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忠誼 朱成科 周春龍,3 劉小華 吳曉清 李虹,3
(1.重慶市水產技術推廣總站;2.西南大學;3.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重慶綜合試驗站;4.涪陵區水產站)
據重慶漁業統計半年報,1—6月全市水產品累計產量28.2萬噸,同比增加4.13%;養殖面積8.46萬公頃,增幅1.21%,其中池塘面積4.93萬公頃,增幅8.03%;魚苗產量118.81億尾,魚種產量5.87萬噸,增幅1.68%。
2—6月重慶31家規模養殖企業水產品上市情況。從2月份開始,重慶定點監測31家規模養殖場上市量及池邊價格。監測大宗水產品9個:青魚、草魚、鰱魚、水庫鰱魚、鳙魚、水庫鳙魚、鯉魚、鯽魚和鳊魴;監測名優水產品20個:大口鲇魚、黃顙魚、翹嘴紅鲌、烏鱧、鱖魚、鱸魚、羅非魚、中華倒刺鲃、長吻鮠、胭脂魚、巖原鯉、鮰魚、小龍蝦、鮭鱒魚、鱘魚、大鯢、裂腹魚、泥鰍、黃鱔、大鱗鲃。
2—6 月,31 家規模養殖企業總產量為8 253.47噸,其中大宗水產品5 657.79噸,名優水產品2 595.68噸。名優水產品月產量占大宗水產品月產量之比隨著時間的推移從1.3逐漸降到0.26,大宗水產品上市量不斷增加,名優魚產量從3月到4月明顯下降后保持平穩供應(見圖1)。

圖1 2—6月重慶31家定點規模養殖企業月上市量走勢
除重慶本地魚外,還有一部分大宗淡水產品從湖北、湖南、江蘇、貴州、江西、四川綿陽等地調入我市。外地魚一部分進入重慶井口水產批發市場,一部分直接進入區縣市場。
重慶井口水產批發市場交易情況。據重慶樂邦水產公司監測數據,2021年1—6月,該市場交易量約4.86萬噸,其中草魚1.02萬噸,鯽魚0.98萬噸,白鰱1.69萬噸,花鰱1.17萬噸。上半年外地魚占比90%,本地魚占比10%(主要來自重慶長壽湖、大洪湖等市區周邊區域)。從該市場交易量來看,月最低交易量在6 000噸左右,從今年2月開始,該市場出現價增量升的態勢(見圖2)。

圖2 2020年1月以來井口市場水產品交易量情況
從今年年初以來,大宗淡水產品產地、批發、零售及井口市場價格經常出現環比連續漲升、同比大幅陡升的態勢(見圖3)。

圖3 自2020 年1 月以來重慶大宗淡水產品幾個類型價格走勢圖
1—6月份,全國、湖北及重慶監測的各類型大宗淡水產品價格環比穩中有漲,同比全線上漲(見表1)。

表1 1—6月份重慶、湖北及全國監測綜合平均價格 單位:元/千克
31 家規模養殖企業大宗水產品池邊價與前述重慶大宗水產品產地價格一致。其中名優水產品的價格基本保持漲跌互現態勢,波動幅度明顯。2—6月走勢如下(見表2)。

表2 2—6月31家規模養殖企業名特水產品產地價格情況 單位:元/千克
水產品供不應求,導致大宗淡水產品價格上漲。
大宗淡水產品產量下降是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
一是因為受環保政策影響,養殖規模下降,總的產量下降;二是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氣候及暴雨洪災等因素影響,導致主產區大宗淡水產品產量減少;三是淡水魚價長期低位運行,養殖效益不佳,生產者積極性受到影響,投苗量減少,單產下降;四是長江流域禁捕,市場供應量減少;五是魚飼料價格上漲,養殖成本上升,推動魚價上漲。以上原因導致大宗淡水產品供求失衡,商品魚庫存大幅下降,大宗淡
7 月份氣溫水溫明顯上升,水產養殖進入生長旺季。由于高溫天氣市外魚長途運輸成本增加,外地魚供應量減少,盡管逐漸有少部分新魚開始上市,但不足以拉低市價,魚價繼續保持堅挺。加上由于飼料上漲和養殖尾水治理等導致養殖成本上升,水產品品質進一步提升,7月大宗淡水魚價繼續保持小幅波動的高位運行態勢,9 月份新魚上市后價格環比或將回落。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