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繼超
(遼寧省朝陽市北票市中醫院內鏡室,遼寧 朝陽 122100)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為臨床發病率較高的一種疾病,發病原因可能與胃十二指腸功能異常、抗反流功能下降、食管清除能力下降等密切相關,主要臨床癥狀為反酸、胸骨后灼痛、胃灼熱等,嚴重影響患者生命安全[1-2]。現臨床多采用藥物治療RE,莫沙必利作為一種消化道促動力劑,已被臨床廣泛用于治療該病,但其單獨治療效果欠佳[3]。因此,臨床常將其與質子泵抑制劑聯合治療RE患者。奧美拉唑與雷貝拉唑均為臨床常見的質子泵抑制劑,治療該病可有效減輕患者臨床癥狀,抑制胃酸分泌[4]。但鮮有關于莫沙必利分別聯合奧美拉唑與雷貝拉唑治療RE的臨床效果報道。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莫沙必利分別聯合奧美拉唑與雷貝拉唑治療RE對食管運動功能與胃腸激素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 年2 月至2019 年11 月本院收治的80 例RE 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A 組和B 組,每組40例。A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44~75歲,平均(53.89±4.15)歲;病程8個月~3年,平均(1.69±0.54)年;RE分級:A級7例,B級13例,C級14例,D級6例;體重指數18~24 kg/m2,平均(21.36±1.08)kg/m2。B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43~74歲,平均(53.69±4.06)歲;病程9 個月~3 年,平均(1.72±0.49)年;RE分級:A級8例,B級12例,C級15例,D級5例;體重指數17~25 kg/m2,平均(21.53±1.14)kg/m2。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經實驗室檢查、臨床癥狀、胃鏡檢查等確診者;近1周未接受其他治療者;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者。排除標準:肝功能受損;重度腎功能不全者;伴有糖尿病、高血壓病史;伴有上消化道出血;有本研究藥物過敏史;合并惡性腫瘤。
1.3 方法 A組給予莫沙必利(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317,規格:5 mg×24片)聯合奧美拉唑(石藥集團歐意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13101,規格:20 mg×21粒)口服治療,莫沙必利每次5 mg,每天3 次;奧美拉唑每次20 mg,每天1 次。B 組給予莫沙必利聯合雷貝拉唑(晉城海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61115、20180814,規格:20 mg×7片)口服治療,莫沙必利用法用量同A組;雷貝拉唑每次20 mg,每天1次。兩組均連續治療8周。
1.4 觀察指標 ①食管運動功能:治療前與治療8 周后,采用美國Medtronic公司生產的胃腸道動力儀檢測兩組食管蠕動壓力,并囑患者檢查前6 h禁食,壓力越高表明食管運動功能越好。②胃腸激素:治療前與治療8周后,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3 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層清液待檢,使用日立7600型全自動化生化分析儀及其配套試劑盒,采用放射免疫法檢測兩組胃動素(MTL)、胃泌素(GAS)水平。③不良反應,包括口干、腹痛、惡心、頭暈、皮疹。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食管運動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食管蠕動壓力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8 周后,兩組食管蠕動壓力高于治療前,且B 組高于A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食管運動功能比較(,mmHg)

表1 兩組食管運動功能比較(,mmHg)
組別A組(n=40)B組(n=40)t值P值治療前6.29±1.85 6.35±2.05 0.137 0.891治療后8.29±2.16 9.92±2.01 3.494 0.001 t值4.448 7.864 P值0.000 0.000
2.2 兩組胃腸激素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MTL、GAS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8周后,兩組MTL、GAS水平高于治療前,且B組高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胃腸激素水平比較(,pg/mL)

表2 兩組胃腸激素水平比較(,pg/mL)
注:MTL;動素;GAS,胃泌素。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GAS 96.34±11.86 96.58±12.01 0.090 0.929 135.62±19.61a 163.24±20.54a 6.151 0.000時間治療前治療后組別A組(n=40)B組(n=40)t值P值A組(n=40)B組(n=40)t值P值MTL 227.96±33.15 229.61±35.42 0.215 0.830 281.56±35.94a 320.57±39.61a 4.613 0.000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治療8周后,A組發生口干2 例 ,腹痛 2 例,惡心 3 例 ,頭暈 1 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00%(8/40);B 組發生口干 1 例,惡心 1 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00%(2/40)。B 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A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114,P=0.043)。
RE 為臨床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具有病程長、易反復、難治愈等特點,且其發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已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目前,臨床常采用藥物治療該病,主要通過抑制胃酸分泌,從而促進胃排空,減輕反流,改善患者病情。莫沙必利作為治療RE的常用胃動力藥物,具有促進乙酰膽堿釋放作用,從而加強胃腸蠕動,促進胃排空,同時,還可促進食管蠕動能力,并改善食管括約肌,從而避免內容物發生反流進入食管中[5]。目前,臨床為提高治療效果,在莫沙必利基礎上加用質子泵抑制劑治療。
奧美拉唑為臨床廣泛應用的質子泵抑制劑,能有效抑制細胞壁H+、k+-ATP 酶活性,進而減少胃酸分泌,修復受損消化道黏膜[6]。而雷貝拉唑屬于一種新型質子泵抑制劑,是奧美拉唑的左旋異構體。有研究[7]證實,雷貝拉唑在抑制細胞壁H+、k+-ATP 酶活性方面效果比奧美拉唑起效更快、更持久。激素屬于一種調節物質,在人體內廣泛分布,能改善內分泌狀態與胃腸道運動情況,進而改善RE患者胃腸激素水平,對控制病情發展具有重要作用。GSA 與MTL 均為臨床常見的胃腸激素指標,其中GAS 可起到增加消化液分泌作用,同時,可刺激胃蛋白酶原分泌;MTL水平可間接反映RE患者胃腸運動、食道下括約肌等功能[8]。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8周后,兩組食管蠕動壓力、MTL、GAS水平均高于治療前,且B 組高于A 組(P<0.05)。提示莫沙必利聯合雷貝拉唑治療RE患者在提高食管運動功能、調節胃腸激素水平方面效果顯著優于莫沙必利聯合奧美拉唑方案。分析原因為,相比奧美拉唑,雷貝拉唑生物利用度更高,前者解離常數(pKa)為4.0,后者pKa約為5.0,而較高的pKa值能表明該藥物在血液中分解能力更強,即血液中含有的藥物成分更多,因此,抑制質子泵更快、更持久,同時,由于雷貝拉唑在體內活化所需PH值范圍大于奧美拉唑,因此,其抑制細胞壁H+、k+-ATP酶活性速度更快,且其在抑制H+、k+-ATP酶作用具有可逆性,有助于恢復正常酸分泌,因此,可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9-10]。此外,本研究結果還顯示,治療8周后,B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A組(P<0.05)。表明雷貝拉唑用藥安全性優于奧美拉唑,分析原因為,雷貝拉唑用藥后短時間內能排出體外,利于減輕不良反應,具有較高安全性。
綜上所述,采用莫沙必利聯合雷貝拉唑治療RE 效果顯著,不僅能提高食管運動功能,還可有效調節GAS、MTL 水平,同時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