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嘉瑩:蘊玉抱清輝
人物事跡
1924年,葉嘉瑩出生在北平的一個書香世家,20世紀60年代之后,葉嘉瑩先后擔任美國哈佛大學、密歇根州立大學客座教授,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她將中國的傳統文化傳播到了國外。從1979年開始,葉嘉瑩每年假期都會從加拿大回到國內,輾轉數所大學講學。2014年,她選擇定居南開,在數十年間培養了大批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人才。為了讓孩子們從小受到詩詞的熏陶、涵養心性,葉嘉瑩不顧自己年事已高,每天工作至凌晨。她嘔心瀝血寫成了19部有關詩詞的著作,成為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精華的經典之作。葉嘉瑩還在南開大學創辦“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累計捐贈3568萬元給南開大學教育基金會,用于支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
頒獎詞
桃李天下,傳承一家。你發掘詩歌的秘密,人們感發于你的傳奇。轉蓬萬里,情牽華夏,續易安燈火,得唐宋薪傳,繼靜安絕學,貫中西文脈。你是詩詞的女兒,你是風雅的先生。
素材解讀
葉嘉瑩的拳拳愛國之心讓人敬佩。幾十年來,葉嘉瑩不僅培養了大批中國傳統文化和古典文學的人才,為中國文化的傳播作出了重要貢獻。葉嘉瑩不愧為中華文化的繼承者、創新者、傳播者。
適用話題
傳統文化 家國情懷 捐資助學
毛相林:山路得康莊
人物事跡
毛相林,是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的村委會主任。下莊村地處山谷底部,四面絕壁,被稱為“天坑村”。看著這個近400人的村莊被大山阻隔,成了一個深度貧困村,毛相林做出了驚人的決定:要為下莊村修一條通往山外的路。為了動員村民,毛相林帶頭賣豬賣糧,捐出了所有積蓄。在他的帶動下,每家每戶擠出10塊錢,籌集了近4000元的啟動資金。1997年臘月初八,毛相林一聲令下,下莊人在絕壁上打響了向命運抗爭的第一炮。2004年4月,歷時7年,毛相林帶領下莊人硬是憑著決心和毅力,在陡峭的崖壁上鑿出了一條長8公里的“天路”。在毛相林的帶動和幫助下,鄉親們學會了種臍橙、種西瓜,村里還成立了專業合作社,將收獲的果實通過這條天路源源不斷運往山外,每年帶來上百萬的收入。2015年,下莊村在全縣率先實現整村脫貧;2019年,其人均年收入達到一萬兩千多元,比路通前翻了40多倍。
頒獎詞
絕壁上,打響了抗爭命運的第一炮;山坡上,種下了向往美好的第一棵苗。不信天,不認命,你這硬實的漢子,終于帶著鄉親們爬出這口井。山到高處你是峰,路的盡頭是家園。
素材解讀
毛相林43年堅守偏遠山村,堅持苦干實干,帶領村民在懸崖峭壁上鑿石修道,用汗水鋪就了一條“絕壁天路”。這是一條致富路,它幫助村民拔掉了“窮根子”,摘掉了“貧困帽”。毛相林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事跡感人肺腑,催人淚下,贏得了人們的廣泛贊譽,人們稱他為“當代愚公”。
適用話題
脫貧攻堅 實干精神 艱苦奮斗
國測一大隊:山河功業存
人物事跡
2020年5月,國測一大隊第7次測量珠峰高度。8848.86米,這最新測定的珠穆朗瑪峰高程,向世界展示了我國測繪科技的巨大成就。1975年,隊長郁期青和隊友們一起完成了珠峰重力點測量,創造了當時的世界重力測量之最。8848.13米的珠峰精確高度,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承認,然而郁期青卻因勞累過度,引發肺水腫和胸膜炎并發癥,經過20多天搶救才從昏迷中醒來。2005年,國測一大隊再次承擔了珠峰復測的任務,隊長任秀波冒著手凍僵被截肢的風險,摘下羽絨手套操作十幾分鐘,最終他和隊友們在特大暴風雪的環境中,將重力測量推進到7790米,突破了當時的重力測量世界紀錄。67年來,國測一大隊2次下南極,7次測珠峰,39次進駐內蒙古荒原,52次深入高原無人區,52次踏入沙漠腹地。
