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建新 (安徽省路橋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安徽 合肥 230031)
隨著我國公路建設事業的快速發展,橋梁建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相比傳統的鋼筋混凝土橋梁,鋼結構橋梁具有自重輕、性能穩定、易于工廠化制造、可進行裝配化施工等優點,從橋梁全生命周期看,鋼結構橋梁所具有的經濟性和耐久性優勢更為突出,并隨著橋梁跨徑的增大更為顯著。近幾年來,基于以上優點,鋼結構橋梁在國內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然而,省內關于上跨高速公路的鋼結構系桿拱橋施工工藝卻鮮有涉及,特別是在不影響通車或降低行車影響的特定工況下,這對現場施工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以實際工程為依托,詳細介紹其施工全過程,并通過重點工序的優化、控制,進而保證施工質量。
S316巢廬路鋼箱梁橋位于G3京臺高速廬江南出入口與廬城外環南路交口,設計采用1-69m自平衡體系下承式鋼箱系桿拱橋上跨G3合銅高速,橋梁全長為84.52m,全寬為46.56m。鋼拱肋采用2片啞鈴型鋼管拱肋,拱肋鋼管及綴板間澆筑C50微膨脹混凝土;吊桿全橋共設36根,分三列均布,索體采用GJ-19(中拱)、GJ-12(邊拱)兩種規格的整束擠壓鋼絞線,吊桿間距為5.0m。

圖1 鋼箱梁橋上部結構示意圖
本工程采用的施工工藝流程圖,如圖2所示。

圖2 施工工藝流程圖
2.2.1 施工方法的選取
由于跨高速施工的限制,根據施工工序順序的不同,主要包括“梁拱同步”和“先梁后拱”的施工方法。在本工程中考慮施工過程的安全性以及穩定性,采用了“先梁后拱法”的施工方法。
2.2.2 鋼結構節段的劃分
考慮到先后施工高速內外構件、運輸及安裝的需要,把單個主梁構件劃分為4段;同時考慮到拱肋合龍的需要,把單個拱肋構件劃分為6段。
考慮到運輸及安裝的方便性及經濟性,工廠施工前應根據設計圖紙構件尺寸、材料用量,合理劃分構件節段,細化構件施工圖、廠內加工圖、現場拼裝圖等。工廠加工構件時,應嚴格按照設計圖紙,確保構件精度。
構件運輸前,應按照構件類型及安裝部位,在醒目處進行編號,以便安裝時查找。構件的運輸及堆放中應放置墊木以防止構件產生局部變形。
跨高速施工臨時支撐采用少支點支架法,高速外支架采用5×690mm鋼管柱;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帶處支架采用10×1000mm鋼管柱。鋼箱梁支架底部在反挖80cm后均采用40×80cm的C30條形基礎硬化;拱肋支架底部采用6塊角鋼與鋼箱梁焊接固定。高速外鋼箱梁鋼管柱間采用多根2HN500×200H型鋼作橫撐以及斜撐連接,鋼管柱上接2HN300×150H型鋼分配梁。拱肋鋼管柱上接弧形月牙板,其曲率與拱肋底部曲率一致(見圖3)。

