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炳飛
清明細雨,牡丹初開。龍門香山的白園里,她們或搖曳于春風,或沐浴于微雨,含情脈脈,顧盼生姿。在洛陽生活近30年的白居易鐘愛牡丹?!敖疱X買得牡丹栽,何處辭叢別主來?!辟I牡丹,他舍得。“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庇^牡丹,他嘆?!鞍谆ɡ溴o人愛,亦占芳名道牡丹。”白牡丹,他憐。這些美麗的花朵,被歷代詩人贊美,也讓洛陽城愈加美好動人。
谷雨晴時,牡丹正好,葉如翠羽,蕊如金屑?!拔ㄓ心档ふ鎳ㄩ_時節動京城。”此時的牡丹,實乃花中的王者,無須打扮,便國色天香,一瞥驚鴻,再顧傾城。
晚春遲暮,牡丹尚好?!叭碎g四月芳菲盡?!卑倩ǖ蛄?,牡丹緩緩而來。定鼎門下、應天門前,海黃、福神爭艷;白馬寺內、關林廟外,豆綠、墨魁爭奇;天堂明堂階下、天子駕六門前,二喬、白妙比美?!耙墒锹宕ㄉ衽?,千嬌萬態破朝霞”,紅牡丹奔放;“別有玉盤乘露冷,無人起就月中看”,白牡丹冷艷;“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她可以形容美貌;“焦骨牡丹不媚俗”,她可以代表堅貞和高潔,不茍且、不妥協,卓爾不群、鐵骨錚錚。你可以雨中看牡丹,“勸君披取漁蓑去,走看姚黃判濕衣”;你可以夜晚賞牡丹,“欲知國色天香句,須是倚闌燒燭看”。她無論含苞欲放,還是花開正艷,只需春風一笑,便俯仰生姿,將姹紫嫣紅染遍全城。
十三朝古都的沉淀,河洛文化的浸潤,讓中原腹地的這塊土地底蘊深厚。隋煬帝在洛陽辟地二百里,在西苑種植牡丹;唐高宗營造上陽宮,在附近廣植牡丹;武則天,遷都洛陽,遍植牡丹,每逢四月,神都便美若仙境?;始沂痉兑I,王公貴胄效仿,至宋元明清,牡丹便飛進尋常百姓家,經過1600年的栽種和選育,品種已經有1000多種。如今,4月一到,只要你來洛陽城,不管是流光溢彩的城市,還是地處偏僻的鄉村,你都會被牡丹簇擁,沉醉于她的五彩霓裳,沉醉于她的絕代芳華。
“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碧煜轮?,以牡丹為最;天下牡丹,以洛陽為甲。千年古都,牡丹花城,一朵花香艷了一座城。這座城的厚重和深沉,因為這朵花而顯得雍容華貴;這朵花的國色天香,因為這座城而變得文質彬彬,花城相融,城花相映。
牡丹如烈焰,燒紅了洛陽城的春天,點燃了洛陽城的夢想……(作者單位:嵩縣自然資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