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國榮
(山西八建集團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27)
一直以來,在建筑工程中,質量控制都是其發(fā)展的重心所在,做好質量控制工作對于企業(yè)的發(fā)展有著諸多裨益,一方面其可以幫助企業(yè)樹立良好的口碑和形象,提升企業(yè)經濟效益,另外一方面,則可以有效的保證建筑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其對于我國建筑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有著重要幫助。BIM技術應用于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優(yōu)勢在于可以及時發(fā)現并解決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優(yōu)化建筑工程質量。
施工質量控制是在明確的質量方針指導下,通過對施工方案、資源配置的計劃、實施、檢查以及處置等,然后對施工質量目標進行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等多個環(huán)節(jié)的系統(tǒng)控制。在建筑工程中,不同階段控制的重點存在有明顯差異,其具體如下:
(1)在施工前需要做好相應的質量控制工作。在此環(huán)節(jié)重點在于對施工圖紙進行審核,分析施工圖紙是否存在問題、缺陷和不足。圖紙是施工的依據所在,如果圖紙存在問題,那么施工質量效果必然會受到影響和干擾,所以說,在施工前需要加強對圖紙審核,進一步深化設計,將設計變更控制在施工前,降低返工發(fā)生率,保證施工質量新效果。
(2)在施工階段也需要做好質量控制工作,在此環(huán)節(jié)需要明確哪些屬于重點工藝,重點工藝質量控制的要點,并且要做好技術交底、工序質量控制與交接方面的工作,保證操作的正確性。針對材料質量做好控制工作,要加強對施工材料的檢驗,保證材料沒有任何問題,才能安排開展施工工作。同時,還需做好隱蔽工程的質量控制,針對工程項目的不同內容,分階段進行控制,在每一道工序結束之后,及時做好驗收工作,如果發(fā)現有質量方面的問題,需要第一時間采取措施予以處理。
(3)在工程項目竣工驗收資料準備階段,也需要加強質量控制,在具體的控制過程中,需要對建筑工程做好自檢、互檢等工作,綜合工程全面質量信息對建筑工程質量進行科學合理的評估,基于國家的相關標準規(guī)范對工程質量進行綜合性評定,在一系列工作順利完成之后,做好交接工作,保證質量達到標準要求。
BIM是一種可以通過創(chuàng)建并利用數字化模型實現對建設工程進行設計、建造以及運營管理的現代信息技術平臺,其具有集成化、智能化、數字化等特點,而且還可以構建相應的模型,為參與建設工程項目的各方創(chuàng)建了一個能夠高效交流和溝通的信息平臺。在具體應用環(huán)節(jié)其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①具有可分析的數據庫,支持建筑模型的可視化。BIM模型在成功構建出來之后,項目模型的施工幾何實體、位置、工程、材料、施工等多方面的信息都可以直觀呈現在人們面前,人們可以全方位的對模型進行觀察,準確了解工程項目建設所需要的構件尺寸大小、數量等多方面的信息;②信息智能關聯,信息可以快速傳遞。在BIM技術的支持下,建筑工程項目模型的信息都可以實現實時共享和交流,參與施工建設的工作人員可以結合模型所反映出來的信息進行溝通和交流;③BIM可以綜合各種信息技術,能夠實現對項目的精細化管理。以BIM模型作為核心,與先進的信息技術集成應用,比如將BIM技術與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結合在一起,運用這些技術對建筑模型進行分析,使其能夠更好地控制建筑質量。
建筑工程項目事前質量控制環(huán)節(jié)應用BIM技術,主要是借助BIM技術所構建的模型,對工程項目實施碰撞檢查、模型瀏覽等等,在模型可視化平臺的支持之下,圖紙會審工作變得更加高效便捷,參與施工的各方可以隨時隨地查閱圖紙,這樣可以及時明確施工重難點,并結合具體問題采取可行的應對措施。同時,通過將各種專業(yè)BIM模型集成到一個平臺之上,實施碰撞檢查,可以提高圖紙的會審速度,對圖紙進行深化設計,能夠有效的解決圖紙應用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高圖紙質量,使得各項施工工作能夠更加順暢地進行。
