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華雄
摘? ? 要:嘉優中科2號是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與浙江省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所)合作,用嘉81A與中科2號配組而成的三系雜交稻新品種,2016年通過江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2017年分別通過浙江省和福建省引種備案。介紹了嘉優中科2號及其親本特征特性,總結了嘉優中科2號在松溪縣的制種技術。
關鍵詞:雜交稻;嘉優中科2號;制種技術;父母本;倒掛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12-0029-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S511? ? ? ?文獻標志碼: B
嘉優中科2號是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與浙江省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所)合作,運用理想株型的理念,用粳型三系不育系嘉81A與秈型恢復系中科2號配組而成的強優勢、超高產、長粒優質三系BT型雜交稻新品種,2016年通過江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審定編號:贛審稻2016012),2017年分別通過浙江省和福建省引種備案。
該品種2014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平均產量653.81 kg/667 m2,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11.69%,達極顯著水平;2015年續試平均產量610.60 kg/667 m2,比對照Y增產2.63%;全生育期127.7 d,比對照早熟1.6 d;株高117.5 cm,有效穗數14.6萬/667 m2,穗大粒多,穗長23.5 cm,每穗總粒數210.9粒,實粒數173.0粒,結實率82.0%,千粒重28.4 g;出糙率81.0%,精米率72.5%,整精米率70.7%,粒長6.4 mm,粒型長寬比2.6,堊白粒率18%,堊白度3.1%,直鏈淀粉含量13.6%,膠稠度75 mm,稻米外觀好,堊白少,食味佳;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稻瘟病抗性綜合指數4.6,優于對照Y兩優1號;苗期早發性好,葉色淡綠,葉稈清秀,分蘗力中等偏弱,穗大粒多,灌漿快,成熟一致,谷粒金黃色,莖稈韌性好,抗倒性強,移栽、直播、機插栽培均適合[1]。
該品種2017年引入松溪縣祖墩鄉試制,現將在松溪縣幾年的試制及大面積制種情況總結如下。
1? ?親本的主要特征特性
1.1? ?母本嘉81A主要特征特性
嘉81A系長粒、優質BT型粳稻三系不育系,開花早而集中,稻穗出基較短,但無包頸現象,開穎角度較大,異交性好,花粉敗育率99.99%,不育株率100%,當天抽穗第2天開花,株高85 cm,千粒重26 g[2]。在松溪縣祖墩鄉5月20日播種,播始歷期87 d,高感稻瘟病。
1.2? ?父本中科2號主要特征特性
生育期比母本短,在松溪祖墩鄉6月8日播種,播始歷期68 d,花期集中、花粉量大,恢復能力較強,分蘗力中等,抽穗當天就開花,開花高峰在10:20~11:40 AM,對“九二〇”反應鈍感。
2? ?制種技術
2.1? ?制種基地的選擇
選擇日夜溫差大、制種群眾基礎好、無檢疫性病蟲害、土壤肥力適中、排灌方便、田塊相對集中連片且周圍具有天然或者人工隔離帶的制種基地。
2.2? ?確定適宜播差期
嘉優中科2號父母本倒掛,父本生育期比母本短,要先播母本,后播父本,根據近年來在松溪縣祖墩鄉的試制及大面積制種實踐,結合松溪縣的氣象資料及父母本特征特性,母本嘉81A以安排在5月20日左右播種、8月中旬抽穗為宜;由于母本具有當天抽穗第2天開花的習性,父母本播差期以19 d為佳,做到母本比父本早1 d抽穗;父本分兩期播種,第1期父本6月8日左右播種,第2期父本與第1期父本間隔7 d播種,安排在6月15日左右。
2.3? ?主攻父本,合理密植
由于嘉優中科2號的父母本倒掛,父本生育期短,在培育好母本秧苗素質的前提下,應特別強調管理好父本秧田。
采用濕潤育秧方式,做到稀播育壯秧,在秧苗1葉1心時施好斷奶肥,促進秧苗早分蘗多分蘗;移栽前3~5 d施好送嫁肥,促秧苗移栽后快速返青,每次分別施尿素和氯化鉀各8 kg/667 m2;同時秧苗1葉1心時噴施濃度為300 mg/kg的多效唑液,做到早生快發、促分蘗;并注意及時防治病蟲害,爭取父本帶蘗7~8個移栽,母本帶蘗4~5個移栽。父本播種量為8~9 kg/667 m2,母本播種量為11~12 kg/667 m2;父本秧齡以20 d為宜,母本秧齡以25 d左右為宜。父母本栽插行比采用1∶6或1∶8,以適當增加父本的每667 m2有效穗數、母本行株距13 cm×17 cm為宜,父本行株距以20 cm×20 cm為宜。
2.4? ?大田肥水管理
