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敬實 趙志紅 王莉亞



【摘要】? ? 為響應國家新基建發展戰略,滿足5G網絡高效建設,針對5G設備頻段高、功率大、站點規模增加明顯的特點,無線、傳輸等專業對電源配套需求激增,電源配套建設面臨著巨大壓力。本文對5G網絡對電源配套建設中的相關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關鍵詞】? ? 5G電源配套? ? 建設? ? 解決方案
引言:
面對大容量、高功率密度的5G設備,根據 CU、DU以及AAU的部署方式、架構特點,在站址稀缺、投資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實現快速建網,減少成本,提高投資收益率,成為5G建設的重點。電源配套系統是基站建設的基礎和重要保障,為適應5G設備的安裝,對基站電源配套的全面梳理和建設,將有利于5G網絡的快速建設和發展。
一、5G基站電源配套系統和負荷需求
1.1基站電源配套系統
基站電源配套系統一般由交流供電系統、直流供電系統和空調組成,其中交流供電系統包括市電引入、油機、浪涌保護器和交流配電箱等,直流供電系統包括組合式開關電源和蓄電池組等,供電系統如下圖所示:
1.2 5G基站通信設備負荷統計
5G基站設備功耗包括原有2/3/4G設備、傳輸設備、新增5G設備等。新增5G設備主要包括CU(集中控制單元)、DU(分布式單元)、AAU(有源天線處理單元)。典型5G基站通信設備負荷如下表所示:
5G射頻模塊功耗增加明顯,存量站點疊加5G單頻,峰值功耗8.7kW,同時5G站點更加密集,站間距小于100米,城區三家共享會是主流趨勢,共享功耗可達30kW左右。
二、5G電源配套現狀和問題
2.1外市電情況
目前約30%現有基站外市電容量不滿足5G部署,特別是租用、轉供電站,變壓器、配電系統擴容難度大。改造一路交流受限于市區箱變容量,且市電容量擴容成本高,周期長,將嚴重拖累5G部署節奏,大幅增加投資。
2.2開關電源配置
1.目前各通信運營商現有基站的直流供電系統采用組合式開關電源,機架滿配容量分為-48V/600A和-48V/300A,均配置50A整流模塊?,F網設備無滿載配置,整流模塊數量少。多種模塊廠家已不生產或不在集采范圍,擴容成本非常高,部分超期服務,因此面臨原設計容量低、無擴容空間、設備性能下降、故障率升高等問題。
2.單頻5G設備至少需要2路100A端子,現有開關電源直流輸出配電端子數量嚴重不足、規格容量偏小,不滿足5G擴容需求。
2.3蓄電池組使用情況
各通信運營商及鐵塔公司單站較多采用2組容量300Ah、500Ah、800Ah的閥控式鉛酸蓄電池作為備用電源供電。在實際運行中,經常出現單組、單體蓄電池“落后”或“降容”,從而導致整組蓄電池無法正常使用,健康程度逐年下降、續航時長降低。同時,鉛酸蓄電池還存在的重量重、體積大,能量密度低、循環保用壽命短等缺點。
三、5G電源配套建設解決方案
3.1外市電引入的建設
基站用電應盡可能采用直供電的方式,當市電引入容量不足時,可以向電力公司申請增容。針對市電難以擴容或擴容投資巨大的問題,可以考慮削峰填谷的方式。削峰填谷是調整基站設備用電負荷的新措施,即對電池進行智能控制,在用電峰值時通過市電和蓄電池共同放電,在波谷時,利用市電對蓄電池充電。
3.2組合式開關電源的建設
根據5G典型基站的設備功耗和開關電源配置原則,以2組500Ah蓄電組為模型,開關電源模塊配置如下表2。
3.2.1傳統方案
1.擴容方案:
根據表2所示,在3家運營商共享的情況下,新增3套5G設備,負載不超過-48V/600A組合式開關電源總容量,如果現有模塊易于采購且價格合適,優先采用擴容方案。
2.替換方案:
