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俏莉
摘要受制于實訓場地和教學設施硬件不足,當前國內高校經管類課程始終難以解決人多機少、實訓欠缺以及訓而不真、訓而不實的難題。本文探索在現有資源條件下,盡可能利用已有軟硬件設施和普通教室,通過智慧教學平臺結合行動學習,從實訓設施、內容、過程及形式等角度構建因地制宜、因課制宜、真實任務驅動、集約高效的智能化、線上線下混合式實訓教學模式,改善實訓課教學效果和理論深度,讓更多學生得到實訓的機會,提高學生理論水平和實操能力。
關鍵詞智慧教學平臺;行動學習法;智慧實訓;實訓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2021.34.010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Training Mode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Courses Based on Intelligent Teaching Platform and Action Learning
DENG Qiaoli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Business,Changsha,Hunan 410205)
AbstractThe hardware of the training venue and teaching facilities is subject to insufficient hardware. The current domestic universities always have difficulti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ess people,the lack of training,and untrue training. This paper explores that under existing resource conditions,uses the existing soft and hardware facilities and ordinary classrooms,through the intention of the intelligent teaching platform,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ining facilities,content,process and form,etc. Task driver,intelligent,online,offline mixed training mode,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theoretical depth of training,so more students will receive training opportunities,improve students' theoretical level and practical ability.
Keywordsintelligent teaching platform;action learning method;intelligent training;practical teaching mode
實訓是鍛煉學生能力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但是,高校經管模擬實驗室的稀缺造成實訓課開設欠缺,學生巨大的實訓需求與硬件稀缺形成沖突性矛盾。同時,即使已經開設的實訓課也普遍存在訓而不真、實訓效果不佳的問題。當前學者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硬件方面,重點研究智慧學習環境、智慧實訓室建設。然而,對智慧實訓室外的場所如普通教室如何有效開展實訓、對實訓教學模式如何優化等問題的研究較少。
1現存的主要問題
1.1實訓設施有限,欠缺實訓場所和資源
高校經管類實訓教學包括工具軟件的使用、模擬競爭及仿真操作、聯合企業開展頂崗實習等形式。目前經管類實訓大部分以軟硬件模擬環境為主,教學方式以課內模擬仿真實訓為主,如采用ERP沙盤模擬形式開展實訓,一般在經管模擬實驗室內進行,然而,高校經管模擬實驗室數量較少,實訓課開設欠缺,學生巨大的實訓需求與硬件稀缺形成沖突性矛盾。例如,H高校一共5間實驗實訓室,一次性可同時容納不超過256人,而其經管類專業學生超過一萬四千人,學生缺乏實訓場所和資源。
1.2實訓方式欠缺真實性,訓而不真
目前高校大多是采用軟件模擬實驗和沙盤模擬實驗,依賴軟件模擬商業環境,實訓任務不是來自現實世界的真實問題驅動,訓而不真,實訓活動淪為游戲。大多數實訓主要是對應用方式的深化,軟件操作業務繁多,而線下與企業等真實實體交流較少。實訓室與真實工作場景有較大出入,難以呈現企業整體風貌,學生難以融入角色。實訓內容過度細分,淡化了各業務之間固有的內在聯系,學生無法系統理解企業整體經營過程。實訓數據及獲取過程因為缺乏具體企業的數據而缺少說服力。實訓成績的評定也存在主觀性強、數據依據不足的問題。
