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淳瑋,梁喜,劉俊,王麗春
(無錫市婦幼保健院功能科,江蘇 無錫 214000)
近年來,新生兒順產率有明顯提高,但隨著高齡孕產婦及其他環境因素的影響,新生兒先天性順產缺陷的發生率也逐年增加,順產缺陷嚴重影響家庭的生活幸福感,因此,胎兒時期的早期產前超聲篩查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1]。NT是指孕11~13+6周,胎兒頭臀長45~84 mm 時,超聲引導下胎兒在正中矢狀面頸椎水平上皮膚與皮下軟組織間的無回聲[2],目前NT檢查因具有無創性、操作簡便等優點在早期產前篩查中廣泛應用。本研究選取于本院進行NT產前超聲檢查提示NT增厚的156名孕婦作為研究對象,分析NT增厚與胎兒先天性發育異常的相關性,旨在為臨床的早期診斷提供相關參考依據,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9 年1—12 月于本院NT 產前超聲檢查提示NT增厚的156名孕婦的臨床資料。孕婦年齡21~38 歲,孕周11~13+6周,胎兒頭臀長45~84 mm。根據NT 值分為輕度 NT 增厚組(NT 值2.5~3 mm,n=60)和重度NT 增厚組(NT 值>3 mm,n=96)。所有孕婦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方法 采用美國GE 公司E8 彩色多普勒彩超診斷儀,探頭頻率3.0~5.0 MHz,孕婦檢查時處于平靜狀態,排空膀胱,取平臥位,在胎兒處于自然狀態時選取正中矢狀切面,在頭臀長45~84 mm 時,測量頸椎水平上皮膚與皮下軟組織間的回聲,均測量3 次并取平均值,測量值>2.5 mm診斷為NT 增厚,見圖1,并對孕婦進行隨訪,收集臨床結局資料。

圖1 彩色多普勒彩超圖Figure 1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1.3 觀察指標 分析NT 增厚程度與胎兒先天性異常的發生情況及臨床結局的關系。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資料比較 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資料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1 兩組臨床資料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組別輕度NE增厚組重度NT增厚組t值P值孕周(周)12.52±0.55 12.61±0.61 0.930 0.354例數60 96年齡(歲)26.98±3.12 27.21±3.25 0.437 0.663
2.2 兩組超聲診斷情況及臨床結局比較 輕度NE增厚組胎兒先天性異常24 例,發生率為36.6%,最終引產18 例,順產42 例;重度NT 增厚組胎兒先天性異常46 例,發生率為47.9%,最終引產45例,順產51例,輕度NE增厚組引產率明顯低于重度NT 增厚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3。

表2 兩組超聲診斷情況超聲診斷情況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ultrasonic diagnosi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T增厚指在排除臍帶繞頸的狀態下多次測量的平均值超過第95百分位數[3]。在正常的胚胎發育過程中,頸部淋巴管和頸靜脈竇在孕14 周左右相通,此時胎兒淋巴系統完全發育,在頸部淋巴管和頸靜脈竇相通前,由于淋巴回流障礙而導致淋巴液在胎兒頸后積聚,形成胎兒頸后透明層,隨著頸部淋巴管和頸靜脈竇的相通,頸項透明層一般在14 周左右消失[4]。有研究[5]表明,NT增厚提示胎兒先天性發育異常及染色體畸形的風險高于NT正常胎兒。
本研究結果顯示,輕度NE 增厚組胎兒先天性異常24例,發生率為36.6%,最終引產18 例,順產42 例;重度NT 增厚組胎兒先天性異常46 例,發生率為47.9%,最終引產45例,順產51 例,提示早孕期進行NT 檢查可作為早期胎兒先天性發育異常的重要指標[6],胎兒NT 增厚提示胎兒先天性發育異常的風險性及嚴重程度明顯提升,且NT檢查由于具有無創性,相比羊水穿刺更易被孕婦接受,因此,NT 檢查廣泛應用于胎兒早期篩查中[7]。有文獻[8-10]指出NT 值越厚,發生先天性異常的風險性也相應增高,與本研究結果一致。

表3 兩組臨床結局比較[n(%)]Table 3 Comparison of clinical outcom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綜上所述,NT 檢查在產期早期篩查中具有重要價值,NT 增厚提示胎兒發生先天性異常的風險增加,同時,NT 增厚的程度與胎兒先天性發育異常的嚴重程度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對于NT增厚的胎兒應進行密切隨訪,以降低新生兒缺陷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