正摸清鄉村“家底”、找準問題,這樣編制的規劃才能抓住主要問題,明確解決途徑,才能有針對性和操作性。
在編制規劃的前期調研中,嵩縣通過開展多層次座談訪談、深入行政村自然村實地踏勘、線上線下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充分聽取意見和建議,獲取大量詳實有效的基礎資料,為規劃編制提供了扎實的依據和基礎。規劃人員根據鄉(鎮)主要領導訪談座談情況,實地踏勘有代表性的樣本村110個、自然村330個。
科學嚴謹是核心,分類實施是關鍵。嵩縣以“三評價”(指生態敏感性、用地適宜性和村莊發展潛力評價)結果為基礎,參考《嵩縣城鄉總體規劃》和已編制的鄉(鎮)總體規劃,積極開展“兩對接”〔與相關規劃、職能部門對接,與鄉(鎮)政府和村民對接〕工作,先后通過3輪對接、宣講,逐個向鄉(鎮)政府和部分村民代表征集意見,形成最終村莊分類方案(集聚提升類86個,城郊融合類63個,特色保護類44個,搬遷撤并類24個,整治改善類101個),并根據不同的村莊類型,從規劃指引、產業發展、村莊建設、設施配套、風貌引導等方面給出詳細引導。
突出實效是重點,保障發展是中心。充分結合群眾意愿,在縣域層面謀劃一批涉農項目,為每個鄉(鎮)制定近期行動計劃和項目庫。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保障近期項目能落地實施,構建規劃融合平臺,將“十四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村莊布局規劃、各類相關專項規劃、村莊規劃統一于一個信息平臺;對接各涉農部門的項目申報規則,建立嵩縣項目預申報制度,把近期建設項目庫變成各部門的年度實施計劃,確保縣域層面財政資金有效投入、項目有序建設。同時,根據規劃對象的使用者,將規劃成果分為技術版和使用版兩種類型,技術版成果作為管理使用的報批成果,方便縣級層面管理;使用版成果主要供鄉(鎮)政府使用,引導鄉(鎮)開展村莊規劃建設活動,確保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作用。
下一步,嵩縣將根據縣域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最新成果,及時補充、完善縣域村莊分類和布局規劃成果,同時,認真對照新出臺的村莊規劃編制導則,修改、完善已完成的村莊規劃成果,確保能夠順利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信息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