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泉
這里是一方彌漫著書香氣息的凈土,這里是一個莘莘學子希望和夢想起航的搖籃, 這里還是一處傳承數十載尚德博學、尊師重教之風的杏壇。近年來,山東省濟南市濟陽區第十中學(以下簡稱“濟陽十中”)堅持“真情辦教育,傾心育桃李”的教育理念,以文化為基,以品牌立校,在打造學校責任文化的基礎上,樹立了“黨徽閃耀,筑夢杏壇”的黨建品牌與“責潤少年”的德育品牌。
黨建引領,凝聚奮進力量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學校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以推動學校教育事業發展為落腳點,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示范引領帶動作用。
結合學校實際,我們創建了“黨徽閃耀、筑夢杏壇”的黨建品牌。以黨建為統領,扎實開展各項“黨建+”工作,提高學校辦學質量,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并以黨建品牌的創建為載體,謀求和推進學校的長足發展。
我們開展了“黨員亮諾”活動。全體黨員佩戴黨徽亮身份,亮出諾言做表率,立足本職工作,積極參加各項活動,爭做“四講四有”好黨員。學校以黨風帶動校風、教風,讓黨員成為引領學校發展的重要力量,帶動教職工樹立清正風氣,提振干事創業的精氣神;為慶祝建黨100周年,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組織黨員教師深入長清大峰山革命根據地、萊蕪戰役紀念館等地,開展“繼承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的紅色教育活動?;顒拥拈_展增強了黨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共青團建設方面,學校以黨建帶團建,建設團校基地,設計團隊文化,建設團員之家;規范學生入團程序,層層把關,為黨選好后備人才,做到“黨有號召,團有準備,隊有行動”。
責任文化,浸潤生命成長
2016年9月13日,《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正式發布,明確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要求,即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六大素養。濟陽十中以此為依據,確立了“用責任和智慧奠基未來”的辦學理念,以“辦負責任的學校,做負責任的教師,育負責任的學生”為辦學宗旨,努力培養有“責任擔當、家國情懷、中華靈魂、國際視野”的新時代英才,為祖國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學校以“責任教育”為核心打造校園文化,從學校、教師、學生三個層面豐富責任文化內涵,并建立配套的規章制度。我們在現有黨建文化長廊的基礎上,建設了特色鮮明、統一和諧的責任文化陣地;利用宣傳平臺和系列活動,營造濃郁的責任文化氛圍;構建有內涵、有底蘊的校園責任文化,強化師生責任擔當意識,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教師層面,加強師德教風建設,全面提高教師職業道德水平。學校確立了以“尚德博學、業務精湛、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目標的教師培養方案;積極營造“對學生終身發展負責,對自己專業發展負責,對學校質量提升負責”的教育氛圍。我們結合主題教育活動,加強師德教風教育,引導教職工爭做“四有”好教師,深入開展“樹師德、正師風”活動,打造思想素質好、業務水平高、師表形象佳的十中教師隊伍。
學生層面,開展“責潤少年”德育品牌創建活動。學校強調抓好課堂教學主渠道,挖掘德育內涵,從五個維度落實學生的“責任教育”——對自己負責,學會求知;對集體負責,學會合作;對家庭負責,學會感恩;對社會負責,學會奉獻;對自然負責,學會呵護。為此,我們開展“星級班級”創建,培養學生對集體負責、學會合作的能力;班級每周開展“責潤之星”評選、年級每月開展“責潤學子”評選、學校每學期開展“責潤少年”評選;加強家校聯系,建立暢通的交流渠道,培養學生對家庭負責,學會感恩的能力;開展研學之旅和節日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負責、學會奉獻的能力。
(作者系山東省濟南市濟陽區第十中學校長)
責任編輯:王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