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穎
慢性盆腔炎是一種常見且多發并以慢性盆腔疼痛為主要表現的婦科疾病[1]。育齡期以及性行為活躍的女性是此病的高發群體,若未得以及時治療,可影響女性生育功能,進一步導致不孕、異位妊娠等情況發生,且此病病程長、病情頑固且易反復發作,為患者日常生活帶來不便的同時,在精神上亦給予患者更大壓力,患者極易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不利于患者康復[2]。針對此病,臨床多給予抗生素藥物進行治療,但常規治療極易出現細菌耐藥情況,且不良反應也會隨之發生,臨床療效得不到保障[3]。為進一步改善患者癥狀,提高治療效果,本院以分組對比研究的方式,以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入住本院的7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分別予以常規治療和婦炎康軟膠囊治療兩種不同方案,旨在對慢性盆腔炎患者藥物治療過程中加用婦炎康軟膠囊進行治療的效果進行分析,現將詳細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門診科室收治的7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比組和研究組,每組39例。對比組患者年齡20~43 歲,平均年齡(23.09±6.64)歲,病程8 個月~2 年,平均病程(1.02±0.33)年;研究組患者年齡21~45 歲,平均年齡(25.56±6.49)歲,病程10 個月~3 年,平均病程(1.12±0.63)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參加研究的患者和家屬都已了解實驗的方法和目的,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所有參與研究的患者均符合臨床慢性盆腔炎診斷標準;②所有患者均存在陰道分泌物增多現象,少數患者伴隨惡心、發熱以及腹瀉等癥狀。排除標準:①存在嚴重精神類疾病患者、重大器官損傷者以及血液疾病等情況;②處于妊娠期的婦女以及存在藥物過敏史和明顯禁忌者。本次研究亦經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1.2 治療方法 對比組患者接受常規治療:給予頭孢克肟分散片進行口服治療,劑量使用標準:1 片/次,2 次/d,并連續服用7 d。在上述基礎上,研究組則加用婦炎康軟膠囊進行口服治療,劑量標準:3 粒/次,3 次/d。同時叮囑患者在用藥期間盡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以及過于油膩的食物,控制飲食清淡,并多食瓜果蔬菜,維持營養均衡。并連續服用藥物28 d。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于患者28 d 治療完成后,叮囑患者到院復診,同時治療期間保持隨訪。比較兩組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以及白帶異常、腹痛、包塊消失時間。療效判定標準:①治療后,患者臨床相關癥狀完全消失,相關檢查顯示正常,即為顯效;②治療后,患者臨床相關癥狀有一定改善,相關檢查顯示正常,即為有效;③未達到上述評定標準者即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中顯效30例、有效6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2.31%(36/39);對比組中顯效23例、有效5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為71.79%(28/39)。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比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571,P=0.018<0.05)。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出現腹瀉0例、皮疹1例、惡心嘔吐1例、頭痛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69%(3/39);對比組出現腹瀉3例、皮疹2例、惡心嘔吐3例、頭痛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5.64%(10/39)。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比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523,P=0.033<0.05)。
2.3 兩組患者白帶異常、腹痛、包塊消失時間比較 研究組白帶異常消失時間、腹痛消失時間、包塊消失時間均短于對比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白帶異常、腹痛、包塊消失時間比較(,d)

表1 兩組患者白帶異常、腹痛、包塊消失時間比較(,d)
注:與對比組比較,aP<0.05
當陰道出現細菌,并通過宮頸進入生殖器官和周圍臟器,進而引起感染,即為盆腔炎[4]。盆腔炎是一種由性傳播感染、細菌性陰道病以及宮內節育器等因素引起的常見婦科疾病,分為急、慢性盆腔炎[5]。處于急性期的盆腔炎若未給予及時根治,則會反復發作,難以治愈,進而轉變為慢性盆腔炎,同時出現不孕、宮外孕等多種并發癥,對患者盆腔內生殖系統正常結構和功能產生重大損傷,影響女性身體和心理健康[6]。針對此病,臨床多使用抗生素等藥物治療為主,但此病涉及病灶范圍較廣,且病情頑固易反復,會出現積液、粘連等情況,使部分藥物不能直接作用于病灶位置。故抗生素治療藥效持久性差,達不到根治的目的[7]。加之,此病病程長,需長期服藥,同時在精神上給予患者更大壓力,也使不良反應發生率和藥物耐受性等情況出現的幾率增大,進而影響臨床治療效果[8]。
中醫理論中,盆腔炎主要由肝郁氣滯、濕邪入侵,加之自身正氣不足而引起,當寒濕凝聚就會出現小腹冷痛、白帶異常等情況。故中醫認為治療慢性盆腔炎主要應以軟堅散結、活血祛瘀以及清熱利濕為主。婦炎康軟膠囊是一種中成藥,臨床寬泛用于陰道炎、慢性盆腔炎治療中。此藥組成成分包括赤芍、土茯苓、三棱(醋炙)、川楝子(炒)、莪術(醋炙)、延胡索(醋炙)、芡實(炒)、當歸、苦參、香附(醋炙)、黃柏、丹參、山藥。藥物成分中的赤芍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藥效;土茯苓則用以解毒、除濕;三棱、莪術合用則是破血行氣、消積止痛;川楝子則起到疏肝、行氣止痛的作用;再加以延胡索則可活血;芡實則是一種益腎固精、除濕止帶的好藥材;當歸則用以補血活血、調經止痛;苦參清熱、殺蟲的藥效極高;配以香附達到疏肝解郁、理氣調中的目的;黃柏則具有解毒、清熱的作用;丹參則多用于活血調經、祛瘀止痛;山藥則具有益氣養陰、固精止帶的功效;同時將三棱、莪術、延胡索和香附予以醋炙,加強了祛瘀止痛的功效[9]。將上述藥方合用即可實現活血化瘀、軟堅散結、清熱止痛的目的,且耐受性好,不易引起不良反應,可加速盆腔血液循環,抑制炎癥,促進藥物以及結締組織快速吸收和修復。經相關藥理學研究證實,婦炎康軟膠囊可顯著提高纖維蛋白溶解酶的活性,抑制結締組織增生情況和毛細血管通透性的提高,進而起到顯著的抗炎效果[10]。此次研究中,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2.31%高于對比組的71.7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571,P=0.018<0.05)。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7.69%低于對比組的25.6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523,P=0.033<0.05)。研究組白帶異常消失時間(5.02±0.78)d、腹痛消失時間(2.31±0.56)d、包塊消失時間(6.24±1.52)d 均短于對比組的(7.86±1.54)、(4.87±1.21)、(8.79±2.21)d,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表明,對慢性盆腔炎患者進行藥物治療時,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婦炎康軟膠囊進行抗炎治療,臨床應用效果極佳,無嚴重不良反應,療效更顯著,安全性更高。
綜上所述,對慢性盆腔炎患者進行藥物治療時,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婦炎康軟膠囊進行抗炎治療,可更快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療效的同時,減少嚴重不良反應,對加速患者康復進程可產生積極效應,值得在臨床運用及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