1.3實訓效果受局限,訓而不實
當前經管類實訓模擬軟件跟不上實務的發展,大多數軟件都是放在校園網或教師用機中,模擬環境過于固化且其無法完全再現真實工作場景。在實訓過程中,軟件模擬進行交易的主要角色和商務交互流程,采用的是虛擬貨幣、虛擬的交易對象、虛擬的企業管理人員等,向學生展現的是一些相對理想的商業環境,并非真實。實訓結束后,學生上交課程論文或報告,多為心得體會,學習成果對社會無法產生真實的關聯和效益,訓而無果。并且,受制于實驗室場地、設備有限,實訓課上大多匆忙走一遍流程,實操動作缺乏反復練習和鞏固的機會。學生并不了解背后的原理,實訓教學與理論割裂,降低了實訓的理論深度和專業性。
1.4實訓孤立、碎片化,缺乏綜合性的模式設計
當前大部分經管類專業實訓以簡單的課程實訓為主,缺乏商科綜合性跨專業的實訓。在實驗室建設方面,大部分經管類實驗室都是以專業實驗室為主,硬件設施只支持本專業極少數幾門課程開展。在實訓形式方面,沒有結合企業實際崗位需求來設計體驗項目,對真實商業環境下人的工作行為及心理活動的體驗缺乏設計。學生對經營管理的認識模糊。學校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不盡如人意。在知識應用和能力訓練方面,缺乏全方位、系統性的體驗式實訓,實訓崗位的訓練過于碎片化、片段化、碎片化,缺乏整體性的安排。
2智慧實訓的內涵、依據及基礎
2.1智慧實訓的概念與內涵
智慧實訓是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如網絡技術、大數據處理技術、云計算、人工智能、虛擬仿真技術等,對網絡平臺、云平臺資源、設備終端進行串聯,融合多維資源如網絡平臺資源、資源庫資源、基地平臺資源等,對傳統實訓課堂教學進行翻轉(雷玉辦等,2021)。相比只能在實驗室進行的傳統實訓,因為設施設備和依托技術上的升級迭代,智慧實訓部分突破了時空和硬件的局限性,可以在實驗實訓室、智慧教室或者普通教室完成大部分任務,實現泛在環境下對實訓任務的支持。
智慧實訓包含兩層涵義,一層是基于信息化視角,是實訓設施及資源構建信息化、智能化的過程,另一層是基于教育視角,開發學生智慧、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實訓教學模式。經管類專業要培養商業社會中懂經營會管理能創新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在新商科建設背景下,高校在學時上要向課程實訓做適當傾斜。畢竟,知識是對客觀世界的真實認知和理論概括,而智慧是運用知識去解決現實問題的思維模式和能力。
2.2智慧教學平臺與行動學習方法相結合的現實基礎和理論依據
作為一種既能解決問題又能促進團隊學習,而且實操性很強的教學方法,行動學習自問世以來在全世界盛行。我國商科教育界已將其引入經管類課程實訓當中來。行動學習的理念是“AL(行動學習)=P(結構化知識)+Q(洞見性問題)+R(質疑與反思)+I(執行應用)”。意思是在行動中學習,強調個體經驗對學習的意義,不僅是主張在“做中學”新知識和新能力,而是更關注對以往經驗的總結與反思,強調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能知道、會行動,而且要能從深刻的質疑與反思中獲得經驗的提升,使個人通過反省、體驗獲得成長性發展。行動學習是解決企業或個人碰到的真實的具體工作問題,并同步提升個人與團隊的知識和技能水平,方式是通過團隊學習與經驗分享,并形成“問題-學習-方案-行動-反思-問題”循環圈。以真實的問題為導向、強調親身體驗、通過反思來學習、任務驅動以及團隊學習得到智慧是行動學習最重要的四個特征,其本質是知行合一。
3基于“智慧教學平臺+行動學習”的智慧實訓模式構建
3.1實訓設施及資源構建智能化
智慧實訓有利于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高,還可推動實訓教學從實訓室向移動端教學轉變。智慧實訓實施的必要支撐條件有兩個:其一是硬件條件,即網絡設備、計算機、平板電腦、儀器設備、一體化電子大屏、全方位視頻監控等融合一體的智慧實訓室。運用物聯網技術、增強現實技術(AR)、虛擬現實技術(VR)、物聯網技術、3D展示技術、BIM技術、視頻集成展示技術以及網絡傳輸技術等提供硬件支持。其二是軟件條件,即實現教學在線化、數據化、可視化和個性化的智慧教學平臺,提供教室智能管控、課堂互動教學、教學過程督導、數據分析與可視化等功能(沈潔等,2019)。考慮到人力物力和經費,高校不必全部自己開發,可充分利用如雨課堂、超星爾雅、藍墨云班課等平臺完成實訓教學任務。
智能化構建的目的是實現泛在環境下資源共享,通過數字化、網絡化、便捷性、兼容性的硬件設施,實現泛在環境下可共享、可模擬、可參與、可移動的實訓微環境。學生即使身處智慧實驗室外,但可通過網-云-端來保持與實驗室中樞或教師端的聯系及數據共享。學生通過移動端(如智能手機)裝載APP,參加云實訓或模擬仿真實訓等任務活動,突破實驗室的硬件限制。
