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濤
媽媽們在母乳喂養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困難,在世界母乳喂養周來臨之際,我們來幫助她們解決難題,用科學喂養知識支持正在堅持母乳喂養的媽媽們。
母乳真不足還是假不足?
晨晨媽媽自打懷孕起,就堅定了母乳喂養的決心。但晨晨出生后晚上經常哭鬧,媽媽認為是自己母乳不足,寶寶沒有吃飽,常常自責不已。在晨晨還沒滿月的時候,就加了配方粉,改為混合喂養,現在母乳越來越少,這讓晨晨媽媽非常沮喪,總覺得是自己的錯,沒能讓寶寶吃到更多的母乳。
母乳是否足夠?可以這樣觀察
看體重變化。出生后前5天,寶寶會出現生理性的體重下降,這是正常的,只要體重下降沒有超過出生體重的7%,就不用擔心。一般來說,正常足月兒出生后的第一個月,體重會增長1~1.7千克,出生后3~4個月,體重會達到出生體重的2倍左右。但是,由于個體差異,每個寶寶的體重增長速度是不同的,可以借助生長曲線進行判斷,如果寶寶在正常范圍內增長,就無須擔心。
看排便情況。喂養充足的狀態下,寶寶每天小便的次數在6次以上,且尿液顏色清透,呈淺黃色或無色,沒有刺鼻的異味。寶寶出生3~4天后,大便的顏色會從胎便和過渡期的黑綠、黃綠色逐漸變為棕色或黃色。
看精神狀態。哺乳時,寶寶會有節律地吸吮,媽媽能聽到吞咽聲;一般每次哺乳,寶寶吮吸單側乳房在15~20分鐘甚至以上。吃飽后,寶寶臉上會露出滿足的神情,媽媽很輕松就能把乳頭從寶寶嘴里拔出來,或者寶寶主動離開媽媽的乳頭。
母乳確實不足才需要加配方粉
在母乳喂養過程中,媽媽常常陷入一個誤區:寶寶一哭鬧,便以為是餓了,馬上喂奶,寶寶在吃奶后也確實停止了哭鬧。這就造成了一種潛在的認知,寶寶哭就是餓了,經常哭是因為媽媽乳汁不足,不能喂飽孩子。長此以往,媽媽會因心懷愧疚而焦慮,泌乳量也容易受到影響。
事實上,寶寶哭鬧可能是身體不舒服,比如腸絞痛、困倦等引起的,而對于新生寶寶來說,無論什么時候,吸吮乳頭都會讓他變得安靜。所以,寶寶哭并不都是餓了,不要因此而急著添加配方粉。
當然,由于各種原因,可能有的媽媽再怎么努力追奶,奶量還是不能滿足寶寶的需求。當母乳實在不夠吃,已經影響到寶寶的生長發育,比如新生兒體重降幅超過了出生體重的7%,甚至出現了脫水、營養不良,這時需要添加配方粉,畢竟寶寶的健康成長更重要。
混合喂養通常會出現兩種結果:一種是因為寶寶吸吮次數減少,乳房得不到有效刺激,媽媽從母乳不足漸漸變為完全沒有母乳,轉為完全用配方粉喂養;第二種是媽媽放松心態,科學追奶,堅持讓寶寶吸吮,促進乳汁分泌,逐漸恢復母乳喂養或保持母乳不減少。
母乳6個月之后就沒有營養了嗎?
軒軒滿6個月,開始吃輔食了。奶奶覺得,母乳越來越稀,沒啥營養了,會影響寶寶長身體,勸媽媽給軒軒斷奶,這樣能讓寶寶吃飯吃得更好。媽媽認為自己的母乳還很充足,而且也有條件繼續喂養,還是希望能讓寶寶繼續吃下去。
母乳會隨寶寶的成長而變化
母乳是非?!爸悄堋钡?,母乳中營養素的成分和數量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變化。比如,初乳中蛋白質的濃度很高,并且含有豐富的抗體;過渡乳中脂肪和乳糖的含量逐漸增加,蛋白質的含量慢慢減少;成熟乳的營養成分則趨于穩定。
這種充滿智慧的動態調整,最終都是為了能夠貼合寶寶不同階段的需求,為寶寶的生長發育保駕護航。對于6個月以后的寶寶來說,母乳仍然是重要的營養來源,不僅能為寶寶提供豐富的優質蛋白質、鈣、維生素等,幫助增強抵抗力,母乳喂養更有利于增進親子關系,促進寶寶的心理健康發育。
母乳和輔食都不能缺
當然了,隨著月齡的增長,寶寶對各種營養素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單純依靠母乳喂養確實無法滿足寶寶的生長發育所需,這時就要添加輔食來增加營養了。
滿6月齡后,寶寶的身體已經做好了接受多樣化食物的準備,添加輔食還能鍛煉寶寶的吞咽、咀嚼等生理功能,有助于味覺、觸覺等感知能力,以及心理和認知行為能力的發展,所以,在堅持母乳喂養的同時,要按時給寶寶添加輔食,二者都不能缺。
哺乳媽媽吃藥必須停母乳嗎?
小光媽媽在哺乳期感冒了,心里很是糾結:吃藥吧,擔心藥物通過乳汁影響寶寶;不吃藥吧,病情可能會加重,照顧不了寶寶不說,還可能傳染給他。這可怎么辦呢?
乳汁中分泌少的藥物不影響哺乳
哺乳期媽媽生病了,千萬別強忍著。了解什么情況下需要治療,哪些藥物是相對安全的,才是面對母乳喂養的理性態度。
一般情況下,大部分藥物進入乳汁的劑量很小,寶寶通常不受影響,所以不必“談藥色變”。關于哺乳期用藥安全等級,目前接受度比較高的是美國兒科教授托馬斯·W. 黑爾(Thomas W. Hale)提出的,他指出, L1、L2 級的藥物乳汁中分泌很少,不影響繼續哺乳。比如大家熟知的布洛芬混懸滴劑就屬于L1級,哺乳期媽媽服用是比較安全的。家長可以咨詢醫生使用哪些藥物比較安全,還可以通過咨詢專業藥師或通過LactMed 數據庫查詢藥物的具體分級。
這些用藥方法,對哺乳影響最小
用藥時,在不影響療效的前提下,盡量選擇對哺乳影響最小的給藥途徑,一般外用優于口服,口服優于靜脈給藥。
盡量選擇單一成分的藥物,避免使用復合制劑,因為復合制劑成分多,對哺乳安全性的評估更為復雜。
盡量將服藥時間安排在哺乳后,或者遠離下一次哺乳時間,使寶寶吃奶時避開血藥濃度的高峰期。
哺乳期生病是否需要服藥,用藥后能不能繼續哺乳,需結合病情、藥物本身的成分和使用方式來綜合評估。保險起見,建議媽媽們咨詢醫生后再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