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蚊蟲叮咬指數
摘 要:2021年7月16日,北京市疾控中心聯合氣象服務中心發布北京蚊蟲叮咬指數。這是北京首次發布“蚊蟲叮咬指數”,分五個等級預報,并提出相應防護措施。當風險等級在3至5級時,人在室外活動,可根據情況選擇穿長衣長褲。該指數發布范圍為北京16個區,發布時段為每年的6月1日到9月30日。
據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消毒與有害生物防制所副所長張勇介紹,蚊蟲密度與氣溫、濕度、降雨量、風速、積溫、溫雨指數等氣象因素密切相關。哪里水多,哪里就蚊子多;哪里植被茂盛,哪里就蚊子多。將這些氣象因素加進去之后才能更好地預測蚊蟲孳生。再加上監測點的實際監測數據,利用十余年蚊蟲監測與氣象觀測數據為訓練樣本,通過多種機器學習方法來對比蚊蟲密度的預測效果,基于建立的五種算法模型的平均結果進行預測。從而能像天氣預報中的穿衣指數、洗車指數一樣,將蚊蟲叮咬風險也及時給市民做出預報。
根據多年的監測數據顯示,北京的蚊子從5月下旬陸續開始出現,隨著溫度的增高,蚊子的密度也在增加,基本在7月下旬、8月上旬達到最高值,9月下旬蚊子在外環境基本消失。所以,我們選擇了蚊蟲活動的高峰時間來發布,這樣市民的關注度比較高,指導意義也更大。
發布“蚊蟲叮咬指數”,不是天氣預報“出圈”
實際上,“蚊蟲叮咬指數”也可視為“天氣預報”的延伸,因為蚊蟲的活躍度與“天氣”密切相關。而且,天氣預報本身不僅是氣象服務,更是一種生活服務,事關所有人。因此,北京氣象服務增加“蚊蟲叮咬指數”,并非天氣預報“出圈兒”關心起了“蚊蟲叮咬”,而是隨著時代發展、科技進步,生活質量提高后,生活服務內容也隨之擴大的必然。
現如今,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活動半徑也越來越大,不僅要上班、上學、居家,還要經常出行、旅游、休閑等。能否高質量完成這些活動,取決于“地利人和”,也還要依靠“天時”。因此,才有了飛絮指數、花粉指數、汽車尾氣指數等針對性預報,而今又增加了一個“蚊蟲叮咬指數”。這也表明,預報手段越來越先進,采集信息越來越廣泛和全面,我們的信息服務涵蓋了更多與老百姓日常生活相關的內容,更具人性化。
發布“蚊蟲叮咬指數”契合民眾“現實需求”
關于蚊蟲的預防,此前江蘇推出了“全國蚊子出沒預報”,廣東出爐了“蚊子地圖”。此次,北京也適時發布了“蚊蟲叮咬指數”。這說明,“蚊蟲災害”已越來越引發民眾的高度關注,而發布“蚊子出沒預報”“蚊子地圖”“蚊蟲叮咬指數”,這顯然契合了廣大民眾的現實需求。
據已有研究發現,一只蚊子至少攜帶300多種病菌,通過叮咬人類,可以傳播包括登革熱、瘧疾、黃熱病、絲蟲病、腦炎等在內的80多種疾病??梢哉f,“蚊蟲災害”不容小覷,更不容忽視。
由此可見,發布“蚊蟲叮咬指數”很有必要。一方面,有利于人們根據預報指數的級別來做好防護措施,更主要的是預防疾病的傳播、擴散和蔓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民眾生活質量,提升民眾健康水平,增強民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可見,“蚊蟲叮咬指數”也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民生幸福指數”。
“蚊蟲叮咬指數”讓氣象服務更加人性化
“蚊蟲叮咬指數”的發布,對于“天氣預報”氣象服務來說,顯得更加精細化和專業化。此次北京氣象服務增加“蚊蟲叮咬指數”,可謂“天氣預報”成功實現“破壁”和“出圈”,將“蚊蟲叮咬指數”作為“生活指數”發布,也是其生活服務內容的擴大。
同時,“蚊蟲叮咬指數”的發布,也使得氣象服務更加具有人性化。隨著人們的生活質量和消費水平逐漸提高,活動范圍也逐漸擴大,此次北京氣象發布“蚊蟲叮咬指數”不僅有助于向人們普及蚊蟲知識,還有助于幫助人們高質量地進行生產生活活動,可謂惠民、利民且極具人性化。
此外,此次北京氣象發布“蚊蟲叮咬指數”,也是時代發展、科技進步的體現。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是因為科技的發展才使得“天氣預報”的生活服務內容更加多元化、親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