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約觀察員 董銘晨
為客觀、及時了解我國網絡誠信建設的現狀,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北京郵電大學近日聯合開展網民網絡誠信素養調查,征集網民對網絡誠信建設的看法,了解網民網絡誠信意識現狀,梳理網民普遍關心的網絡誠信問題。此次調查通過網絡調查問卷方式進行,旨在了解我國網民網絡誠信素養的真實情況,為加強我國網絡誠信建設提供基礎資料,為網絡誠信建設提供保障。
網絡信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全面融入社會生產生活,深刻改變著世界經濟格局和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極大地提高了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但同時,網絡謠言、網絡詐騙、虛假廣告、虛假交易等失信違法行為時有發生,嚴重損害了網民的合法權益,擾亂了正常的網絡運營環境,給互聯網的發展帶來了諸多問題和挑戰。比如,“塑料紫菜”“塑料大米”等謠言泛起,造成社會恐慌;冒充公檢法人員以涉案、洗錢、電話欠費等借口,騙事主將錢轉到所謂安全賬戶;盜取QQ、微信號等,向原號好友進行詐騙等。凡此種種,都提醒我們網絡誠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提醒著我們網絡誠信建設沒有休止符。網絡誠信是互聯網發展的基石,沒有網絡誠信就沒有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就沒有網絡空間的天朗氣清。因此,迫切需要加強和推進網絡誠信建設,提升網民誠信素養,為網絡誠信健康發展提供支撐與保障。

我國網民是網絡誠信建設的主人翁和主力軍,是構建清朗網絡空間的關鍵所在。因此,相關國家機關和政府部門要深入推進普法,增強網民的誠信意識、誠信素養、網絡維權意愿;要深化教育引導,讓網絡誠信意識入腦入心;要強化實踐養成,使誠實守信成為自動自覺。廣大網民也應該積極主動加強網絡誠信自律,在規范網絡言行、營造文明網絡環境上發揮正能量,為網絡空間治理和網絡誠信建設注入內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