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強
(湖南長順項目管理有限公司,湖南長沙 410000)
近年來,政府在醫院尤其是公立醫院建設投入了大量資金,包括新建、改擴建以及更新等項目。目前,醫院建設項目已經成為各地重要基建項目,往往具有社會影響大、投資大、設計復雜等諸多特點,不少醫院建筑出現規劃設計整體性差、無法按時保質完工的情況,由此加強醫院建筑設計管理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從此角度入手展開詳細分析。
建筑設計指的是在建筑物建造前,設計人員按照建設任務,在充分考慮施工、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基礎上,事先擬定解決方案,使項目在預定資金內依照設計方案完成建設任務。對于醫院建筑而言,其設計過程中涉及專業更多,設計管理難度更大,在設計階段面臨著諸多問題,具體如下:
(1)建設單位在此階段涉及眾多審批手續、需求調研,同時還需對接設計單位各個專業,時間緊、任務重,協同中極易出現信息缺失、溝通不到位的情況。
(2)院方參與者缺少建筑專業知識,諸如臨床醫療科室、院感部、護理部、設備采購等部門均要參與醫院建筑設計,然而受專業限制其對設計方案缺少一個全面、深入的理解,無法根據圖紙獲得建成后實景,導致項目實施中頻繁變更。
(3)醫院建設項目批復周期長,受到國家政策、醫學技術發展的影響,以致于項目設計任務不斷變化;同時,建設單位為盡快拿到批復成果,常催促設計單位出圖,甚至影響設計圖紙質量。
(4)基于醫院建筑設計的特殊性,導致存在諸多參與方,各專業參與人員水平存在差異,設計圖紙中矛盾較多,設計協同性較差。
PDCA循環管理由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提出,其是全面質量管理的思想基礎、方法依據。PDCA循環管理將整個管理過程分為四大階段,分別為策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處理(Action),在整個管理活動中,需按計劃制定、計劃實施、檢查實施效果的步驟開展工作,成功的納入標準,不成功的進入下一循環。
2.2.1 管理流程
結合PDCA基本內涵與醫院建筑設計實際模式,將基于PDCA的醫院建筑設計管理流程歸納如下:①P:根據顧客要求、組織方針,為提供結果建立必要的目標和過程;②D:實施過程;③C:根據方針、目標以及產品要求,監測與管理設計過程,報告結果;④A:采取措施持續改進設計產品。基于PDCA的醫院建筑設計管理體系如圖1所示。

圖1 基于PDCA的醫院建筑設計管理體系
2.2.2 改進措施
(1)后期運營方參與。基于上述設計管理體系,傳統的“顧客”主要以建設方為主,現代醫院建筑設計中,應將其轉變為醫院方、運營方,醫院建筑建成后成為固定資產,需獲得院方、后期運營方的滿意。基于PDCA的醫院建筑設計管理體系中,需補充各階段代表方的意見,真正實現“顧客”參與設計,提高顧客滿意度。
(2)強化組織保障。醫院建筑設計中存在諸多專業,提高設計協同性必須強化組織保障,包括人才儲備、專業隊伍培養等,主要有兩種方式:①引進具有醫院運營管理知識人才作為醫院建筑設計管理人員,執行難度相對較大;②內部選擇優秀的設計人員開展針對性培養,構建設計人員能力素質庫,項目需要時抽調設計管理人員,組建設計管理小組,指導醫院建筑設計工作的開展。
(3)信息化技術保障。醫院建筑設計涉及專業眾多,有二十余種,二維圖紙解讀、配合難度較大。BIM技術為醫院建筑設計管理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可實現項目建設周期內各階段信息的整合與共享,同時可提供三維模型、虛擬施工等功能,可開展管線碰撞檢查、識別設計缺陷,全面優化設計方案,實現設計過程更為精細化的管理。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作為一家集醫療、科學和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從其現狀看,整個前院區面積較小、層數較低的單棟建筑較多,布局凌亂擁擠,建筑物年限較高,土地資源利用率較低。凌亂的布局不符合醫療流程的要求,給患者和醫療工作人員帶來極大的不便。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門急診醫技樓工程建設場地內存在醫院部分待拆現狀建筑,需拆除現狀建筑后為新建工程提供所需建設場地(見圖2)。

圖2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門急診醫技樓鳥瞰圖
3.2.1 設計規模與組成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門急診醫技樓項目總建筑面積為99395m2,地上建筑面積69699m2,地下建筑面積29696m2。門急診醫技樓的內部功能有:門診部、急診部、部分醫技科室(放射科、檢驗中心、彩超中心、病理科、鏡檢中心、手術部、門診藥房、住院藥房等)、設備機房、地下車庫等。地上10層,地下3層,建筑高度46.5m。
3.2.2 設計范圍與內容
本工程將進行方案設計和初步設計(含總圖、建筑、結構、給排水、暖通、電氣、智能化、氣體、概算)。不包含園林景觀綠化工程設計。業主通過初步設計評審后,本項目將采用EPC施工總承包方式,設計院在EPC單位中標后向其施工圖設計單位做技術交底交接工作。初步設計圖紙設計深度符合《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2016版)的要求。
本工程以建設方需求為基礎,在設計過程中建設方組織院方、物業管理方參與設計需求調整,獲得初步設計方案后,由設計方負責向建設方、院方、物業方匯報,提供設計成果,并對各方意見進行匯總后,進入下一步設計深化。在整個設計管理過程中,若是一方或多方出現不同的需求,設計方需對各種意見進行綜合衡量,明確其對設計內容的影響,由此選擇重新修改設計方案,或是在深化過程中解決問題,如此往復。
在整個設計管理過程中,各方以會議形式進行溝通,包括常規視頻會議、專項面對面交流會議等,會議內容由管理小組整理為設計院各專業人員提供依據,確保最終設計產品最大化滿足院方、建設方、物業方的綜合要求。
3.4.1 組織情況
本工程設計管理人員分為技術部、管理部,分別指導設計工作。在設計管理過程中,醫院方與設計方積極溝通使用需求,為設計工作開展提供依據;后期運營人員參與其中,保障各種設施使用滿足需求。
3.4.2 協同設計平臺
本工程構建協同設計平臺,包括專業內、專業間協同設計,專業內以分工為主,專業間以專業信息交互為主。由于建筑體量大、體型復雜,建設單位在設計階段聘請專門BIM團隊輔助建筑設計管理,使用三維模型展現設計圖紙,并出具BIM模型分析報告,明確設計沖突等問題,針對復雜沖突需在項目會議上討論決策,確定解決方案。
BIM模型報告對醫院建筑設計主要反饋信息包括:建筑結構匹配分析、設備管線綜合分析、大型醫療設備運輸分析、空間凈高分析、無障礙設計分析、特殊用房空間分析等。
3.4.3 多方交流平臺
本工程建筑設計管理中,除了可利用建設單位搭建的項目內部平臺進行溝通交流,還設有微信、QQ平臺,日常信息交流中微信平臺應用最多,所有人員24h微信在線,有需要隨時聯系,方便一些簡單文件、圖紙或是日常信息的傳遞;重要文件、大文件,通過QQ郵箱、雙方企業內部郵箱進行傳遞,提高設計管理效率。
綜上所述,醫院建筑是一種獨特且復雜的建筑類型,設計參與方多、復雜程度高,有效開展設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基于醫院建筑的特殊性,應積極采用PDCA設計管理模式,在設計管理階段要求院方、后期運營方均參與其中,落實組織保障,并積極運用BIM等現代化技術輔助設計管理工作,提高設計管理效果,為后期醫院建筑建設提供可靠的設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