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小仙
【摘要】? ? 科技在發展,時代在進步,鑒于此種背景下,全球迎來了以大數據為基礎的新時代,其為人們日常的生活與工作提供方便,在大數據的影響下,高校教育也隨之步入了智慧時期,主要以“物聯網和數字技術”作為基礎,在建設智慧校園的同時,要想充分發揮出大數據的潛在優勢,需進行個性化、智能化、網絡化教育平臺的搭建,這是高校智慧校園實現建設的主要途徑。為此,本文簡析大數據背景下智慧校園網絡平臺的建設價值性,在融合大數據發展的應用現狀以及建設智慧校園的整體要求基礎上,提出可行性建議保證智慧校園網絡平臺建設效率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 ? 大數據背景下? ? 智慧校園網絡平臺? ? 建設策略
引言:
智慧校園需依靠大數據和網絡平臺為教育者、被教育者、家長等供應便捷化的教育服務,滿足大數據時代以素質教育為主和校園發展的信息化潮流,推動線上線下、校園內外、教學理論和實踐等教育模式的深度融合,所以高校需從諸多方面建設和應用智慧校園的網絡平臺,如框架結構、設計思路等,為教學資源的整合及教學質量的提升夯實基礎。
一、大數據技術和智慧校園網絡平臺的主要內容分析
1.1大數據技術的意義
現如今,人們生活生產以及企業運行發展在使用互聯網技術與信息技術的情況下,得到了質的飛躍和量的提升,通過對相關技術的應用可對人們生活及生產中所產生的數據詳細記錄,然而,伴隨數據資源規模方面的不斷壯大,以往儲存數據信息與軟件處理方式,已無法對高價值信息的及時篩選需求,以至于難以滿足人們對于數據資源價值不斷提升的需求。
為此大數據技術掘地而起,其主要特征為多元化數據類型、下降化價值密度、高速化數據傳送、規模化數據及復雜化結構等,大數據用于智慧校園中,其主要目標在于對教學管理的數據信息進行收集、整理篩選、研究使用,傾向于數據庫的規模化建設,例如,學生的學習實況、娛樂活動、現實生活等,從而支持智慧校園的建設數據和技術。
1.2智慧校園的界定
通俗來講,智慧校園就是數字化校園和智能化校園,可對校園的管理工作、校園文化、科研項目、現實生活等相關數據進行便捷化管理,為學生營造一個智能性、和諧環保性、安全性的校園生活。
智慧校園建設屬于融合了現代技術和教育活動,屬于對以往校園管理工作、教學水平、文化建設等內容的突破與創新,可對校園文化以及教學環境的優劣勢實施明確點評,有些智慧校園中具有八大系統,即學生的學習成長、教師的教育展、科研項目、校園的管理工作、安全性管理、后勤服務等,促進了教學和校園管理體系實現個性化、智能化、精細化提升,從而為現代化教育發展提供保障。
二、智慧校園網絡平臺的作用分析
2.1整合與創新功能
作為智慧校園最關鍵且最基礎的職能作用在于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對校園數據庫和教育平臺進行綜合管理,為校園管理拓展新路徑,促進教學資源的有效節約,智慧校園的建設需要將有關工作人員自身知識、調研校園發展的結果、政策方針等相結合的基礎下,進行新思路和新方向的明確,并在實踐中合理調節其的目標與方向,并在智慧校園的建設整體中融合創新發展和變通求新的思維。
隨著新生進入校園、畢業生離開校園、在校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信息逐漸改變等實況也會提升智慧校園的信息更新速度,例如,新生進入校園分配班級和宿舍的信息等。教師需要在智慧校園的制定模板上經常性上傳教學視頻和教學方案,學生可以按照智慧校園所分布的系統性能和設置模板找出自身學習中的所需資料,使學生課后自學效果和自學水平的不斷提升。
校園可通過智慧校園的相關系統進行社會實踐或者學術交流等相關活動的開設,使各個年級或相同年紀班級不同的教師將同一教學問題的建議積極發表,鼓勵學生在智慧校園平臺上則取相應主題的實踐任務,學生也能通過智慧校園平臺申請與提交實踐活動,最后由專業人員或相關部門審批,審批結果通過后,別的學生才能自主報名,這對豐富學生校園生活以及創造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2.2融合功能
智慧校園網絡平臺基礎作用還有整合使用信息資源,學生僅需利用手機、電腦等端口進入到智慧校園的網絡平臺后即可綜合操作,網站的后臺操作系統可對學生的登錄時間、具體操作、應用時間等相關信息明確記錄,并整合匯總和篩選使用相關數據,切不可因登錄不同的端口造成信息遺失等混亂局面,真正實現統一規范校園系統。比如說,學生可通過對電腦的運用進入校園系統,將自己學習任務快速完成,如果遇到突發性狀況不得不將網上學習活動暫停時,系統可以對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自動儲存與記錄,方便校園系統恢復正常后學生可以接著上次未完成的任務繼續往下完成,如此一來,不僅省時省力,還能促進學生自學靈活性和選擇性的提升。
此外,學生可在校園網絡平臺上傳自己的線下作業,智慧校園系統可以初步檢查學生完成課后作業的情況,明確學生作業的完整準確度以及完成效果,并在每位學生的對應賬號上匯總學生完整作業的信息,在便于u學生與教師對學生學習和生活實況深入掌握的基礎上,利于提升智慧校園應用效果以及頻率的提升。
2.3交互性功能
智慧校園網絡平臺可以按照不同服務對象設計以教師、教育部、學生及家長為主的決策對應的選擇端口,端口不同網絡權限以及平臺性能方面具有很大偏差。學生可從端口處進入智慧校園的網絡平臺系統,傳送作業以及學習資料的下載,并開展有關測試。