圖3 支架搭設立體示意圖
支架安裝完畢,鋼結構安裝之前,對埋置于土基的高速外支架靜置48h后,再放置構件持荷預壓24h,從而消除支架的非彈性形變。
鋼結構安裝順序如下:端橫梁安裝→高速外主縱梁安裝→高速外橫梁、小縱梁安裝→高速內半幅主縱梁安裝→高速內半幅橫梁、小縱梁安裝→主縱梁合龍→高速內半幅橫梁、小縱梁安裝→高速外鋼拱肋安裝→高速內鋼拱肋安裝→鋼拱肋合龍。
2.5.1 吊車選用
鋼結構安裝中根據構件大小選用50t吊車、130t吊車、300t吊車。其中130t吊車負責主縱梁、橫梁以及高速外拱肋構件等一般長、重構件的吊裝;50t吊車負責小縱梁、懸挑梁、嵌補板/管等小型零散構件的吊裝;300t吊車負責高速內鋼拱肋、風撐等跨中、高處構件的吊裝。
2.5.2 鋼結構安裝
鋼結構安裝采用立拼的方式,起吊時先將構件吊離地面50cm左右,進行試吊,一切正常后徐徐升鉤。首先緩緩將構件吊至臨時支架頂部高程50cm左右,吊車待機維持構件平衡;再通過手拉葫蘆調整構件水平偏差,吊車緩慢平穩下鉤至設計位置;最后,通過安裝砂筒來調整高程。
拱肋混凝土灌注采用C50無收縮混凝土。在橋梁兩側拱腳處各設置1臺輸送泵,輸送泵內混凝土采用汽車混凝土罐車供應。混凝土頂升前在每節拱肋的上、下弦管頂面、腹板L/4、L/2處開排氣孔,將拱肋內空氣及時排出。在混凝土壓注前,在進料短管上設置防回流閥,并對短管與弦管接口的焊縫作加勁處理。拱肋混凝土灌注分3次完成:對稱灌注下弦管→對稱灌注上弦管→對稱灌注綴板腹腔。
吊桿張拉采用穿心式千斤頂,系梁頂為銷接固定端,拱肋頂為張拉端。吊桿張拉采用由中拱到邊拱,三拱同步張拉,每個拱肋由中到邊對稱均勻的方式進行張拉。張拉采用3臺穿心式液壓千斤頂分三個階段(10%、90%、100%)進行張拉。張拉過程中分級記錄油表讀數、索力及伸長量,同時觀察油壓表讀數以及傳感器讀數,使兩者基本保持一致。張拉完成后及時擰緊吊桿螺母進行固定,然后拆除張拉桿、千斤頂及撐腳。
支架拆除應遵循“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則,支架拆除應在吊桿力達到設計的90%后進行。先拆除兩側拱肋支架,再拆除跨中拱肋支架,待整體穩定后,并按照拆除拱肋支架的順序,依次拆除鋼箱梁支架。
鋼結構(尤其是鋼拱肋構件)在出廠前應進行試拼,結合設計圖紙校核尺寸,避免構件出現軸線偏位(吊桿安裝管道與吊耳)、局部變形(拱圈連接處尺寸變形)與構件錯位等問題。現場安裝前,認真復測橋臺高程、支座坐標以及支架標高,并明確各節段安裝時的校核基準點。其中端橫梁構件位于橋臺支座上方,因此作為鋼結構整體高程、橫縱坡、預拱度初始控制點,在其與連接構件安裝時應在其連接方向預留50~100mm的余量以便現場局部調節。各構件安裝前后進行高程坐標(同一構件至少選取3個點)的測量校核(拱肋構件應預留測量點位),并在支架拆除后定期進行監控觀測。
認真核對鋼拱肋圖紙,混凝土灌注前,應先泵送高等級砂漿濕潤泵管及壓漿管,當排漿孔有漿液排出時,應放慢泵送速度,每泵一下需停一下,人工配合用竹竿等在排漿孔抽插,使多余的氣體和漿液排出,直到干凈混凝土(排氣管內流出的混凝土濃度與泵送混凝土濃度相同)溢出為止,然后穩壓3min,并關閉防回流截止閥。泵送過程中,可用敲擊法判斷管內混凝土填充情況,如有空隙,應及時用管外加振方法解決;對不密實的部位,采用鉆孔壓漿法壓注與混凝土等強度的無收縮水泥漿進行補強,然后將鉆孔補焊封閉。
通過廬江S316巢廬路上跨G3高速鋼結構系桿拱橋工程,本文總結了此類工程中應該主要的施工要點,并得到如下結論:
①在施工準備階段,應結合施工現場,對設計圖紙進行優化,嚴格按照構件尺寸加工,并合理對構件進行節段劃分,避免加工、運輸過程中對構件精度的影響;
②在施工過程中,重點是對鋼結構安裝精度進行控制,通過建立獨立坐標控制網加強測量精準度,對縱向各主要構件安裝前后反復進行坐標、高程的測量校核,可有效消除或控制構件合龍時的誤差;
③鋼結構橋梁要達到優質優良工程這一要求,要從施工準備階段開始重視,必須強化現場施工管理,不斷優化施工方法,加強施工過程質量控制,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從而使結構功能與社會效益得到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