肥管上,針對該品種父母本倒掛的特點,先插母本,后插父本,基肥應在母本插秧前1 d施碳酸氫銨50 kg/667 m2、過磷酸鈣40 kg/667 m2;追肥應在母本插后7 d,追施尿素和氯化鉀各15 kg/667 m2,促進母本快速返青和低節位分蘗發生;待父本插后5 d,施氯化鉀和碳酸氫銨各6 kg/667 m2,同時單獨對父本深施重攻一次,施尿素和氯化鉀各5 kg/667 m2,著重搭好父本苗架;穗肥根據苗情施高鉀復合肥8 kg/667 m2[3]。由于母本嘉81A高感稻瘟病,要做到氮肥應早施,后期注意控氮。
水管上,掌握寸水返青、淺水促蘗、苗夠曬田、足水孕穗、薄水揚花、濕潤灌溉、后期干濕交替原則[4]。
2.5? ?及時剝查,適時調控花期
父母本花期相遇與否是獲得高產的關鍵,要做到早剝查、早發現、早調整,確保花期相遇。在花期調整中盡量以鉀促為主、氮控為輔、促控結合,對偏慢的親本增施鉀肥,對偏快的親本適當增施氮肥,但后期須嚴格控氮[5-8]。
2.6? ?合理噴施“九二〇”
母本抽穗10%,噴施“九二〇”4 g/667 m2,第2天噴施8 g/667 m2,打出穗層;因父本中科2號對“九二〇”反應鈍感,應單獨再噴施1次,噴施4 g/667 m2,促成父本比母本高10 cm以上,利于授粉。盡量采用竹竿趕粉,因竹竿趕粉可明顯提高不育系的異交結實率,產量比拉繩趕粉的要高[9-10]。
2.7? ?嚴隔離,勤去雜,防混雜
嚴把隔離關,確保制種田塊空間隔離和時間隔離。空間隔離上,要求在距離制種田的周圍100 m以內不能種植除父本以外的其他水稻品種;時間隔離上,制種田抽穗揚花期與其他水稻品種的抽穗揚花期應錯開20 d以上;母本插秧前應做好田塊隔離調查,嚴防竄粉。從苗期至收割前都應注意去雜,重點在父母本開花時要及時、反復除去早熟、異型、半不育等類型雜株。收割時一定要清理干凈收割機,曬種時防止機械和人為混雜。為確保種子質量,要適時搶晴收割,防止倒伏、穗上發芽,嚴格做到單脫、單收[11-13]。
2.8? ?做好病蟲害防治
防治好病蟲害是制種獲得高產的保證。親本種子用強氯精液浸種消毒;因母本嘉81A高感稻瘟病,務必全程嚴防稻瘟病,尤其是后期的穗頸瘟,破口前后可用75%的三環唑、富士1號、加收米等交替噴施預防;飛虱用吡蚜酮、撲虱靈、吡蟲啉等防治,螟蟲用康寬防治[14-15]。
3? ?結束語
在當前水稻種植生產過程中,雜交水稻的大面積推廣種植已經成為一種必然發展趨勢,同時也是促進水稻種植生產的一項重要措施,通過有效方法及技術進一步提升水稻產量及質量已經成為一項重要任務,而雜交水稻的大面積推廣種植屬于一種有效途徑[16]。因此,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應當積極探索有效途徑及方法,大面積推廣種植雜交水稻,從而促進水稻種植生產的進一步發展[17]。
在實際生產實踐過程中,推廣工作人員應當清楚認識到雜交水稻推廣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在此基礎上選擇有效措施進一步促進雜交水稻大面積推廣種植,使雜交水稻能夠更好服務于現代農業生產。
參考文獻:
[ 1 ] 高榮村,付習,陸金根,等.雜交水稻新組合嘉優中科2號的選育及配套技術[J].中國種業,2019(1):83-84.
[ 2 ] 高榮村,陸金根,李金軍,等.長粒、優質粳稻不育系嘉81A的選育與應用[J].中國稻米,2016,22(4):96.
[ 3 ] 周秀生,劉玉芹,沈偉鋒,等.兩系雜交稻福兩優366高產制種技術[J].福建稻麥科技,2016,34(4):10-12.
[ 4 ] 李杰,張洪程,龔金龍,等.稻麥兩熟地區不同栽培方式超級稻分蘗特性及其與群體生產力的關系[J].作物學報,2011(2):309-320.
[ 5 ] 趙曉斌,石廣躍,趙德萬,等.江蘇沿淮地區粳稻濕直播安全高效栽培關鍵技術[J].中國稻米,2009(4):44-46.
[ 6 ] 李杰,張洪程,錢銀飛,等.水稻超高產栽培研究進展[J].雜交水稻,2008(5):1-6.
[ 7 ] 詹可,鄒應斌.水稻分蘗特性及成穗規律研究進展[J].作物研究,2007(1):588-592.
[ 8 ] 錢宗華,李華,顧海偉,等.沿江稻區粳稻豐產高效精確定量栽培技術集成與應用[J].中國稻米,2007(5):43-44.
[ 9 ] 趙曉斌,季仁達,賈明清,等.洪澤湖稻區優質粳稻高效精確定量栽培技術[J].中國稻米,2005(6):28-30.
[ 10 ] 吳文革.江蘇省水稻大面積高產原因及關鍵技術探析[J].中國農學通報,2005(7):157-161.
[ 11 ] 凌啟鴻,張洪程,丁艷鋒,等.水稻高產技術的新發展——精確定量栽培[J].中國稻米,2005(1):3-7.
[ 12 ] 吳國訓,吳自明.提高水稻群體成穗率的基本途徑及關鍵技術[J].江西農業學報,2003(3):57-61.
[ 13 ] 黃祥龍.水稻秧苗的“斷奶肥”要提早施用[J].農村實用技術與信息,1998(2):22.
[ 14 ] 呂霞.淺析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應用[J].農家參謀,2018(11):64.
[ 15 ] 徐華.雜交水稻病蟲害癥狀及其防治技術[J].農技服務,2017(22):72,60.
[ 16 ] 劉玉紅.雜交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實際應用[J].種子科技,2020(5):73,75.
[ 17 ] 劉付仁,張青,鐘其全,等.雜交水稻制種精準印刷播種育秧技術應用示范[J].中國種業,2021(3):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