教師可從自己的端口在網絡平臺上進入,為學生安排課后作業,多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進行查看,進行教學視頻材料的上傳,與教師實施教學方面以及學術方面的互動交流;家長可通過自己的端口在該系統中進入,對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以及測試成績實施查看, 通過系統對學生目前的性格能力以及學習狀況深入分析;校園以及教育部可以進入管理端口,對教師、學生等使用網絡平臺的狀況深入觀察,促進其指導監督作用的充分發揮。
三、大數據背景下智慧校園網絡平臺的建設策略
基于大數據背景下,建設智慧校園網絡平臺牽涉到諸多人員和部門,除了需要對大數據、網絡云、互聯網+等相關技術的運用以外,還需配置強大功能的硬件裝置,以此對收集大數據的分析發掘力度增強,通過微信服務平臺、短信服務、手機客戶端等延伸校園的網絡平臺,主要服務對象為教師、管理者、校園、學生等,建設標準應以改革素質教育以及教學質量的提高為主。
智慧校園網路平臺板塊具體包含認證信息、每戶信息、數據核心、行政管理、網絡教育、后勤管理、學生管理等平臺的現代化管理系統等,其中行政管理平臺有人事管理體系、校企合作體系、辦公管理體系;教務管理平臺可分成教材管理、教務管理、教師考評管理、科研管理等系統;網絡教學平臺可分為數字化資源管理、線上考試管理、線上評價教學、就業招生管理等相關系統,同時有關部門還需按照校園的規模實況、學生學習實況等進行智慧校園整體系統結構的調整,從而明確大數據背景下智慧校園網絡平臺的建設方向。
四、大數據背景下智慧校園網絡平臺的建設技術
4.1大數據建設技術
大數據技術超出了常規獲取數據分析軟件數據結合的極限,可以實現數據信息的整理收集和分析使用在短時間內完成,可為教師和學校管理人員調整決策和決策供應真實的參考數據,分別使用分布處理技術、云計算技術、感知技術、等對使用的數據信息進行分析,通過對相關數據間規律和關聯性的深入分析,對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現狀進行掌握與推測,在對學生發展規律全面掌握的情況下,促進智慧校園網絡平臺自身的指導作用充分發揮。
4.2云計算建設技術
云計算技術作為分解大數據系統為諸多小小程序,通過系統服務器對數據進行分析,可在幾秒甚至更短時間對相應結果明確計算,使廣大用戶使用信息方面的訴求得到滿足。云計算技術作為創新諸多計算機技術融合后的產物,其中包括負載均衡、效用計算、分布計算等。智慧校園網絡平臺的建設需要對云計算技術充分使用,對數據信息實施平行及網絡計算,使數據建設動態性和協調性提升,為智慧校園網絡平臺的強化建設夯實技術設施方面的保障。
智慧校園的云計算技術包含傳遞信息的用戶頁面、符合用戶選擇目錄、監控系統、操作工具等,對于智慧校園教學資源的負載以及應用狀況等實施有效監管,以防因其他系統的信息不正確導致分配系統資源無法均衡。例如,云服務器代理程度的主要作用在于調配與監管系統資源的應用狀況,將系統資源運用的信息在轉向數據庫中傳送,對系統資源的潛在價值深入評估,從而為有效開展智慧校園的建設工作提供保障。
4.3物聯網建設技術
物聯網技術通過對信息傳感設施的運用掙脫系統之間信息以及不同物體的溝通屏障,為智慧校園賦予智能化功能,如監督、定位、識別等,智慧校園網絡平臺在實際建設中使用物聯網技術,促進了師生等人和智慧校園系統實現暢通的互動與交流,物聯網技術的構成部分為納米技術、嵌入系統、RFID標簽、傳感器等,其中RFID標簽為智慧校園網絡平臺賦予了自動化識別、管理物流等能力;嵌入系統則融合了計算機軟硬件以及電子使用技術等,可以自動化分類處置收集而來的數據,從而給智慧校園網絡平臺的建設供應物理支持。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基于大數據技術背景下,智慧校園網絡平臺的建設對學校建設和學生發展意義重大,高校必須意識到這一重要性,對現代化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諸多先進技術活躍使用,促進智慧校園網絡平臺的功能方面更加強大,從而為學生穩定發展以及教育事業進步夯實基礎。
參? 考? 文? 獻
[1]劉翠芳, 梁富強. "互聯網+"信息化時代下高校智慧校園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 033(019):218-219.
[2]菅銳. 大數據背景下智慧校園網絡平臺建設途徑分析[J]. 信息與電腦(理論版), 2020, v.32;No.460(18):245-247.
[3]孫妍. 大數據時代下智慧校園EMIS平臺建設與應用研究[J]. 數字技術與應用, 2018, 000(001):124-125.
[4]李葉欣. 大數據背景下高職院校智慧校園建設研究與探索——以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 信息與電腦, 2019, 031(018):238-240.
[5]丑鑫, 魏孔鵬. 大數據背景下職業院校智慧校園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 數字技術與應用, 2019, v.37;No.353(11):243-244+246.
[6]房月華, 李偉達, 閆帥領,等. 大數據背景下衡水高校智慧校園建設對策研究[J]. 南方農機, 2020, v.51;No.348(08):10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