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粉”們的投稿熱情太高了,“紅紅”無法一一刊登大家投來的作文,但又為舍棄這些佳作而感到心痛。于是,機智的小編為大家摘選了一些精彩句段,組成了“作文寶庫”。讓我們一起來打開它吧!
狀? ? 物
四川省成都市鹽道街小學通桂校區四(13)班的唐浩源在《吃橘子》中,首先通過多重感官描寫來呈現小橘子的外觀:視覺上,像小燈籠;觸覺上,凹凸不平。其中還不乏可愛的比喻。
這是一個小橘子。它鼓鼓的,扁扁的,像一個小燈籠。外表摸起來凹凸不平,仔細看,上面還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小孔,像一個個小氣泡。它整體呈橙黃色,有一面帶著淡淡的青色。估計是因為它在樹上沐浴陽光的時候,被一層茂密的葉子擋去了部分光照吧。橘蒂上有一片葉子,像一只小手掌輕輕托著它的“臉”。
然后,小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將可愛的小橘子內部展示在讀者面前,令人會心一笑。
再看看里邊的果肉,一瓣瓣橘肉呈月牙形,緊緊地貼在一起,就像一群好伙伴在說:“這個淘氣的小女孩把我們的衣服給脫了,我們要抱緊一點兒才暖和。”橘肉外面織起了一層密密的、雪白的橘絡,像給果肉穿上了一件雪白的紗衣。
寫? ? 人
四川省成都市鹽道街小學四(9)班
的肖博驛寫的《我們班的小書蟲》一文,則牢牢把握住人物愛看書這個特點,使用舉例子來進行對比,充分地展現出“小書蟲”的形象,令自己身邊這位“小書蟲”躍然紙上,也讓讀者佩服起這位“小書蟲”的毅力。
她不僅在家愛看書,在學校也沒停下。下課時分,同學們似出巢的鳥兒,飛一般地沖出教室,而她卻拿出一本書,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津津有味地看起來。同學們吵呀,鬧呀,教室里嘈雜得像菜市場,可她卻能靜靜地沉迷在書中。只見她時而癡癡傻笑,時而抓耳撓腮,好不認真!我真佩服她?。?/p>
敘? ? 事
四川省成都市龍王廟正街小學二(2)班
的劉艾町在《過好生命中的四季》中,采用遷移的寫作手法,自然地由讀書體會過渡到敘述自己的生活小事,使得行文流暢。而在第二段中,小作者運用了對比的敘事技巧,將自己寫作業的前后改變娓娓道來,令讀者不僅感受到了珍惜時間的重要性,也欣慰于小作者自身的成長。
《貪玩的小蜜蜂》這個故事告訴我:由于小蜜蜂只顧著玩兒而浪費了大把時間,因此,當它聽說小菜苗擔心春天太短而用力生長時,不禁感到萬分慚愧。這讓我想起了自己的一次經歷。
有一回寫作業,我邊玩邊寫,硬是從早上8點寫到了中午12點,而下午的作業也被我拖到晚上才完成。結果,那天原定的娛樂活動被取消不說,我還被媽媽狠狠地批評了一頓,我后悔極了。第二天上午做作業的時候,我抓緊時間、全神貫注,又快又好地完成了作業,媽媽很開心地表揚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