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重慶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分析當前經濟形勢,研究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指出,今年以來,全市上下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持續落實“六穩”“六?!比蝿?,全市經濟呈現穩中加固、穩中向好態勢,主要經濟指標符合預期,高質量發展動能更加強勁。
7月19日,重慶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重慶調查總隊聯合發布了今年上半年全市經濟運行情況。
主要數據“長”聲一片
上半年全市GDP12903.41億元
同比增長12.8%,兩年平均增長6.6%
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684.53億元
同比增長8.9%,兩年平均增長5.6%
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5090.49億元
同比增長13.2%,兩年平均增長6.9%
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7128.39億元
同比增長12.9%,兩年平均增長6.5%
對外貿易
上半年重慶外貿進出口總值376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7.6%,比同期全國整體增速高10.6個百分點;
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保稅物流中心(B型)等開放平臺進出口總值為2599.3億元,增長33.8%;
重慶企業通過中歐班列進出口貨物300.2億元,增長57.6%。
消費品零售
上半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6893億元,同比增長29.9%,比全國高出6.9個百分點;
1—5月,解放碑商圈、觀音橋商圈人氣位居全國前列,營業額分別超過500億元、300億元。
交通運輸
上半年高速公路開工項目達4個、總里程達116公里,全市高速公路在建規模已達1588公里,創歷史新高;
新建成“四好農村路”1435公里,建成普通國省干線公路250公里;
累計完成貨運量6.9億噸、同比增長29.2%;
郵政行業業務收入87.4億元,同比增長22.4%;完成業務總量79.9億元,同比增長23%;
完成客運量1.9億人次,同比增長16.4%;完成旅客周轉量357.5億人公里,同比增長40.2%。
四個方面表現亮眼
經濟持續恢復增長
上半年全市用電量同比增長17.4%,貨物運輸量增長29.2%,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余額分別增長7.7%和14.7%,全市經濟活躍度穩步向好。
新動能加快培育
全市高技術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31.9%和30.1%,光纜、工業機器人、鋰離子電池、集成電路等新興產業產量均大幅增長;新型消費不斷積聚,全市通過互聯網實現的商品零售額增長近三成。
質量效益繼續提升
1—5月,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1倍,規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利潤同比增長164.3%。
民生保障持續改善
全市城鎮新增就業40.99萬人,同比增長27.7%;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3.1%;居民消費價格總體平穩,上半年全市CPI與去年同期持平,豬肉價格從去年同期的上漲110.0%轉為下降23.4%。
兩大亮點增添動能
工業支柱產業地位持續鞏固
汽摩、電子兩大產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23.7%、33%,全市高技術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31.9%和30.1%。
“需求側”動力持續強勁帶動經濟發展
上半年全市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數據亮眼、動力強勁。
六個方面下功夫,抓好下半年經濟工作
市委常委會指出,要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為動力,精準有效抓好當前經濟工作。
在擴大有效投資上下功夫
做深做實項目儲備,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全力保障基礎設施投資放量,促進工業投資提質增效。
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上下功夫
著力完善產業鏈供應鏈,積極發展工業互聯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強中小企業市場競爭力。
在促進消費回暖上下功夫
大力改善消費環境,增加優質服務供給,發展新的消費熱點,不斷釋放消費潛力。
在鞏固外貿外資發展勢頭上下功夫
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穩定既有市場、開拓重點市場,培育外貿新優勢,提升利用外資質量和水平。
在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下功夫
抓好市場保供穩價,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在守好安全發展底線上下功夫
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加強能源要素保障,強化安全生產和防汛抗旱,做好防范化解風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