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押題理由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應在繼續提高學生觀察、感受、分析、判斷能力的同時,重點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這一精神在近幾年高考作文命題中得到了廣泛落實,思辨能力的考查被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縱觀今年的高考作文題,普遍對現實生活給予了極大的關注,貼近考生的實際生活,不僅要考查寫作能力,也考查考生對人生的思考、對社會的關注,引領青年學生關注生活、關注人生、關注社會、關注成長,關注時代精神,具有積極的價值導向。
命題趨勢
1.有利益考量,也要有理想情懷。翻開歷史,越是大發展、大變動的時代,越需要有超越個人、超越利益的理想。在中國現代化的關鍵時刻,尤需在物質利益之外,多一份理想情懷。
2.有“批判精神”,也要有“建設心態”。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要栽下花草留下芬芳,種下樹木留下清涼……不僅當一個批判者,也要做一個建設者,每個人的一小步,就是時代前進的一大步。
3.要辯證地看待問題,也要有思辨意識。既要有個體意識,也要有全局觀念;既有問題意識,也要有過程意識。
押題方向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很多時候,我們都鼓勵自己說,我們要做最真實的自己。但很多時候最真實的那個自己,往往是你最放肆,也最瞧不起的那個自己。
讀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樣的理解與思考?請寫一篇文章,闡述你的觀點。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漏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審題立意:
本題屬于思辨類材料作文題,重點考查考生理解材料、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作文材料以引發考生深入思考成長中面臨的問題,來考查考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我們常說“做真實的自己”,其實是不想受外界各種規矩的限制,希望能夠無拘無束地自由生活。然而,“真實的自己”也可能是過于散漫放縱、沒有追求的頹廢狀態。二者形成的矛盾,正是考生構思立意的落腳點。實際上,題目就是要求考生勇于追尋真實的自我,同時也要不斷升華自我,綻放光彩。
參考立意:
1.真實、自由不等于放縱、無底線和墮落;
2.要追求真我,更要完善自我;
3.自律才能自由,不做連自己都瞧不起的自己;
4.追求心靈自由不等于放縱自我;
5.做真實的自己不是自我放縱,而是做有追求、有規劃的自己。
例文賞讀
完善真我,成就更好的自己
王馨鈺
在世俗的束縛下,人們渴望心靈的“自由”,追求做最真實的自己。但這個最真實的自己,真的是你最想成為的自己嗎?答案是否定的。從荀子的“性惡論”可知,真我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完美。所以完善真我,成就更好的自己,才是最佳選擇。
我們自認為的真我,像莊子那樣自由,像陶潛那樣閑適,像東坡那樣灑脫,殊不知既然真我有陽光的一面,必然也會有陰暗的一面。放肆的真我往往摻雜著自私、懶惰、狂妄……如果一味地盲目追求真我,這些人性的缺點難免會被放大,赤裸裸地暴露出來,不僅不利于個人的發展,還會危害他人的利益,甚至對社會造成惡劣影響。
與其追求這種連自己都瞧不起的真我,不如去完善真我。
大家都知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所謂“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但“知道”并沒有消除我們的拖延癥。平時我們談論未來時神采飛揚、滔滔不絕,但是一到實際工作和學習中,就會犯拖延癥,什么事都不能立刻去做且準時完成。拖延讓我們一事無成!如果你痛恨這樣的真我,那就去改變自我,成就新的真我。
網絡時代的發展,為人們提供了言論自由的新場所,但同時也誕生了一個新的群體——鍵盤俠。他們自詡為“俠”,秉持心中的“大義”去“匡扶正義”。可當他們的自由沒有了約束,真我沒有了底線,這些網絡上所謂的清道夫們,便喪失了自己的理智,他們肆意宣泄著自己的情緒,逞一時之快意,侵他人之權利,淋漓盡致地暴露出真我陰暗的一面。因此,面對真我的兩面性,我們必須擇善而從之,去完善真我,從而成就更好的自己。
由是觀之,完善真我需從自身、他人、社會三個方面出發。“吾日三省吾身”,自我反省是完善真我的第一步。我們要以客觀的角度、中立的眼光審視自己的言行舉止,積極地改正自身的缺點,從而成就更好的自己。“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唐太宗李世民成為一代賢君,少不了魏徵等人的勸諫,完善真我離不開他人這面鏡子。我們要善于聽取他人的忠言,學習他人的優點,不斷成長,從而成就更好的自己。“時勢造英雄”,中國共產黨順應時代潮流,根據我國國情,不斷改革、完善,帶領人民走向了富強。一個國家的發展尚且如此,個人完善真我,更應該順應社會發展趨勢,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約束自己的行為,從而成就更好的自己。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當個人的真我與社會的大義相沖突的時候,我們要超越真我,捍衛大義。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要心存大義,完善真我,做一個自信而不自大,謙卑而不驕矜,恭敬而勤勉的人。
讓我們努力完善真我,成就新的真我吧!
評析
作文觀點明確,主旨鮮明。開頭提出“完善真我,成就更好的自己,才是最佳選擇”這一觀點,接著論述“與其追求這種連自己都瞧不起的真我,不如去完善真我”,論述緊密結合現實,使得論證真實可信。“網絡時代”“他們”這些人的所作所為更使讀者認識到完善真我的重要性。作文進一步解決問題,即“需從自身、他人、社會三個方面出發”來完善真我,指出當代新青年應該怎樣做。最后一段回扣觀點,簡短有力,呼應開頭。全文語言干凈利落,圍繞觀點展開論述,采用層進式結構,說理透徹,展示出考生較強的思辨能力和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米學良/供稿】
延伸訓練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有人認為,當下時代是倉促的,所以成功要趁早;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曙光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花期。
針對以上兩種說法,學校擬舉辦一場辯題為“成功要趁早/成功不必趁早”的辯論會。請你選擇一個觀點,結合材料內容,聯系現實,寫一篇辯論詞,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審題立意:
1.選擇容易駕馭的觀點寫作。一般能作為辯題的,往往兩方面都有道理。考生不必執著于孰是孰非,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考生應該大膽選擇自己熟悉的、思考較透徹的、掌握素材較多的觀點來寫。就這則材料而言,顯然選擇后一個觀點更容易駕馭,也更具有現實意義。
2.結合材料立論。如果觀點為“成功要趁早”,一定要結合材料中所說的“當下時代是倉促的”這一時代背景。另外,無論選擇哪一種觀點,都必須觀照對方的觀點,也就是在闡述自己觀點的同時,要對另外一種觀點進行批駁。這也是作為辯論詞必須具備的要素。
3.聯系現實辯論。考生要有當下意識,在作文中不能只是列舉古代名人的事例,而要有意識地選擇一些現實生活中典型人物的事例,來作為支撐自己觀點的論據。
4.寫一篇辯論詞。文題對文體的限制嚴格,要求考生必須有身份意識、文體意識、辯論意識。注意辯論詞的格式,營造辯論情境,辯論語言應當簡短有力、嚴謹準確、合乎邏輯;論證內容要有思辨性,要有駁有立;要從多個角度去論證,講究論辯技巧,以理服人;要運用多種論證方法,增強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