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霞
摘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生態環境問題也逐漸凸顯,為了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保護生態環境,應該加強對林業碳匯經濟教育評價和區域協調分析的研究,認識到碳匯經濟效益的重要性和生態性,結合地區林業發展的實際情況采取協調性對策。本文主要闡述了當前我國林業碳匯經濟的發展概況,重點論述了我國林業碳匯區協調性的內容。
關鍵詞:林業碳匯;經濟效益;區域協調性;內容分析
1我國林業碳匯經濟的發展概況
碳匯經濟的主要目標是實現低碳經濟,通過國家的碳儲備量能夠實現對生態環境的改善。調查研究顯示,林業碳匯量實現的經濟價值在我國林業經濟總產值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從各個地區的林業碳匯量來看,我國的碳匯經濟分布不平衡,主要受到當地的地域條件和氣候條件的影響。
2林業碳匯經濟效益評價的內容
2.1關于綜合效率
通過調查可以發現,2018年我國的碳匯經濟綜合效率比較低,在多數情況下很難利用資源創造出更多的效益。我國有些地區的碳匯效益比較高,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技術比較到位,并且規模效率也比較高。在我國的西南地區和東北地區,林業資源比較豐富,加之氣候環境好、雨水多,增加了林不的種類,在此背景下加強了對林業資源的開發。在我國的西北地區,因為生態環境惡劣,在林業資源開發的過程中優勢不明顯,很難系統地發揮生態優勢,尤其在林業發展過程中所投入的資金和設備不能達到最佳的狀態。
2.2關于技術效率
從技術效率來看,和前幾年的技術相比已經實現了明顯的提高。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如果技術效率不高,會直接影響經濟的投入和產出,出現該種情況的原因受到經濟不發達以及技術不發達等因素的影響,一些投入的機械設備不能很好地支撐林業系統的發展。
2.3關于規模效率
把握好碳匯的規模效率非常關鍵。近年來我國的碳匯規模效率已經達到了一定水平,說明我國碳匯規模比較良好。但是在實際數據對比中可以發現,我國有些地區的規模效率比較好,有些地區比較差,主要受到氣候條件及經濟發展等因素的影響。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有些地區因為受到經濟發展等因素的制約導致城市內的林業資源比較少,直接影響碳匯的效益。
3我國林業碳匯區域協調性的內容分析
通過對比分析和調查可知,我國林業碳匯經濟效益的評價對區域的協調性和穩定性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應該做好兩者之間的協調,從多個角度出發把控碳匯經濟,不斷推動我國林業發展和管理現狀向科學化和合理化的方向發展。
3.1關于雙高型的區域
通過對雙高型的地區進行分析可以知道,在西南林區,包括西藏和云南地區,森林植被的覆蓋率比較高,并且物種資源豐富,有很好的林業發展態勢。為了發揮碳匯經濟,地方政府部門應該加大對森林資源的保護,更好地促進林業碳匯經濟水平和經濟效益的提升。在我國的黑龍江地區,林業資源比較豐富,是國家重點開發的地區,加大對林業的經營可以推動林業的產業化發展,在此過程中還能發揮林業資源的優勢,促進該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國的內蒙古地區起著重要的生態屏障作用,在林業建設的過程中,應該加大對林業技術的研究,不斷提高碳匯經濟效益和區域經濟的發展水平在我國的雙高型地區,碳匯經濟的綜合效益比較高,通過對項目的重點研究和推進可以促進區域的協調發展,對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意義顯著。
3.2高效型區域
通過區域劃分來看,低效型區域主要包括我國的廣西地區,該地區的森林資源比較豐富,但是對碳匯要素的投入不夠,資源配置比較差。廣西省林業面積的采伐量和蓄積量都位于全國前列,但是發展速度比較慢,技術水平差,沒有協調好經濟發展和生態效益之間的關系,長此以往會對碳匯效益的提高造成不利的影響。
3.3低效型區域
通過區域劃分來看,低效型區域主要包括我國的廣西地區,該地區的森林資源比較豐富,但是對碳匯要素的投入不夠,資源配置比較差。廣西省林業面積的采伐量和蓄積量都位于全國前列,但是發展速度比較慢,技術水平差,沒有協調好經濟發展和生態效益之間的關系,長此以往會對碳匯效益的提高造成不利的影響。
3.4 雙低型區域
該種類型指的是碳匯經濟產值和全國的平均水平相比低,在我國包括多個省份。舉例而言,在我國的河北地區,林業資源不是很豐富,尤其在利用森林防風固沙等方面還需要提升,應該讓林木有一定的生長周期,所以相關的產值和效益比較低。和其他的林業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相比,雙低型區域的林業資源比較匱乏,應該加大對碳匯儲備量的把控,推動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4林業碳匯經濟協調發展的方法
4.1加大森林容量的協調構建
林業工作者結合森林的多樣性重視對森林資源的使用情況和科學的規劃,保證地區碳匯產業的項目運營目標和管理相符合。林業工作者可以結合低碳的市場發展情況建立適當的補償措施,并且融入生態效益和生態功能等項目的評定,推動林業產業的發展。重視法律法規建設,并且將法律法規有效地落到實處。此外,林業工作者還應該加強對森林多樣性和種類分析,并且建立相應的消耗補償機制,促進地區林業的經濟增長,改變林業發展過程中的不利因素。重視對碳匯經濟的調查,選擇合理的改善對策,推動碳匯經濟的發展。
4.2重視產業經營協調
加強對林業的管理,確定林業資源管理的目標,提高管理的價值和管理目標,重視對天然林的構建,發揮林業資源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確定生態防護的目標,并且有效地落實該目標,實現對產業經濟效益的調控,發揮碳匯經濟的價值。重視對森林布局和物種多樣性的管理,提高在管理過程中的技術水平,讓森林的各個因素能夠協調發展。
5結束語
綜合上面的闡述可以知道,加強對碳匯經濟模式的分析,并且不斷地優化技術能夠提高產業的生產效率。相關的工作者應該重視林業協調功能的建設,確立低碳發展的目標,發揮碳匯經濟的優勢。從總體上來看,我國有些地區的碳匯總量比較豐富,通過加大對資源的有效管理可以發揮他們的經濟優勢,加大對技術的投入,重視利用先進的設備,不斷優化碳匯生產要素,推動碳匯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