現有開關電源無法直接擴容,模塊無法采購,或模塊采購成本過高的情況下,如基站機房具備割接條件時,采用大容量新開關電源替換現有開關電源,替換后開關電源模塊可通過運行部門調配至其他同型號站址使用。
3.疊加(新增)方案:
現有開關電源總容量不足,無法擴容,替換工程量大,同時現場空間充裕,可采用疊加(新增)一套新開關電源的方案,即在保留原開關電源基礎上,額外新增一套開關電源。
通過以上三種方案如果無法可以滿足5G設備對配電端子的需求,考慮新增一個從開關電源架母線排接引的直流配電箱。
3.2.2插框電源
在原開關電源機架的基礎上,利舊原有設備上的銅排、空開和接觸器,改造普遍兼容整流單元(即插框電源)替換原整流單元。
插框電源既適應原品牌開關電源,又可以滿足不同廠商不同品牌,同時滿足原系統對動力環境的監控。采用插框電源的方式,能減少施工難度和改造工程量、減少因整體割接開關電源對網絡帶來的安全隱患,提高投資收益。
3.3微站電源建設
當AAU拉遠時,無法從基站機房引電,為滿足其直流用電需求,采用市電+室外直流電源的方式,將220V交流電轉換為48V直流電,即為微站電源。重要站址或市電條件差的情況下,根據需要微站電源亦可配置不同容量、不同備電時長的電池組。支持抱桿、壁掛、落地、環抱等多種安裝方式,可滿足各種路燈桿、監控桿、水泥桿、信號桿等小微站的建設場景。
3.4直流遠供建設
為點對點滿足宏基站或者接入網周邊的加密站,可采用直流遠供的方式。直流遠供系統由局端設備、遠端設備及傳輸線路組成。其中局端設備一般放在基站機房,是將–48V直流隔離升壓到240V(DC/DC升壓)的主要設備,遠端設備是將局端傳輸至遠端的直流高壓變換成DC48V/AC220V的設備。傳輸線路是實現直流遠供電源局端與遠端之間連接可使用銅纜、鋁纜和復合光纜,最遠傳輸距離可達3000米。
3.5蓄電池建設
3.5.1蓄電池選配
傳統方案中,新增5G設備后,對于不能滿足后備時間或電池質量嚴重下降的站點,可替換為新的大容量閥控式鉛酸蓄電池。
機房空間或者承重不足的站點,可將原有鉛酸蓄電池替換為磷酸鐵鋰電池。
磷酸鐵鋰電池是指用磷酸鐵鋰作為正極材料的鋰離子電池,由電極、電解液、外殼、極柱還有隔膜組成的基本功能單元。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鐵鋰電池成本不斷下降,在容量衰減到80%以下后,可作為梯次電池用于通信基站。鉛酸蓄電池、磷酸鐵鋰電池和梯次電池性能對比如下表3:
鐵鋰電池能量密度更高、壽命更長、工作適應場景更多,梯級利用鐵鋰電池可進一步降低基站建設成本,保護環境、節約資源。
3.5.2蓄電池合路器
蓄電池合路器是串聯于電源與蓄電池之間的管理設備,由直流輸入部分、電池組接入部分、電池組分路充放電控制部分和監控部分構成。蓄電池合路器可對整組和單體電池健康度實時監測,充電時,將電源設備輸出的電流合理分配給各組蓄電池,可將不同品牌、不同容量、不同新舊程度的電池并聯使用。合路器的引用提升蓄電池容量,提高蓄電池續航時間,減少更換原有蓄電池,節約投資。
3.6光伏發電建設
對于外市電引入困難、引入費用高、市電費用高或市電不穩定,達不到三類供電級別的基站,可采用光伏發電。白天陽光充足時,由光伏組件和蓄電池一起向直流負載供電;到了晚上,蓄電池儲存的電量供負載使用。為保證通訊設備在陰雨天的正常運行,蓄電池的容量設計應考慮當地連陰天的天數。
3.7基站+充電樁建設
結合現網基站周邊各小區、學校、醫院等公共場所充電樁規劃和選址場景要求,對現網中市電穩定,鋰電池作為備電設備的基站進行篩選,選取剩余電量充裕,有剩余開關或具備擴容條件,可滿足充電樁建設條件的站址資源,可以進行“基站+充電樁”一體化建設。
四、結束語
5G電源配套建設所面臨的問題有多種解決方式,在實際工作中,應根據負荷變化、共享需求、停電規律、節能環保的要求,從幾種不同解決方案里找出技術上可行性好、經濟上成本較低的最優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