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淑君

摘 要:為了解決當地設施栽培中紅果番茄品種單一的現狀,本項目實施過程中,引進了紅果番茄瑞菲、紅璐F1、夏日紅、英石大紅等10個品種在日光溫室進行試驗,研究紅果番茄與當地常栽品種在相同栽培條件下綜合表現的差異性。
關鍵詞:溫室;紅果番茄;新品種
我國紅果番茄種植區域廣泛,栽培氣候各異,需求多樣,因此品種類型十分豐富。對于大多數番茄產區而言,通過日光溫室紅果番茄新品種引進試驗,選育適合當地種植的紅果番茄就有現實意義。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選用番茄品種有紅璐F1(濟南沃爾富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夏日紅(壽光市友閑種業有限公司)、紅貝利503F1 (濟南沃爾富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英石大紅(陜西咸陽種苗有限公司)、紅冠1號(陜西咸陽種苗有限公司)、天福518 (壽光市友閑種業有限公司)、毛粉802 (CK、山東壽光綠農種苗有限公司)
1.2試驗設計
本試驗在安定區內官鎮內官村農戶陳雄溫室進行。試驗設7個處理,采用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每小區30株。小區面積9.8平方米。
定植前每667平方米施充分腐熟的農家肥10 000千克,磷酸二銨50千克,深翻后南北起壟。定植前10天扣棚膜悶棚,每立方米空間用75%百菌清1克加80%敵敵畏0.1克拌鋸末后,分10處點燃,密閉一晝夜。通風后棚內無味時定植,定植前一天澆足底水。采用大小行種植,大行距90厘米,小行距50厘米,株距45厘米。畝保苗2040株。定植時選取高15 ~ 20厘米、莖粗0.5厘米以上、苗齡35天、5 ~ 6片葉、株型高寬大體一致、葉色濃綠、現蕾、無病蟲害的壯苗,8月5日露地育苗,9月12日定植。其它管理措施同常規。
試驗期間調查紅果番茄植物學性狀,物候期、果實性狀、單果重及產量。
2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品種的植物學性狀及物候期比較
從表1可知,紅貝利503F1與天福518為5 ~ 6節,節位較低,株型緊湊,且生長勢旺盛,熟性早;夏日紅7~ 8節,其余6~ 7節;夏日紅和紅冠1號生長勢一般,且熟性晚;英石大紅生長勢中,上,熟性早。
2.2不同品種的果實性狀及產量比較
經實驗分析可知,英石大紅平均單果最重,其次依次為紅貝利503F1、紅冠1號,夏日紅最輕;硬度方面英石大紅最硬,果形紅貝利503F1最圓;從裂果情況來看,前期英石大紅、紅貝利503F1和天福518無裂果現象,紅冠1號較少,夏日紅和紅璐F1有裂果現象;后期紅貝利503F1、天福518和毛粉802無裂果,其它品種有較輕裂果現象;從產量來看,英石大紅產量最高,紅貝利503F1其次,分別達到5984. 4千克和5873. 3千克,比對照毛粉802增產了11.5%和9.5%,并達到極顯著水平,夏日紅產量最低,比對照減產了3. 7%,與對照沒有顯著性。
3討論
通過以上綜合分析,紅貝利503F1、英石大紅、天福518三個品種品質好,生育期短,產量高,可作為當地優良品種示范推廣;紅冠1號雖然產量較對照高,但是生育期長,且易發生裂果現象,不宜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