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帥
今年3月19日,Linux基金會在Twitter上發布推文宣布,其小企鵝的標志“Tux”已經30周歲。Tux是Linux的吉祥物,也是Linux和開源社群的象征,不過,雖然推文上是祝Tux生日快樂,但實際上Tux真正確定、并對外公布是在1996年,真正30歲的是Linux(1991年誕生)。
不知不覺,Linux“出道”已經30年了?;仡櫄v史,1994 年Marc Ewing創建了Red Hat Linux,Bob Young收購了Ewing的公司,并將其與自己的公司合并,并成立了Red Hat。雖然,Red Hat是迄今為止最成功的Linux公司,但是,SUSE在1996年所發布的首款獨立 Linux 發行版,致使SUSE成為了 Linux 和云計算領域的重要廠商。
Linux用10年名揚天下,20年統治服務器。而其開源操作系統的特性,則創造了很多的奇跡,也創造了不少知名的公司。不過開源并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么美好,甚至有人就提出開源是違背市場規律的一件事情,其發展是只是一個烏托邦又有情懷的過程。
當然也有人認為,開源是一個很好的商業模式,不然早已成為商業的“墊腳石”。這不只限于開源的軟件是企業用戶和合作商所傾向的模式,更重要的是如何從中尋找恰當的商業規律。所以開源并不等于開放,借助這個觀點,很多開源公司又再以開源的名義,來隱藏或保護部分功能。
這其中就涉及到了一個悖論,既然開源為什么又像是沒有開源呢?這是開源的正常模式嘛?真正的開源應該是什么樣的?筆者認為,無論任何一種模式,其實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也正因此,才會造成市場存在差異化競爭。SUSE則是堅持徹底開源的一家軟件公司,基因中更是刻畫上了開源和創新。openSUSE二進制代碼和商業版SLES二進制代碼完全兼容,是SUSE在開源市場中,打出標志化差異的一個舉動。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2020年12月SUSE完成了對Rancher的收購,這是開源界的重磅組合。在合并之前,SUSE更注重操作系統的開發及應用,Rancher則在容器管理平臺的研發有一定的特色。SUSE大中華區總裁秦小康認為:“SUSE及Rancher的商業模式是完全一致的,都是100%開源軟件公司?!?/p>
收購時間至今已過去9個月左右,雙方的產品線關系也更加的“融洽”。而在產品線上,雙方最為主要的共同意識是,雙方開放互操作性。這就意味著SUSE和Rancher的開放互操作性,在每一層技術棧與業界的競爭對手都有很好的互操作性。例如,在Rancher的RKE或K3S工具中,可以部署Amazon EKS或者Azure AKS等集群配置,而在SUSE Linux Enterprise不同版本中,可以運行ubuntu、Amazon Linux、Red Hat、Oracle Linux。
“SUSE和Rancher開放互操作性的意義在于包容,舉例來說,用戶不需要把RKE部署到每一個地方,無論是在邏輯上或者虛擬平臺中,用戶也可以用RKE?!?原Rancher聯合創始人及CEO、現SUSE的工程與創新總裁梁勝解釋道:“我們的客戶不會因為喜歡使用Rancher,或者喜歡使用K3S,其他層的軟件也必須選擇 SUSE,不能選SUSE競爭對手或者其他業界的軟件,這不應該是這樣的?!?/p>
研發層中,無論SUSE還是Rancher,不僅擁有研發團隊,還更加注重開源社區的用戶,來幫助他們對產品的優化。比如Linux和K8S開源社區,上游幾十萬的研發人員,他們在開源社區中的貢獻都可以拿到。除此之外,開源社區的用戶量足夠多,廣大的用戶群其實是最好的產品質量保證。

“從內部來看,我覺得整個過程還是挺成功的,兩種業務有一個比較持續的增長?!睂τ陔p方的合并,秦小康這是一個很好的結果,不僅有業務的增長,在業界中,也具有前瞻性。因為Rancher給SUSE帶來了新價值,而未來SUSE也不只會有Rancher一個新的生命力組織。這也就帶來了一個新的話題,即市場拓展的動力源泉是什么?
在秦小康看來,是一直在致力很有前景的一件事情,而一致化的標準叫做云?!拔野殉到y放在數據中心、云上面,移動端、邊緣計算,然后怎么樣標準化上云讓應用介入到K8S技術?!鼻匦】档某霭l點,是以現階段全球市場的Kubernetes的分發版本不一致,導致上云不一致,K8S也不一致,比如阿里云的K8S和AWS完全不兼容。這是為什么呢?在秦小康的眼里,這并不是記得難題,而是商業的抉擇。
SUSE和Rancer在商業上的方向則是能夠統一K8S的體驗,無論公有云、私有云,不論是在Vmware、OpenStack、物理機上的體驗,都希望解決統一體驗的問題?!爱斎?,我們還在努力?!鼻匦】等缡钦f道:“首先從技術的角度來看,把混合云做好。面向過去,希望能給一些例如銀行、保險公司、證券等傳統的客戶一些時間去解決歷史遺留的問題。其次,面向現在把已有新的應用云原生化,不僅天生可以與云兼容,還要與任何一朵云都可以兼容。最后,面向未來,整理邊緣化技術?!?/p>
隨著近幾年開源模式的發展,筆者認為開源意義其實早已脫離了商業,更偏向于推動技術創新的發展。因為在開源發展的同時,很多人也都意識到了開源并不等于開放源代碼,這是積極的一面,也是思想轉化的一面,這就意味著開源不僅對于開發者很重要,還對技術和思想都有益。
更為重要的是,云計算離不開互聯網連接的設備。云計算應用與軟件“之上”,可以幫助它們流暢高效地操作,擋在云計算應用“之下”是,則可以扮演一個“平臺”。有媒體評論到SUSE和Rancher的合并:“未來,如何支持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與業務創新,探索出更多云原生和傳統行業結合的應用場景,讓企業真正通過云原生技術創造業務價值,將成為SUSE全力以赴的重點工作。隨著云賽道升維,SUSE正在成為率先開拔的先遣軍,引領著行業的走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