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內綠化漸漸開始普及。本文羅列了一些常用的室內花材設計形式,以淮安市國聯奧體明都酒店為例,分析室內花材的常見設計形式,給出改善的建議。
關鍵詞:室內綠化;室內花材;設計形式
中圖分類號:TU23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13-00-02
1 基本情況
國聯奧體明都酒店位于淮安市通甫路與富城路交叉口,淮安市體育館附近。 作為一家四星級酒店,國聯奧體明都酒店設置了兩層樓的公共休閑區,每層的公共休閑區都擺放了一些室內花材作為綠化裝飾[1],這些花材以不同的設計形式相互交融[2],為客人們創造了一個美麗放松的休閑環境。
2 國聯奧體明都酒店內花材的設計形式分類
國聯奧體明都酒店內,按照設計形式,花材可以分成陳列式、壁掛式、懸垂吊掛式幾種形式。
2.1 陳列式設計的應用
參考幾何圖案的點、線、面,被稱作陳列式花材設計風格。在淮安國聯奧體明都酒店內,酒店前臺放置了月季插花,花形成倒三角狀,按照月季的自然風格修剪排列,表現出自然又有條理的線形風格。同時,因為是在前臺放置的插花,也起到了較好的迎賓效果,能給客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3]。
國聯奧體明都酒店內,有多家自帶的小型商店,其間同樣放置了多盆不同樣式的綠蘿,按照一定順序排列在貨架上。這既可以起到清新空氣的生態作用,也可以作為裝飾裝點賓館與商店的環境,以點連線,形成規則式的設計效果,造就一組組綠色的視點[4],給顧客帶來美好的心情,以增強購買欲望[5]。
電梯入口指示牌旁擺放的是修剪后的一株較大型綠蘿,輔以白色花盆,與電梯指示牌相互掩映,醒目清晰,像是小小的地標烘托著指示牌,起到了突出重點的作用。而一樓的休息空間大堂門口則有數盆綠植規則地擺在沙發座椅旁邊(圖1)。
每一株綠蘿都分割了一個沙發空間的區域,不僅在視覺上清楚美觀;在實際功能中,也劃分了室內空間范圍。
2.2 壁掛式設計的應用
以淮安市國聯奧體明都酒店為例,入口處酒店設置了一面有花材裝飾的墻壁(圖2),這種在墻壁上起到美化作用的布置是壁掛式綠化裝飾。國聯奧體明都酒店采取在墻面或壁洞里事先放置盆栽或種植攀緣植物的手段,以營造半包圍的整體綠色空間。這種墻面一般設置在迎賓大廳或私密性較好的空間里,在營造空間氛圍上可以起到良好效果。
此外,酒店在通往休息空間的道路上還設置了一處以竹作裝飾的墻壁(圖3),很明顯地營造出“曲徑通幽”[6]的氛圍效果。對于前來休息的客人來說,在視覺與心理上都能感到平靜安心[7]。
2.3 懸垂吊掛式設計的應用
在天花板、燈具旁吊放的具有一定體量的懸垂植物,一般被稱為懸垂吊掛式室內綠化設計,與金屬吊具或塑料吊盆有機結合可以發揮特有的作用,這種布置可以營造特有的立體式綠化美感[8]。
以國聯奧體明都酒店為例,酒店在商店的室內裝飾架下方懸吊了數株綠植,輔以其他懸掛裝飾材料,營造出了生機勃勃的熱鬧氛圍,在視覺上填補了上方缺少綠化的空白,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了立體式綠化[9]。
3 針對當前情況的改造方案與意見
經調查發現,國聯奧體明都酒店在室內花材設計形式上,雖然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打造全方位、多角度、高閉合的效果[10],但是在實際使用中,我們還需要從更多的角度考察這些設計的可行性與適宜性[11]。以下是在實際設計室內花材時需要考慮的幾個角度。
3.1 室內外植物生長差異
植物在生長過程中,為了保證能充分吸收養分,需要發揮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12],因此室內植物常常受條件限制,不能像室外植物一樣充分生長。不同植物對陽光、紫外線、溫差、光照強度等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在種植配置室內花材綠植時,也應考慮所選花材是否能適應室內環境。較為推薦的是能良好適應室內環境的花材植物,如吊蘭、蘆薈、君子蘭、仙人掌、綠蘿、滴水觀音等[13]。
在天氣晴朗溫度適宜的時間,可以將室內養植的盆栽花材們放到室外沐浴陽光,進行光合作用,使生產營養物質進行氣體交換,以延長植物的保鮮時間[14]。
3.2 不同培養方式對花材的影響差異
目前常見的培養方式有水培和土培,水培是用營養液栽培植物,土培則是采用盆土栽培植物。每種栽培方式各有自己的優缺點[15]。水培成本較高,但觀賞價值也會更高[16]。土培成本較低,土壤中可能會有一些昆蟲出現,不易打理[17]。以國聯奧體明都酒店為例,酒店中同時布置有水培和土培的綠蘿兩種,同種花材前提下,經過觀察對比,發現水培綠蘿明顯更加柔嫩,而土培綠蘿更加健壯[18]。體現在具體生長特性里的是土培綠蘿的葉子也比水培綠蘿更加翠綠[19]。相對而言,水培綠蘿的生長也比土培綠蘿的生長更緩慢[20]。
為了達到因地制宜的效果[21],當盆栽需要放在桌面柜角時,可選取小巧的水培綠蘿;當盆栽需要放在地面時,可選取生長健壯發枝更快的土培綠蘿,要根據具體情況選取不同培養方式的花材[22]。
同時,也要注意有的花材只能采用固定的水培或土培方式,這遠遠優于其他培養方式[23]。如桂花、富貴竹等植物的最優培養方式為水培,而仙人掌、多肉如果采取水培則無法發育[24]。
3.3 不同設計形式對同一種花材的表現差異
以國聯奧體明都酒店為例,以麥穗為花材在商店入口處設置了一個插花形式的點式綠化[25],同時又在另一處的店鋪上方吊掛了一處麥穗作為綠化點綴[26]。兩者對比,可以營造出一種以“麥穗”為主題的綠化形式[23],同時又可以明顯對比出不同設計形式營造的不同氛圍[27]。點式插花莊重優雅,而吊掛設計歡快輕松[28],這些都是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在不同地點采取不同的設計的體現[29]。
4 結語
經分析,以國聯奧體明都酒店為例,酒店有進行室內花材多重設計形式交叉布局的意識,但是對不同植物生長特性知識的了解仍有缺失,未能做到依照生長特性進行因地制宜的培養,在這方面仍有可提升的空間。
參考文獻:
[1] 魯遙,祝遵凌.南京紫金聯合立方廣場景觀分析與改造[J].設計,2018(10):143-145.
