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菁菁
6月16日,由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主辦的“偉大征程時代畫卷——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美術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隆重揭開帷幕。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用堅實步伐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恢弘壯闊圖卷在此徐徐展開。
據介紹,該展覽緊密圍繞建黨百年主題,420余件展品匯聚了中國美術館及相關美術機構、文博機構收藏的經典美術作品和近年來創作的優秀黨史題材與現實題材作品,涵蓋國畫、油畫、版畫、雕塑等多個藝術門類,當中既有各個時期的名家大師巨制,也包括優秀中青年美術家的新近佳作。
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如此重磅的展覽一經亮相,便掀起了不小的觀展熱潮。為了讓觀眾更好地了解展覽,感受紅色題材不凡的魅力,開幕之際,本刊記者特地采訪了中國美術館館長、著名雕塑家吳為山。藝術家筆下的高度、厚度與情感,隨著他的講述逐步深入人心,進而延伸出對明天更加嶄新的期待。
吳為山:這個大展是通過美術來表現中國共產黨百年偉大的征程,以及同時展開的時代畫卷,所以主題叫“偉大征程時代畫卷”。中國共產黨的黨史是非常輝煌的,百年當中涌現出了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用美術的手法來表現,題材和作品必然是十分豐富的。
此次展出的420余件作品,是中國美術館從館藏的近13萬件作品中,經過數輪遴選而最終確定的,又借調了全國各大美術館、博物館館藏的經典名作,它們中有不少是中小學教科書里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可謂現代美術史上“經典中的經典”。
吳為山:展覽分為四個篇章,以“開辟新天地”,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為開端,歷經“建設新中國”“邁步新時期”,到“奮進新時代”,即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的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這四個篇章共同組成了波瀾壯闊的畫面,承載了中國共產黨百年以來帶領全體中華兒女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每一個重要關鍵點。所以,這是一個以美鑄輝煌歷史的展覽。
為了給予觀眾更好的觀展體現,此次我們充分運用先進展覽方式和傳播方法,例如同步推出手機端線上展覽,并且特別邀請了著名演員和播音員講解名作,力求增強紅色美術作品對大眾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吳為山:這件作品起源于2015年恩格斯誕辰195周年之際,我為中央編譯局所創作的大型雕塑《偉大的導師》。這些年,我創作了不少馬克思、恩格斯的雕像,它們都在不同的重要場所發揮著以形象來贊美、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作用。而藝術的表現手法,也體現出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此次展出的這件雕塑,大家可以看到馬克思坐在那里,這張椅子是我到德國馬克思故居去研究、參照創作的。恩格斯站在他身邊,充分體現了對馬克思的尊重。這組雕塑有一種三角形的穩衡感,預示著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的堅實、雄厚與博大;馬克思兩眼炯炯有神,恩格斯意氣風發,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勇往直前的精神狀態飽滿充盈。
雕塑藝術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穩衡感、凝固性與豐碑感,特別是創作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形象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主題作品代表的藝術語言也是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強調。我們不能忘記,中國共產黨最重要的就是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實事求是,與中國社會實際相結合,所以才有了今天中國共產黨能夠帶領全體中華兒女走向世界的中心。我認為雕塑是有溫度的,這件作品的溫度就是中國人民對馬克思、恩格斯的崇敬感恩,是我們的信仰。
大家可以從此次大展中,了解到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所取得的一個又一個重大成就。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舉國上下乘風破浪、同頻共振,生態建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文化自信、文化強國等一系列大略方針,使中國人民獲得了巨大的自信。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基礎之上,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我們不斷地向前奮進……毫無疑問,馬克思、恩格斯是我們永遠仰慕的豐碑,是不可忘記的初心。
吳為山:在中國美術館這樣一個國家級的美術殿堂,我們把全部展廳以及室外所有的空間都用于這個展覽,說明我們的初心是不忘感恩黨,也不忘服務于人民。這種初心的反饋,就是要讓人民群眾感受到美,感受到美術家們如何用美來表現黨的光輝歷程。更重要的是,今年也是全國學習黨史的一年。所以,我們希望普通百姓,包括老人與兒童,都能夠在簡明扼要、一目了然的“讀得懂”的圖像里,在美的氛圍中,感受到黨前進的步伐。
吳為山:每個時代都有著它的創造。百年以來,中國美術的創造是伴隨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兒女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這樣一個歷程的,這個歷程是以美鑄史的創造,更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上,既獨特、鮮明又光輝燦爛的創造。這種創造表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它兼容并包,中西合璧,自強不息,體現了中國精神的實質,因此,它是永載史冊的。
百年美術的創作既是豐碑,也是新的起點,為我們再出發與再邁進奠定了很好的基礎。我們堅信,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偉大的黨和祖國將更加輝煌!我們的美術創作也將永不停歇地反映和表現這一個個輝煌。黨和人民造就藝術家,注定了藝術家要為時代立碑,為人民畫像,為偉大的黨而歌頌。
(注:本文現場觀展圖片由王曉溪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