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華
艾滋病是由于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HIV 感染導致的以T 淋巴細胞免疫功能障礙為主的免疫缺陷病[1]。感染艾滋病后,患者的免疫功能將被破壞,降低生活質量,危及身心健康[2]。調查顯示,艾滋病具有病死率高、傳染性極強的特點,目前該病在世界范圍內蔓延,且缺乏有效的預防、根治方案[3]。我國首例艾滋病患者于1985 年發現,截至到目前,國內艾滋病患者日漸增多[4]。據報道,日益增長的HIV 感染率顯著增加了經血傳播艾滋病的幾率,國內HIV 感染不再局限于高危人群,一般人群HIV感染數量逐年增加[5]。有學者指出,濟南市無償獻血者中HIV 感染率呈上升趨勢,如何有效減少HIV 經血傳播幾率,困擾著濟南市采供血機構[6]。本文主要調查研究濟南市2018~2019 年無償獻血者HIV 檢測狀況,分析無償獻血者HIV 感染流行特征,目的在于采取合理措施強化采供血管理,防范HIV經血傳播,為臨床輸血安全提供保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2019 年濟南地區無償獻血者206723例作為研究對象,獻血者均符合《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GB18467-2011)[7]中相關內容。
1.2 方法
1.2.1 儀器與試劑 Star全自動加樣儀(瑞士Hamilton公司),FAME 酶免全自動檢測分析儀(瑞士Hamilton 公司),Cobas S201 全自動核酸檢測系統(美國羅氏公司),浩源ChiTaS BSS1200 自動核酸純化儀(上海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酶免初復檢試劑:2018 年是法國伯樂試劑、廈門英科新創試劑、珠海麗珠試劑;2019 年是珠海麗珠試劑、北京萬泰試劑,核酸試劑為羅氏二代試劑和浩源核酸檢測試劑。以上檢測試劑均經國家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檢,且使用時間均在有效期內。
1.2.2 初篩 無償獻血標本HIV 初篩反應性標準:①兩種ELISA 試劑陽性標本或單試劑陽性標本經上述兩種試劑雙孔復試時任一孔陽性判為初篩反應性;②兩種ELISA 試劑檢測陰性或是單試劑陽性標本經上述兩種試劑雙孔復試時均為陰性的標本,做HIV RNA混樣檢測,核酸混樣陽性標本,做拆分檢測,拆分陽性的標本判為初篩反應性。
1.2.3 確證試驗 HIV 初篩反應性的標本送濟南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使用免疫印跡法進行確證。
1.3 觀察指標 統計分析獻血者獻血健康征詢表和獻血者血液檢查檔案數據,分析濟南市2018~2019 年無償獻血者HIV檢測結果和HIV確認陽性無償獻血者特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無償獻血者HIV 檢測結果 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濟南市無償獻血者共206723例(已排除同一獻血者多次獻血情況),初篩陽性139例,HIV 確證陽性23例,確證陽性率為0.011%。2018 年無償獻血者HIV確證陽性率為0.016%,高于2019 年的0.00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68,P=0.044<0.05)。見表1。

表1 濟南市2018~2019 年無償獻血者HIV 檢測結果(n,%)
2.2 HIV 陽性獻血者特征 HIV 確證陽性無償獻血患者的性別、獻血次數、獻血地點分布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以男性(22例,0.016%)、初次獻血(16例,0.019%)、街頭固定獻血點(19例,0.020%)獻血者居多,HIV 確證陽性無償獻血患者的年齡、戶籍、學歷、職業分布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濟南市2018~2019 年HIV 確證陽性無償獻血者特征(n,%)
