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峰
在寒冷的北極以及北大西洋的深海之中,生活著一種緩慢游動的鯊魚。在相對較大的鼻孔的襯托下,這種鯊魚的腦袋顯得很小。這種鯊魚的游泳速度非常慢,大約為1.6千米/時。而一個普通成年人步行的速度,通常為5千米/時。換句話說,如果我們遇到這種鯊魚,可以慢慢地從它眼前走過,而不用擔心它會追上來。因為這種鯊魚的移動速度很慢,看起來就像睡著了一樣,所以它有一個有趣的名字——小頭睡鯊。
小頭睡鯊屬于軟骨魚綱,角鯊目,睡鯊屬。小頭睡鯊是一種大型鯊魚,體長為4~7米,體重為700~1000千克。它常年生活在海平面下500米到1200米處,在-1℃至-12℃的低水溫環境中,它的新陳代謝也因此變得極為緩慢,就連“長個子”這種大事也顯得“不慌不忙”。
1936年,人類曾在格陵蘭島的海岸線成功追蹤到一頭小頭睡鯊。16年后,當人們再次與之相遇,科學家驚訝地發現,這頭小頭睡鯊生長得十分緩慢。此后多年,經過更多的研究,人們發現,小頭睡鯊每年大約只長0.5至1厘米。
人們通常認為龜是最長壽的動物,可事實上,小頭睡鯊才是目前已知的脊椎動物中壽命最長的。
事實上,想要準確地計算一頭小頭睡鯊的年齡并不容易:通常情況下,科學家會使用動物的鈣化組織來估算動物的年齡。但是對于小頭睡鯊來說,一方面它的這種鈣化組織特別稀有,另一方面由于它的骨頭鈣化程度低,實際測量中操作的可行性并不高。
2016年,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和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聯手,創新性地將考古學中常用的放射性碳定年法借用了過來,以鯊魚眼部的晶狀體作為測試對象,代替骨頭用來探測其組織中的碳同位素含量。通過對28頭雌性小頭睡鯊的分析,科學家們最終給出了272至512歲的年齡估算范圍。也就是說,僅僅是在這批小頭睡鯊中,壽命最長的鯊魚年齡就可能已經達到了512歲。
那么,為什么小頭睡鯊能活得如此之久呢?經過數十年的跟蹤調查研究,科學家們認為,心臟跳動得慢或許是小頭睡鯊“長壽”的一個關鍵因素。
據了解,小頭睡鯊的心臟最慢每分鐘只跳動5次,幾乎連正常人類心率的十五分之一都不到。正因如此,小頭睡鯊的一顆心一跳就能“跳上幾個世紀之久”。值得注意的是,靠“玩心跳”而博得“壽星”稱號的動物絕不止小頭睡鯊一種,平均壽命能達到80至90歲的藍鯨也算得上其中的一員,其心臟最慢每分鐘只跳動11次。
深海里的生物物種大部分視力較差,畢竟在水下,再好的視力也起不了作用,小頭睡鯊也不例外。而且,還有一種橈足動物會寄生在小頭睡鯊的眼部,慢慢吃掉小頭睡鯊的眼角膜,加速了小頭睡鯊的視力退化。
不過,這種寄生關系并非對小頭睡鯊有百害而無一利。寄生在小頭睡鯊眼部的橈足動物會發光,成為吸引趨光性水生生物的誘餌。小頭睡鯊靠著這種橈足動物發出的光,耐心等候獵物自己送上門來。
小頭睡鯊的食物種類很廣泛,幾乎沒有它不吃的東西。空中的海鳥、陸地上的馴鹿和北極熊,都可能成為它的“盤中餐”。為了生存,這家伙還會同類相食,從這一點來看,它的兇殘程度一點都不比大白鯊差。
但除了誤捕,小頭睡鯊很少會成為漁民的獵物,因為它的肉里含有一種有毒的物質——三甲胺氧化物。當這種有毒物質經過人的消化系統時,有毒的三甲胺會被分離出來,對食用者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影響。輕者如醉酒一樣搖搖晃晃,重者會癱倒在地無法站立。歷史上只有冰島和格陵蘭人會把它們用特殊的方式處理成無毒的干肉,做成一種傳統食物“冰島干鯊”來食用。可是,這種食物味道一般,實在無法引起普通人的食欲。
奇怪的是,小頭睡鯊同類相食的時候,一點都不在乎這種毒素,或許它們對這種毒素擁有抵抗能力吧。
關于小頭睡鯊你應該有所了解了吧,下面的問題你能回答出來嗎?
1. 小頭睡鯊屬于什么綱的動物?
A. 硬骨魚綱 B. 軟骨魚綱 C. 哺乳綱
2. 成年的小頭睡鯊體重是多少?
A. 300千克? ? B. 800千克? ? C. 1500千克
3. 小頭睡鯊的心臟最慢每分鐘跳動幾次?
A. 5次? ? B. 20次? ? C. 6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