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薇
知名編輯、專欄作家、自由撰稿人。
三觀正過五官,信奉蜜蜂一樣辛勤工作,
蝴蝶一樣優雅生活。
在全國眾志成城,嚴防死守之下,南京祿口機場卻做了木桶的短板。針尖大的窟窿,漏過了斗大的風。疫情迅速向全國其他省份蔓延,疫情防控工作的壓力不斷增大。
一時間,“武漢人熟練得讓人心疼”這一話題沖上微博熱搜。
才報告沌口7例外來務工人員核酸檢測陽性,隔天晚上,市政府就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7人活動軌跡。隨后,沌口區升級為中風險地區,“只進不出”。
由于政府反應迅速,信息公開透明,市民沒有感到太多的不安,除了有部分人去超市囤貨。但這也是為了無條件配合防疫,預防再次封城之舉。然而很快,武漢市商務局就出來穩定民心:全市生活物資庫存充足、價格穩定。
線下培訓暫停、部分公交線路停運、景區關閉……這次抗疫,政府這套“組合拳”打得那叫一個行云流水,成熟老道。
還有一個朋友,下午3點多發布朋友圈,“家住清水源小區,全員算密接,得封閉管理,有事電話微信,暫時不能見面。”透露著幾分無奈幾分淡定。
晚上7點多她就又發了一條朋友圈感慨:“好迅速啊!就開始核酸檢測了!之前還說今晚連夜先檢完政院小區,明天才輪到我們小區的~ 武漢有豐富的應戰經驗,戴好口罩不慌張。”
不得不感慨,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去年新冠疫情帶來的陰霾尚未完全褪去,而今我們面對更為兇險的新冠變異病毒“德爾塔”時,卻表現出令人敬佩的勇敢與自律。
朋友圈里陸續有傳來外出學習、旅游的朋友被隔離的消息。雖然明知14天的集中隔離滋味不好受,但是他們依然選擇了服從大局,主動向社區報備。
有位集中隔離的朋友還寫了一首打油詩:
看新聞,不出門,配合政府滅瘟神。
守規矩,別串門,別讓病毒人傳人。
宅在家,最安穩,保護自己和家人。
而最讓我感動的,是一位去年正月初三就奮戰在抗疫一線,如今卻因集中隔離不能與同事并肩作戰而心急如焚的姐姐。
她說:我要申請回到崗位。我們高管今天一直在開會,昨天的會開到夜里轉點。這是我們這兩年來的日常工作節奏。說實話,我在這里隔離著有點舒服得不像話了。我曾有幸陪伴新冠疫苗研發團隊研制疫苗始終,見證了他們不為人知的艱辛,每個人背后都有很多故事,每個故事都讓人心疼,卻因特殊原因不能為外界所知……希望這次我們不要再輕敵,這波疫情盡快過去,還人民真正的歲月靜好,讓我們能安心搞生產,做其他更多的科研工作。
社會是否進步,國家是否強大,不是靠嘴炮、不是靠鍵盤俠,而是看政府的治理水平和普通公民的素質。這次新的疫情來襲,不僅武漢的、湖北的反應速度和防控措施令人稱贊,在防控手段和防控思路上也大有進步:接入大數據、云計算、AI等領域的新技術,使精準防疫成為可能。在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和社會保障之間尋求“優化均衡”,極力避免“熔斷”。對風險確立和風險隱含的地方重點布防,動態管理,精準施策,從而盡量避免“大范圍淪陷”……
大江大湖大武漢,大風大浪大格局。
這一次,武漢人不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