在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是關鍵所在,如果施工階段沒有較好的進行質量控制,那么將會引發(fā)多方面的問題,如企業(yè)的口碑形象受損,人們居住在質量存在問題的建筑內,自身安全難以得到有效的保證等。為了更好地解決相關問題,保證施工質量效果,在施工階段必須要進一步加強質量控制。BIM信息技術在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優(yōu)勢在于數據庫可以涵蓋整個過程中的土質、合同、施工情況等,這些信息可以被快速的收集起來,并隨時隨地的進行分析調用。比如說,在施工階段每一道施工工序完成之后,就可以運用BIM技術結合項目模型進行對比分析。同時,針對施工方案也可以借助BIM平臺進行交流和分析,明確施工方案中存在有哪些缺點和不足,在具體的施工中應當采取哪些措施予以改進等。在BIM技術的支持之下,做好協同工作,保證施工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能夠第一時間得到有效的解決。
除了上述的事前與事中工程項目質量控制外,事后的質量控制也至關重要,在事后進行質量控制,發(fā)揮BIM技術的作用時,需要重點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即要運用BIM技術加強各個部門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在質量檢測環(huán)節(jié),針對有疑慮的部分,需要第一時間進行溝通和交流,分析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予以補救,及時返工,避免后期施工交付才發(fā)現問題,這樣就很難有效的將問題解決掉,施工質量也將會受到影響和干擾。
在傳統(tǒng)的建筑工程質量控制中,工程實施期間的施工質量監(jiān)控內容主要包含有施工操作質量檢查、工序交接檢查、隱蔽工程檢查與驗收、成品保護質量檢查等,在對質量檢查控制時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目測法、儀器檢測法、實驗分析法等,通過這些檢查方法可以有效的保證工程質量,及時發(fā)現施工質量安全隱患,將相關不良問題扼殺于搖籃。但是這種傳統(tǒng)質量控制方法在具體應用環(huán)節(jié),還存在較大的失誤和不足,而且這些方法在應用時比較煩瑣,僅僅應用一種方法往往很難發(fā)現工程項目中存在的質量問題,必須要多種方法聯合應用,費時費力,某些情況下還難以達到預期的處理效果。比如說,在施工操作質量檢查、工序交接檢查以及隱蔽工程檢查等環(huán)節(jié),傳統(tǒng)的檢查方法在發(fā)現問題時不夠及時,出現了明顯的滯后性問題,因此導致質量安全隱患發(fā)生。同時在質量檢測過程中,發(fā)現問題之后無法第一時間給予有效的措施進行補救,而且針對施工質量方面的問題,在發(fā)現之后無法快速及時鎖定責任人,這就導致施工質量問題被發(fā)現之后,互相推諉的問題發(fā)生。此外,由于傳統(tǒng)質量檢查方法費時費力,大部分時間所采取的都是抽樣檢查的方法,無法全方位了解施工問題。BIM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解決相關問題,使得施工質量得到更好的控制,其具體應用如下所示:在實施現場質量監(jiān)控時,物聯網與BIM的結合是該項技術應用的核心所在,所謂的物聯網是將射頻識別裝置、紅外感應器、激光掃描器、全球定位系統(tǒng)等多種信息傳感裝置與互聯網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龐大的網絡系統(tǒng),然后人們可以結合BIM技術平臺所展示的信息,對工程項目的建設情況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和認知。同時,建筑信息模型作為物聯網的基礎數據模型還可以與質量管理平臺進行無縫對接,將BIM信息化模型導入到質量管理平臺,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資源的有效共享,借助物聯網將施工現場的每一個構件與模型的構件一一進行對接,可以對相關信息錄入、輸出,這樣就可以實現對構件的動態(tài)管理,如果施工中任何構件出現問題,平臺都可以及時反饋相關信息,以便第一時間發(fā)現施工質量方面存在的問題,優(yōu)化施工質量效果。此外,工程質量控制管理人員通過移動應用端在該質量信息管理平臺進行組織、信息協同和權限分配等等,還可以使得多個參與施工項目建設的工作人員擁有了解施工進度與問題的權限,其可以第一時間反饋自己在施工階段所遇到的問題,這樣也有助于施工問題的發(fā)現與解決,可以更好地優(yōu)化施工質量效果,圖1為BIM技術下可視化應用技術框架。

圖1 BIM技術下可視化應用技術框架
總之,質量控制一直以來都是工程項目管理的核心所在,針對質量控制的措施多種多樣,時代在不斷發(fā)展和進步,建筑工程質量控制的技術也在不斷的發(fā)展,BIM技術作為一種以信息技術為基礎誕生的新技術,其在具體應用環(huán)節(jié)有多種優(yōu)勢,可以快速對施工質量問題進行分析,然后找到解決的對策,而且該技術在對施工質量進行控制時,還具有整體性和連貫性特點,可以從事前、事中以及事后多個環(huán)節(jié)對質量進行控制,將各類問題扼殺在搖籃之中,在建筑工程施工領域有較高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