3.2實訓內容安排的問題-行動導向
以“組織行為學”課程為例,依托人力資源實訓室,利用遠程面試實訓室、微格教室、無領導小組討論室和六棱桌小組討論室等開展實訓項目,將課程知識分為個體、群體、領導和組織行為四個模塊,進行針對性的氣質測評、模擬部門會議、無領導小組、紅黑博弈實驗等實訓活動,同時,在項目實施中利用雨課堂進行線上的教學任務,采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進行(白秀偉、趙珂,2020)。在此基礎上,可通過智慧平臺即時連線平臺多元主體如企業等,在每一個實訓任務中引入外部組織如企業的真人真事真任務,學生的學習立即與企業實踐同步而產生了直接密切相關性。
3.3實訓過程的項目-任務驅動
針對實訓設備條件與真實工作場景相去甚遠、實訓資料仿而不真、傳統的“環境模擬”和“角色模擬”操作過程與實務存在較大差距等問題,實訓過程應該采取項目一任務驅動。例如,楊怡(2021)提出物流實訓課中流程包括:(1)情境創設。(2)分發任務。這里主要通過課堂派互動環節,讓學生以自主探究的方式掌握硬件設備和物流軟件如智慧物流管理系統的操作使用流程,同時教師通過攝像頭同步跟進,師生互動。(3)知識鏈接,發給學生自學。對操作應用層面的實訓項目則按物流操作流程來安排理論知識配套講解,如智慧倉儲操作-智慧分揀操作-智能發貨配送作業-生產物流實訓。(4)實踐練習。(5)教師點評。在此基礎上,可通過引入平臺多元主體如政府企業社區等的真實項目,向學生發布項目招標,在學生具體申報過程中讓其接觸項目,了解項目計劃編制、項目團隊組建、項目資源與成本籌劃、項目質量及風險管控以及項目干系人溝通和文書寫作等具體事務。
3.4知行合一,實訓形式的融匯
實訓項目的設計應根據經管類專業人才培養規格以及不同教學階段的具體要求,分方向分層次設置實訓項目。橫向上要打破目前每門課程各自為政的局面,少開分散的驗證型單項實訓項目,多開綜合型的實訓項目,將多門課程理論知識融會貫通成為一個體系。縱向上要根據學生的年級和專業基礎,打破原來實訓內容和任務分離的局面,在實訓項目中引入項目包干負責制,團隊成員人人有目標,個個要參與。實訓采取軟件與場景結合、單項與綜合結合、模擬與仿真結合、個人與團隊結合、線上與線下結合、云實訓與行動實踐結合的方法。要打破實訓知識內容陳舊,與企業真實運作不相符的局面。
3.5團隊學習,實訓教學組織的個人與團隊智慧生成
傳統實訓一般是教師圍繞課程內容布置任務,由學生個人完成,學習是個人的自主行為。行動學習法強調學生一定要組建學習小組,采取“認知一分享經驗一創造性地研究問題一展開實際行動-批判性反思”的循環學習方式。高雅翠等(2018)管理會計課程實訓:(1)借助藍墨云班課平臺前推送資料并提出問題。(2)分組討論。(3)解決問題并匯報。小組成員圍繞問題展開行動學習,重點要達成個人認知、行為和心智模式的轉變。由組長主持討論主題,分析面臨的各項問題,學習小組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每人貢獻自己的觀點和感悟,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然后小組交流并就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達成共識,每組需將本組觀點集中由1人向全體同學和教師匯報。(4)點評及總結。行動學習是一個團隊成員共同解決實際存在問題的過程和方法。它不僅關注問題的解決,更強調成員及整個組織的能力和智慧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成員發現要解決的問題,通過質疑、反思、激發個體經驗、相互協作和探討,找到答案并相互分享,固化成為經驗,并上升到組織智慧層面。
參考文獻
[1]雷玉辦,羅大為,韋文業,等“雙高”建設背景下冶金技術專業群智慧實訓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J].教育觀察,2021,10(06):48-51.
[2]沈潔,沈丁琦,凌紅英.智慧實訓課堂案例研究——以五年制高職數控機床裝調維修技術課程為例[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9(09):122-124.
[3]周陽.基于AR技術的《會計綜合模擬實訓》課程教學改革分析[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33(09):136-138.
[4]白秀偉,趙珂.基于實訓室教學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模式研究——以《組織行為學》為例[J].時代經貿,2020(09):53-54.
[5]楊怡.基于智慧物流技能競賽的物流實訓項目開發研究——以重慶電專物流實訓室建設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2021,42(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