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桂飛
摘 要:我國綠化比例逐年上升,人們逐漸意識到森林資源對基礎產業經濟、人們生活品質的重要促進意義,由此我國便可在綠色化前提上,走好可持續發展思想引領下的改革道路。森林資源會受到一定病蟲害影響,為深度保障資源安全,需結合災害發生特點,對相應防治措施進行分析。本文便在危害大、蔓延快等發生特點因素上總結出各類防治方法,提升森林防治病蟲災害的有效性,增強森林產業效益。
關鍵詞:病蟲害防治;森林產業;生物防治
我國經濟將受各方因素發展影響,其中森林資源便會直接影響到林區周邊經濟產業類型、產業發展優勢等選擇性因素,由此可知良好的森林產業,應具備較為嚴密的病蟲害防治體系,深度保護森林資源。病蟲災害是影響森林資源發展的重要隱患,更將降低森林資源其現實經濟效益,所以為保護森林產業資源更為有序發展,分析病蟲害防治辦法有其必要性。
1森林病蟲害其發生特點
1.1危害較大
森林病蟲害多發原因有兩類,其一為盲目增擴森林范圍,其二為引入不適宜的生物物種,我國常見病蟲害類型多數由以上兩類因素導致。森林系統中常表現為統一樹種構成主體環境,因此當某類病蟲害產生時,該類樹種抵抗能力較為一致,能造成的危害程度便相對較大。另外,森林資源防治工作開展不夠徹底、深入時,將會給當地依靠森林產業生活的居民帶來經濟上的不穩定因素。
1.2防治較難
森林病蟲害危害性較強,種類逐年增加,主要是因為在往年進行的防治措施落實中,并未徹底解決根本性病蟲害暴發問題,部分蟲害具備抗藥性,這便給防治操作帶來較大難題。周邊群眾未明確森林保護方式,濫用化學藥劑導致森林系統內部調整能力遭到較大限制,也將加劇防治開展的阻力。
1.3蔓延較快
地球變暖導致地球上最為原始的森林生態系統生態調節能力失衡,這便給病蟲害肆虐提供了初始條件。當蟲害處于適宜溫度、濕度的環境中,其繁衍速度加快,進而引發病蟲害擴散速度加劇。該種情況下,森林系統中的病蟲害種類增多不足為奇,害蟲抵御防治措施能力也有所增強,防治人員最頭疼的處理問題出現。
1.4范圍較廣
只要在人類生活的周邊,便會存在嚴重程度不一的環境污染情況,現階段人類為追求產業利潤,大肆、無節制地開發森林資源,這將破壞森林系統原本具備的抵御外界干擾性能。尤其當人類行為對森林系統進行直接干預時,如濫砍濫伐等,病蟲害的傳播范圍也會進一步擴張,森林資源危害情況未得到有效的防治解決,危害范圍逐步擴大。
2森林病蟲害防治方法
2.1提升管理強度
森林資源保護工作中,病蟲害防治是重要工作之一,該工作較為系統化,主要目標便是對資源進行目標管理,以此深度提升資源保護力度。防治人員為提高防治水平,需在日常管理強度上做以加強,首先在防治隊伍內部中要逐步搭建起妥善的防治體系,增強防治工作的認知強度,促進各崗位防治人員能掌握高效辦公方式,提升防治效率。其次日常巡檢工作中遇到群眾時,要確保群眾深入了解防治護林工作的意義,對群眾生活、生產有較大直接聯系,增強群眾對防治工作的支持力。由此,傳統單一防治工作開展路徑便拓展至現階段多元工作格局,獲得較高效的調控結果。
2.2生物防治辦法
對森林資源進行保護性處理,應將病蟲害常見種類加以區分,但即便做出良好的前期規劃,也并不意味著能取得絕對有效的防治成果,借助生物防治方法有一定的效果。病蟲害分布廣泛,借由病蟲天敵來對現有蟲害進行治理管控,其應用成本較低,并能取得較好的實踐效果,是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案。該方案原理是自然界固有的生物鏈原理,通過生物防治,能在無污染條件下完成科學防治,唯一應注意所選用生物不可造成新的危害,以免產生新的防治對象。
2.3規律應用藥物
首先,用藥時間應具規律性。BT 乳劑針對絕大多數的幼蟲以及病蟲具有防治效果,但藥效會隨著蟲齡的增長明顯下降。因此,在應用該藥物時,必須掌握好病蟲害的發生時間,選擇合理的時間進行噴藥。其次,用藥溫度要加以注意。高溫會明顯降低藥物的藥效,為了保證藥物藥效,盡量選擇在30 ℃以下的天氣進行噴藥,如果必須在高溫噴藥,則盡量采用從下到上的方式進行,保證藥物可以存留在植物葉片的背面,均勻周到。最后,藥物濃度指標也將影響治理效果。在綜合考慮實際情況后,根據藥劑使用說明適當稀釋藥物后使用。
2.4加強造林效率
我國現階段綠化程度增高,主要是基層林業人員積極開展造林工作的可喜結果,科學合理人工造林,能有效預防病蟲害的產生。首先,在造林項目規劃階段,結合當地種植條件、氣候、常見病種類等因素,加強選擇樹種的合理程度,避免選用易遭受病害侵害的樹種,在種植階段能有效地增強樹木的抵抗能力。其次,在造林樹木成長期間,要結合其生長條件對災害預防進行提前規劃,比如在春夏季節主要預防蚜蟲危害,冬季著重防寒工作落實。
2.5強化防治宣傳
為切實達到全民保護森林資源的防治目標,應在森林資源產業發展期間,逐步擴大關于對防治災害、保護資源的宣傳力度,以此讓全民養成愛護森林系統的良好習慣,該階段普及的防治方案應以簡單、便捷等特征為主,為群眾提供貼合實際生活中能做到、能做好的防治措施。政府部門在宣傳中起重要宣發主體作用,通過官方媒體等渠道,將先進的病蟲害防治手段進行大范圍傳播,提高群眾對森林資源產業的了解程度,避免群眾誤將損害森林的物種帶入森林系統,深度提高森林保護管理成效。
3結論
綜上,為求更高速發展,離不開資源應用路徑,森林資源的存在將進一步提升生態環境平衡能力,維持我國物種多元化程度對生態保護有著促進幫助的作用。通過提升管理強度、生物防治辦法、規律應用藥物、加強造林效率、強化防治宣傳等防治手段,森林產業管理人員能踐行實地勘察操作,戰斗在防治病蟲害一線。結合我國現有病蟲害的產生渠道、特征,防治人員能應用針對性防治技巧,由此借助最簡便的預防治理方案來加強森林資源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