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杰 李慧玲 馬麗 譚克宏


4月13日,恩施市龍鳳鎮店子槽村黨員鄒興友早早來到鎮黨校教室,他格外激動和高興,在準備好的筆記本封面上寫上端正的“黨員培訓筆記”。除了支部主題黨日,這是他17年來首次參加黨校培訓。
近年來,恩施市創新探索農村黨員教育管理新路子,按照“1+16+N”的組織布局,以市委黨校為主陣地,新建16個鄉鎮黨校,在200個村居、25個產業基地和紅色教育基地設立教學點,實現農村黨員教育培訓全域覆蓋、全面提升,并豐富“云課堂”“田間課堂”等新的培訓形式,受到基層黨員的普遍歡迎。
萬名黨員就近上學
恩施境內山高路遠,在農村,像鄒興友一樣難得參加一次黨校培訓的黨員不在少數。
恩施市有農村黨員13479人,距離城區最遠的壩村進城一趟要4個小時車程。受客觀條件限制,許多基層黨員主要在村里參加支部主題黨日學習,很少有機會參加黨校組織的正式培訓。
5年時間對所有黨員輪訓一遍,是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明確的硬指標。對地域面積廣、黨員分散的恩施山區而言,全覆蓋培訓農村黨員是基層面臨的最大難題。
要破解這一難題,就必須建黨員身邊的黨校。恩施市委組織部下撥62萬元黨費專項支持16個鄉鎮黨校建設,指導各鄉鎮健全組織機構、配齊培訓設施;恩施市委黨校專門建立“鄉鎮黨校教學專題庫”和師資庫,分批次送教下鄉到鄉鎮黨校。
“黨員既要在臺下聽,還要上臺講,這樣才能取長補短、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恩施市屯堡鄉黨委組織委員羅榮輝介紹,為了增強培訓效果,屯堡鄉將每周二和周四列為黨員培訓日,周二由鄉黨委領導干部講理論、講政策,周四則是年輕黨員成長課堂。
為讓更多農村黨員學習到高質量課程,該市結合黨史學習教育,舉辦“千堂黨課進基層”活動,把黨課帶到黨員教育教學點、田間地頭等場所,采取訪談式、情景式、互動式等方式,提升黨員干部的參與感和融入感。
截至目前,恩施市16個鄉鎮黨校共組織黨員培訓88期,近萬名黨員參加了黨校學習。
“線上+線下”學習不斷電
參訓學員線下“點單”,專業部門線上“接單”。近期,恩施市黨務干部線上專題培訓火爆開班,原計劃100人的“云課堂”,不到2小時在線培訓人數突破700人。
通過視頻面對面交流溝通、點對點答疑解惑,訂單式“云課堂”打破了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讓學習更輕松,氛圍更濃厚,學習效果大大提升。
恩施市結合疫情實際,創新采用網絡“云課堂”形式,將部分黨員教育課程從線下搬到線上,并將培訓終端直接鏈接到黨員的個人手機,實現“手機一點,黨員上課”的即時學習。
在鄉村振興“云課堂”上,來自武漢大學、湖北大學的10名專家學者與123名鄉村干部圍繞鄉村振興項目落地、生態農業產業融合發展、農產品品牌營銷策略,開展10場教學互動,專家支招出點子140余個,為鄉村振興項目提出50多條建議。
為了保證學習質量,恩施市級領導走進“云課堂”,為基層黨員干部進行脫貧攻堅、基層黨建、基層治理等方面的培訓輔導,恩施市委組織部不定期抽查檢查黨員學習情況,并組織測試檢驗學習效果。
“先烈們不畏艱難、不怕犧牲、甘于奉獻的革命精神讓我深受鼓舞。”5月8日,新塘鄉保水溪村帶領黨員瞻仰木栗園紅軍紀念碑,重溫歷史、感悟初心,黨員們被先烈的英勇事跡深深觸動。
為創新載體、講出特色,恩施市充分用好紅色教育基地,組織黨員參觀學習,并運用融媒體平臺,以靈活方式實現黨課覆蓋率和宣傳效果最大化,拍攝紅色教育微黨課,傳承紅色基因。
“借助云課堂,我們培訓的頻率更高了,基層黨員的學習機會更多了。”恩施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培訓前會廣泛征集培訓對象的意見建議,了解工作中的難點、堵點問題,制定培訓需求清單。再邀請全省學界、業界資深專家教授給基層干部授課,預計全年輪訓基層黨員干部1.2萬人次。
田間里的學堂
“現在種茶講究科學,自己瞎琢磨,不如跟專家在田里學技術。”在恩施市龍鳳鎮龍馬村茶葉基地,鎮委黨校兼職教師汪仕武正在講解茶葉種植和管理技術,30余名茶農中的黨員參加培訓。
“上堡扎有400多畝茶葉,近年來大概有4000萬元進了茶農的口袋。”汪仕武號召大家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周邊的其他黨員和茶農精細化管理茶園,進一步提升茶園整體水平,建設高質量茶園,提高茶葉經濟效益。
為了抓實黨員教育工作,推動經濟復蘇和脫貧攻堅,恩施市將黨員教育延伸至農業產業基地、產業園區,探索“黨校+基地”“理論+實踐”的教學模式,并根據市場、季節、技術等方面的需求,開展好技術培訓和指導,提高黨員致富帶富能力。
“在網紅經濟時代,黨員也要緊跟形勢,帶頭學會新技能,讓農產品走出大山,助力鄉村振興。”恩施市白果鄉下村壩村“一村一主播”黨員培訓示范基地正式掛牌,這是恩施市成立的首個以提升黨員網絡銷售技能為目標的培訓基地。
“五中全會講得好,農民朋友使力搞,致富不用等靠要……”在崔家壩鎮12個村的田間地頭,隨時都能聽到流動黨校“大篷車”大喇叭的聲音,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宣講黨的好政策,鼓勵村民發展致富產業,深受黨員群眾喜愛。
“黨員需要什么,我們就培訓什么。”恩施市聘請了200余名實用技術人才、致富帶頭人、鄉土人才作為實訓基地的兼職教師,帶領他們進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講授黨課,講解種植技術,分享致富經驗。
“接地氣,挺實用!”白果鄉黨委組織委員甘聲鳴說,田間教學受到農村黨員的歡迎,黨員參訓率達到95%以上。
“常態化組織黨員學習培訓,農村黨員的黨性修養不斷提升,黨員的黨性意識由淡變濃,黨員作用發揮由虛變實,黨員隊伍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恩施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任建華這樣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