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媛

7月19日傍晚,位于渝北區龍山街道松牌路社區的安家咀體育文化公園逐漸熱鬧起來,散步、騎自行車的居民不停穿梭在公園各個角落。
其中,一個掛著“匯心軒”牌匾的四角長亭成為公園里人群最集中的地方。亭子里,以院壩會的形式為社區居民在茶余飯后搭建溝通交流平臺的“松牌夜話”正進行著。來公園休閑的社區居民和松牌路社區聚力黨支部書記、網格長徐波圍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討論著社區治理的大小事。
“匯心,即匯聚心聲。”松牌路社區黨委書記賀東鳳表示,“‘匯心軒是開展‘松牌夜話的主陣地,在大家茶余飯后的交流中,社區干部可以收集居民的所思所想所盼。同時,居民也可以積極參與到社區治理中,社情民意建言都在這里匯聚。”
“松牌夜話”匯心聲
5月10日晚,徐波正在“匯心軒”主持召開一場“松牌夜話”。
社區居民吳樹紅吃過晚飯,帶著孩子來公園散步時,看到“匯心軒”里已聚集了部分居民,便加入其中。
“安家咀體育文化公園地面與旁邊道路存在高低差,居民路過時容易摔倒,這是不小的安全隱患。”
“道路平時還有車輛進出,小朋友玩鬧的時候存在被車撞到的風險。”
……
會上,大部分居民都對相關安全問題表示了擔憂。
徐波打開筆記本,將居民的意見和建議一一記錄下來。“我將第一時間向上級反映,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消除安全隱患。”
“松牌夜話”結束后,吳樹紅帶著孩子繼續在公園玩耍,享受一天中難得的親子時光。
和吳樹紅一樣,當天參與“松牌夜話”的居民大部分是“上班族”。
“在以前,大家如果有意見或建議要反映,需要在工作時間專門到社區居委會跑一趟。但工作時間我們都要上班,所以很多事情反映起來就比較麻煩。”吳樹紅說。
為更好地集中解決社區居民訴求,提高社區治理效能,松牌路社區黨委通過定期或不定期牽頭組織召開“松牌夜話”,以院壩會的形式,將居民參與議事的時間延伸到茶余飯后,為各年齡段的群體提供了溝通交流的服務平臺。
“以前收集社情民意,主要是通過網格員‘一日三巡,但白天走訪時,多數年輕人都要上班、上學,只有老年人在家。現在通過‘松牌夜話這個平臺,我們可以聽到更多社區居民的心聲。”賀東鳳說。
“民情沙龍”議心事
5月13日,賀東鳳組織召開了一場“民情沙龍”議事會,會議就3天前徐波在“松牌夜話”收集到的“關于安家咀體育文化公園道路不平且有車輛通行”問題進行集中會診。
“對于這個問題,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議?”賀東鳳首先發言。
“建議將此處道路填平,并禁止車輛駛入。”會上,龍山街道相關部門代表和社區工作人員相繼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同意填平。”作為居民代表,吳樹紅也參加了此次會議。
“在‘松牌夜話階段,我們能化解的矛盾就盡量化解,但對于一些比較大的、在當時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們就會進入‘民情沙龍議事環節,直到問題最后得到順利解決。”徐波說。
會議結束后不久,一份關于安家咀體育文化公園道路意見的書面報告被送往龍山街道。
6月上旬,安家咀體育文化公園道路鋪平工程順利竣工。公園路面與旁邊道路連接處被成功填平,外圍還安裝了石樁。
“‘民情沙龍議事會由社區黨委負責召集和主持,并邀請小區業委會、物業公司、專業律師、共駐共建單位、居民代表等組成‘議事團,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及時、集中會診,形成多方參與的社區治理格局,以凝聚更強的合力來解決在‘松牌夜話及網格層面處理不了的問題。”賀東鳳說。
除了將亟待解決的問題形成書面報告上報給上級部門外,松牌路社區還建有“聯心堂”和“舒心室”等公益服務站,用來調解居民矛盾和提供心理咨詢等。
“目前,我們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發現問題、收集問題、解決問題的體系,確保將為民服務的觸角延伸到基層末梢。”松牌路社區黨委副書記晏霞表示。
“七彩志愿”暖心意
6月中旬,作為松牌路社區建峰小區第五黨支部書記,由李梅帶領的“青瓷相傳”黨員志愿服務隊為一筆“訂單”忙碌起來。
“今年上半年,社區居民和黨員在‘松牌夜話討論最多的話題就是‘如何慶祝建黨100周年。我們在‘民情沙龍議事會對各項流程和安全事宜進行確認后,便給我們社區的黨員志愿服務隊下了‘訂單。”賀東鳳說。
“做好場地檢查和布置,排除安全隱患。”在“青瓷相傳”黨員志愿服務隊忙著籌備活動各項具體表演事宜時,同樣接到“訂單”的還有“綠水青山”黨員志愿服務隊,他們在建峰小區第七黨支部書記李華倫的帶領下,正對活動場地進行衛生巡查、整治和安全隱患排查。
6月28日,“唱響紅色經典 獻禮百年華誕”文藝匯演活動在建峰小區中庭圓滿落下帷幕。
活動結束后,李華倫等人又開始投入到活動場地的清理工作中。
“目前,我們形成了居民下單,網格長在‘松牌夜話接單,社區黨委通過‘民情沙龍集中議單、派單,黨員志愿服務隊接單的鏈條式服務模式。” 晏霞說,“社區根據黨員特長建立了‘紅心向黨、‘綠水青山等7支黨員志愿服務隊,由社區各黨支部書記擔任隊長,一支小分隊對應一類服務崗位,涵蓋了政策宣講、糾紛調解、日常幫扶、衛生巡查等多個方面。”
夜幕降臨,又一場“松牌夜話”開始了。面對初顯成效的鏈條式服務模式,賀東鳳也有了新的打算。
“下一步,我們想吸引社區民警、環衛工人等更多群體參與到我們的社區基層治理中,進一步打造共同參與、共同治理的社區治理格局,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賀東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