艾滋病是一種對全人類身心健康均構成極大威脅的傳染性疾病,故根據不同地區艾滋病流行趨勢,制定出符合實際所需的HIV 防控方案十分必要[8]。本研究調查了濟南市2018~2019 年無償獻血者HIV 檢測狀況,結果顯示: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濟南市無償獻血者共206723例,初篩陽性數139例,確證HIV 感染獻血者23例,確證感染率為0.011%,2018 年無償獻血者HIV 確證陽性率為0.016%,高于2019 年的0.00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68,P=0.044<0.05)。低于陳劍鋒等[9]調查結果,其統計分析2013~2017 年山東省血液中心采集的無償獻血者標本HIV 檢測結果,其研究表明320438例無償獻血者標本中共計78例確證HIV 抗體陽性,HIV 確證陽性率2.43/萬。也可能是由于調查時間跨度不同、調查對象范圍不同、調查對象數量不同等影響,以及使用的試劑方法不同造成調查結果有所偏差。本文結果表明,濟南市無償獻血仍存在HIV 傳播風險。
本研究分析了HIV 確證陽性的無償獻血者感染特征,結果顯示,HIV 確認陽性無償獻血患者的性別、獻血次數、獻血地點分布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以男性(22例,0.016%)、初次獻血(16例,0.019%)、街頭固定獻血點(19例,0.020%)獻血者居多。性別方面,23例HIV 確證陽性無償獻血者中22例為男性,占比為95.65%,明顯高于女性的4.35%。張品品等[10]研究結果相似,其通過分析自貢地區2011~2016 年無償獻血人群HIV 陽性確證結果及人群分布特點,發現各年齡組均表現為男性人群的HIV 陽性確證率高于女性人群。此項結果同樣與賈夫峰等[11]研究結果一致。分析HIV 確證陽性無償獻血者存在性別差異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男性社會交際廣、應酬多。獻血次數方面,23例HIV 確證陽性無償獻血者中初次無償獻血者16例,占比為69.57%。此項結果與黎世杰等[12]和岑憲銘等[13]研究結果相似,前者對廣州地區2010~2015 年無償獻血人群HIV 感染情況進行分析,其發現初次獻血人群陽性率(32.9/10 萬)高于再次獻血陽性率(24.6/10 萬)。后者發現重復獻血者獻血次數越多捐獻的血液越安全,成分血獻血者多為預約的重復獻血者,檢出的HIV 感染者極低。獻血地點方面,按獻血地點分為血站及團體(高校、單位)招募自愿組織集中獻血和街頭固定獻血點自愿獻血,據本研究結果可知,23例HIV 確證陽性無償獻血者中選擇在街頭固定獻血點進行無償獻血的共19例,占比為82.61%。根據重復獻血和團體招募獻血者,獻血者HIV 陽性占比的特點分析,重復獻血和團體獻血者更安全。另外不排除有HIV 傳播危險行為的人群為體檢在街頭獻血點惡性獻血者,應引起疾控部門和血液采集部門的高度重視。
通過本文研究分析發現,為保障臨床用血安全,保護人民的健康,防艾工作刻不容緩,應積極宣傳貫徹落實《艾滋病防治條例》、宣傳“四免一關懷政策”、普及防艾知識、加強行為干預。提高大眾增加對艾滋病防治知識的認知程度,提高自我保護意識、自我保護能力。同時采供血機構加強獻血前對獻血者的健康征詢,在做無償獻血宣傳時,增加艾滋病防控知識,對無償獻血者講解影響獻血的危險行為類型及經血傳播疾病知識,促使有HIV 傳播風險的人們能通過正規途徑做HIV 檢測,自覺地放棄利用獻血而查體,能夠實現從源頭切斷HIV 經血傳播的風險。并通過專人負責的無償獻血者獻血前的咨詢工作,在保密性原則的前提下,運用問詢技巧,盡可能地發現那些具有不良獻血動機的高危獻血人群,避免他們惡意獻血。增加獻血前HIV 快檢,最大可能的從根本避免窗口期漏檢情況及對血液質量造成威脅。同時更要加強獻血招募環節,將低危人群作為招募對象,積極宣傳發動發展固定無償獻血隊伍。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血站應不斷提高實驗室血液篩查技術,提高血液檢測水平。醫療機構應嚴格把控輸血,做到合理用血。
綜上所述,濟南市2018~2019 年無償獻血者仍有一定的HIV 感染率,且因性別、獻血次數、獻血地點等不同獻血者HIV 感染率不同,所以在進行無償獻血宣傳、采集活動時,針對HIV 感染率較高類型的人群提高警惕,嚴格執行健康征詢程序,從低危HIV 感染群體中募集無償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