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汀
沒錯,這是一期非常正經的主題。
作為一名寫手,往往會覺得創作的路上是孤獨的,是沒人陪伴的,甚至在作品還涼涼的時候,連評論的讀者都沒有一個。
白給人看文,都沒有人理會,這可真是太孤單了呢。
不過,說到這里,筆者倒是想起了以前在參加“玄武紀寫作小組”培訓課的時候,關于頭腦風暴的一些情景。關于這個話題,也確實有一些心得體會想要分享給大家。
那時候筆者和作者同仁們都在一個課堂里學習,其中最令人期待,最讓人激動到停不下來的環節,就是這個所謂的“頭腦風暴”。
在過去的分享中,筆者曾經提及,如果遇到了卡文或者是劇情不順的困境,大可以向其他作者,甚至讀者求助。集多人思路于一體,問題總能立竿見影(莫名其妙)地得到解決。
在本質上,這是因為陷入一段情節中太久,思維難免發生僵化,容易走死胡同。但如果換一個和作者思維模式完全不同的人,這死胡同就困不住他了。
所謂“頭腦風暴”也是同理。在有限的時間里,所有作者在同一個課堂上,針對同一個話題做出討論。而這個話題,往往只是一段話、幾個人物,甚至只有幾個關鍵詞。
筆者還記得,頭腦風暴的當天,本來老師講述的是有關懸疑的課程,但當那段主題文字被公布了之后,大家設想的橋段卻五花八門,完全偏移了懸疑的主題。
當然,這種偏移是在計劃之內的。老師在做出頭腦風暴的要求之后,本意就是讓大家打破束縛,極盡可能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在大家紛紛曬出自己的想法和劇情之后,幾乎每個人都在驚嘆不已。課堂里充斥著“這個故事為什么還能這樣寫”的氛圍。
頭腦風暴的過程,為大家拓寬了眼界和思路,也讓大家尋找到了除去思維定勢以外,劇情發展的其他可能性,更將擅長于懸疑、言情、嚴肅文學等等題材的作者,一貫的思路和長處都融合在了一起。
在搜集到足夠多的思路時,老師又引導大家做出了整合排列,也就是將兼容性更高的那些思路融合起來,推演出劇情的前置和后續,使原本簡簡單單的一段文字,演變出復雜的人設和跌宕起伏的劇情來。
筆者記得,這節課比起預計的時間還要延長了許久。這種新的思維方式,帶給創作者的是一種空前的新奇體驗。
甚至有些同學在課程結束以后,真的利用課上獲取的靈感,又創作出了屬于自己的新作品。(并非直接使用老師預設的劇情,而是在風暴的過程中發散出的,嶄新的,屬于自己的劇情。)
至于頭腦風暴在實際創作中的使用,筆者能明顯感覺到的是,有時候作者的劇情和思路會受到讀者影響,偏離原本的既定軌道,但它卻變得更精彩了。
實際上,這也頭腦風暴中的一種。只不過,這種安靜的風暴模式,沒有激烈的討論和爭執,而是將所有理念集合在作者的腦內,經歷過發酵和取舍,從而形成的嶄新的故事線。
如果各位有契機,不妨約上幾位同圈好友(當然得是值得信任的),針對某些劇情進行拆分和討論。在這個過程中,或許只需一個簡單的劇情點,就能分裂出無數絕妙的靈感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