[2] 張慧會,圣倩倩,祝遵凌.江寧織造博物館園林植物景觀設計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19(12):68-71.
[3] 陳晨,祝遵凌.自然元素在城市建筑藝術中的應用[J].設計,2018(18):141-143.
[4] 井潔,汪凡琦,祝遵崚.城市街道柔性空間景觀提升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9(06):50-51.
[5] 孫逸凡,祝遵凌,孫威.關于當今城市景觀建設中場所精神的探索——以西安城市景觀的營造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上),2018(11):84-85.
[6] 李豐旭,祝遵崚.“嬗變”——古典園林意境影響下現代景觀的繼承與發展[J].美術教育研究,2019(14):66-67,70.
[7] 張丹,圣倩倩.中國古典美學思想在現代園林設計中的運用——以泰州梅園為例[J].設計,2018(22):96-97.
[8] 劉映遙,祝遵崚.商業空間設計中的色彩個性化表現[J].美術教育研究,2019(20):60-61.
[9] 孫田,祝遵凌.南潯古鎮景觀特色分析與思考[J].設計,2018(10):70-72.
[10] 張知祺,耿植榮.鎮江“城市山水”景觀設計的運用——以南山綠道為例[J].藝術科技,2020(21):181-182.
[11] 丁聰,唐睿,祝遵凌.地域文化特色城市街道景觀設計研究——以南京長江路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19(15):92-93.
[12] 芮晨晨,祁守金,黃磊磊.對城市開放式公園的景觀設計探討——以南京魚嘴濕地公園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上),2018(11):90-91.
[13] 何融,祝遵凌.淺析生產性景觀及其在城市公共空間的應用[J].大眾文藝,2019(23):69-70.
[14] 圣倩倩,何文研,劉宇陽,等.植物生理信息監測技術的研究進展[J].西部林業科學,2020,49(6):8-15.
[15] 高妍,孔德金,王夕倩.山地公園生態景觀設計探討[J].大眾文藝,2019(19):83-84.
[16] 蘇同向,祝遵凌,王晶.生態視角下的城市濱水景觀設計研究——以南京浦口新城中心河為例[J].設計,2018(21):36-38.
[17] 鐘巧紅,祝遵崚.南京瞻園植物配置分析[J].美術教育研究,2019(22):76-77.
[18] 張慧會,圣倩倩,祝遵凌.江寧織造博物館園林植物景觀設計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19(12):68-71.
[19] 芮晨晨,周琦,孔德金.大地藝術在景觀中的人性化探索[J].設計(下),2018(12):124-126.
[20] 李豐旭.編制——“環南藝”慢行系統景觀規劃設計[J].大眾文藝,2018(20):55-56.
[21] 陳晨,周琦.寺廟園林植物景觀營造——以南京靈谷寺為例[J].設計(上),2018(12):158-160.
[22] 鐘巧虹,徐順畢,周超.德清下渚湖濕地博物館室內概念設計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8(10):98-99.
[23] 祝遵凌.設計與自然生態[J].設計,2018(11):007.
[24] 祝遵凌.生態設計[J].設計,2018(11):029.
[25] 王奕,火艷,祝遵凌.鄉村植物的生態群落與美學設計應用——以樺墅為例[J].設計(上),2018(12):61-63.
[26] 李豐旭,祝遵凌.紀念性景觀空間與場所精神研究[J].大眾文藝,2019(23):93-94.
[27] 孔德金,陳晨.植物造型設計研究與應用[J].大眾文藝,2019(14):53-54.
[28] 李澤正,孔德金,王夕倩.景觀植物配置中的感知體驗[J].大眾文藝,2019(19):76-77.
[29] 徐若愚,許松,薛源.城市廣場景觀設計的藝術化表達方法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上),2018(11):75-77.
作者簡介:謝璐瑤(2000—),女,江蘇南京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室內景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