頒獎詞
60多年了,吃苦一直是傳家寶,奉獻還是家常飯。人們都在向著幸福奔跑,你們偏向艱苦挑戰。為國家苦行,為科學先行,穿山跨海,經天緯地,你們的身影,是插在大地上的獵獵風旗。
素材解讀
國測一大隊自建隊以來,用雙腳丈量祖國大地,用血汗乃至生命繪出祖國的壯美藍圖,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奉獻之歌。國測一大隊的歷史,就是一部挑戰生命極限的英雄史,他們勇闖生命禁區,克服艱難險阻,成功實現了中國人對珠峰高度的首次精確測量。國測一大隊勇攀高峰的崇高精神將激勵后人奮勇前行。
適用話題
克服困難 勇攀高峰 薪火相傳
汪勇:芳草遞春風
人物事跡
疫情來襲,快遞員汪勇自發搭建起了一條醫護人員的后勤保障線:做志愿者主動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成立30人的志愿者車隊,解決醫護人員出行難題;辦“志愿者餐廳”,解決醫護人員吃飯問題。疫情期間,汪勇用行動帶動了越來越多的人,成了醫護人員的“后勤大管家”。“始終設身處地地為醫護人員著想,如果我是他們,我會需要什么,我可能需要什么。”汪勇說,他和隊員就是這樣圍繞醫護人員的需求不停地思考,不停地搜集物資。大災大難面前,我們都是平凡人,但總要有人站出來,勇敢擔起責任,做一個“平凡英雄”。汪勇的義舉感動了許多人,他被譽為“生命擺渡人”。
頒獎詞
沒有人能百毒不侵,熱血可以融化恐懼;沒有人是生來的勇者,責任催促你重裝上陣。八方統籌,百般服務。你以凡人之力,書寫一段傳奇。
素材解讀
汪勇作為一個普通快遞員,在面對洶涌而來的疫情時,毫不畏懼,自發組織志愿者為醫護人員服務。在這場疫情面前,我們見證了一個平凡的快遞員強大的正能量!汪勇及志愿者的行動感動了無數人。人間自有真情在,大災面前見世風。中國人民守望相助,眾志成城,任何困難都壓不倒偉大的中國。
適用話題
樂于奉獻 守望相助 平凡中的偉大
謝軍:北斗燦繁星
人物事跡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號最后一顆組網衛星順利升空,北斗全球組網就此完成。中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后,世界上第三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2006年,由于進口原子鐘無法按時到貨,剛剛起步不久的北斗二號差點夭折。謝軍帶領國內數家科研院所同時行動,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里,實現了技術突破并成功生產出中國自己的星載銣原子鐘。在整個研制過程中,謝軍經常幾天幾夜不眠不休,曾三次暈倒在衛星發射現場。2009年北斗三號衛星開始布局,十多年的時間,謝軍帶領團隊與全國400多家科研院所、30多萬名科研人員一起,一路披荊斬棘,北斗終于爆發出磅礴的力量。從2017年11月開始,中國在32個月內發射了30顆北斗三號組網衛星和2顆北斗二號備份星,全部順利組網,創造了100%成功率的新紀錄,為中國又添一件大國重器。
頒獎詞
滴答,滴答,中國在等待你的回答。你的夜晚更長,你的星星更多,你把時間無限細分,你讓速度不斷壓縮。三年一騰飛,十年一跨越,當第五十五顆吉星升上太空,北斗照亮中國人的夢。
素材解讀
中國北斗人在26年的時間里,實現了衛星導航領域的驚人飛躍,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北斗三號衛星研制過程中,謝軍團隊篳路藍縷,勇于創新,創造了航天發射史的新紀錄。謝軍用成功報效祖國,用卓越鑄就輝煌。
適用話題
勇于創新 使命擔當 民族復興 追逐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