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奪亮
摘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發展,城市功能規劃越來越復雜,人口密度越來越大,這給消防監督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挑戰。消防安全監督管理工作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其也是社會治理的重要內容。本文首先對消防監督標準化必要性進行了分析,然后針對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措施。
關鍵詞:安全管理;消防監督;標準化
當前,我國社會的各個行業和產業都在快速發展,生產規模不斷擴大,人口也越來越集中,面對這種快速而深刻的社會結構變化,傳統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和老舊的消防設備已經很難適應新時代的消防安全監督管理需求,難以有效的預防和處理火災事故,容易對人民生命安全財產造成損失,因此建立高水平的消防安全標準化體系,對已有的管理制度進行提升,對消防監督設備和技術進行優化勢在必行,標準化體系的建立對預防火災事故,維護社會和諧意義極為重大。
一、消防監督標準化必要性分析
(一)是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需求
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正處于轉型時期,在各個生產領域,都在轉變發展模式,力爭實現從高速向高質量發展的優化升級,其中安全生產管理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往很多火災的發生原因都是過分的追求企業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對于存在的安全隱患麻痹大意,甚至存在僥幸心理,最終對企業和社會造成了巨大的損失,針對日益嚴峻的安全防火形勢,消防安全監督部門和工商業企業必須深刻轉變工作思路,把安全生產作為企業發展的首要任務,建立標準化的消防監督管理體系,為我國的高質量發展做好安全保障。
(二)是實現現代化消防安全管理的需求
安全消防監督管理是社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我國社會矛盾發生變化,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不斷提升,消防安全管理任務更重,需要完成現代化升級改造才能應對日益復雜的消防安全監督需求,而標準化建設能夠根據實際進行量化指標分析,形成有力的指導規范和標準,解決區域安全監督設施投入不平衡,管理標準不統一的混亂局面,使消防安全監督體系發揮出保證人民生產安全,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功能,積極突出保障民生的基礎性作用,使消防安全監督管理能有效促進社會治理朝著更加平衡協調的方向發展,滿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體要求。
二、實現消防監督標準化的主要手段措施
(一)深入落實消防安全監督責任制
在消防監督標準化建設過程,要利用安全監督責任制來實現消防總體目標與方針,要堅持從政府領導,專業單位監管到企業負責全民參與的監督理念,政府規劃部門應該將安全消防標準化納入民生保障建設規劃中,并交由專門安全監督分管單位負責,確保消防監督體系能夠滿足日益發展的經濟社會需求。同時,要聯合公安、社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
單位進行聯合監督,認真開展消防檢查工作,確保被管理目標處于完善的監督管控中,各個單位和部門均應建設消防監督責任機制,將監督管理職責落實到具體的負責人,防止責權混亂,相互推諉的現象發生。
(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消防監督體系標準化建設要根據消防法的內容和實施要求開展,充分利用《消防法》中的實施辦法和具體要求解決消防管理中實際問題的方法。同時要根據火災的撲滅情況根據消防監督管理的需要,制定消防監督檢查和建筑工程設計、施工驗收、火災原因鑒定、消防產品監督管理部門規章制度為行政執法提供依據,加強執法的標準化管理,各部門應認真遵守消防法具體要求,依法開展消防監督,推進消防安全監督管理標準化建設工作的深入開展。
(三)隱患排查績效標準化
首先,應建立隱患排查管理制度,明確消防隱患排查范圍、目的與方法,嚴格按照預案開展火災隱患排查,建立火災隱患匯總登記臺賬,對火災隱患進行評估分類,采取綜合調查、日常檢查、專業檢查、季節性和節假日重點檢查等方式,對管理目標進行全面排查,制定檢查對象表,確保檢查表有相關負責人簽字。其次,隱患整改要嚴格按照標準進行,整改方案應嚴格按照既定制度實施,重大火災隱患應當采取臨時整改措施,制定應急預案。第三,消防績效考核應當每年對本單位消防標準化實施情況進行考核,在評價過程中,要完善評價內容,保存完整的證明材料,并不斷完善評價體系,對評價中提出的問題及時進行糾正,最后將考核過程和結果形成正式文件并上報。
(四)以信息化技術促進標準化建設
在消防安全監督管理體系中,信息化作為一種高效率的管理措施在近年來得到了大力發展和廣泛應用,因此在安全管理方面也要充分發揮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優勢,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統需要對消防安全監督管理對象的各項數據和圖像信息進行收集、傳遞、處理和存儲,為消防監督部門提供完善的數據支撐。消防安全監督管理信息化的特點是:管理信息系統利用過去的數據預測未來,利用實施數據實現預警,從數據集成統計輔助決策,利用信息過程控制監督對象行為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工具,有助于安全管理目標的實現。消防安全監督部門應該充分重視安全信息資源的開發與整合,打通從管理目標現場到政府消防安全監督管理的之間的渠道,形成完整的一體化消防安全監督管理信息化系統。其中,現場級的安全管理系統是核心部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將現場消防安全管理目標對象和已有的消防安全管理條例利用網絡系統形成標準化管理流程,并將各個部門的消防安全管理監督職能嵌入到信息化系統中,通過管理流程顯性化和數字化來促進安全管理體系標準化的實現。消防安全監督管理信息化系統主要是由管理人員、監控設備和信息網絡三個部分結合而成:人的部分包括現場消防安全管理人員和政府消防監督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監控部分包括現場傳感設備與數據采集設備、計算機硬件、軟件、服務器和移動終端設備等;信息網絡的部分監控現場就地局域網、外部互聯網絡。三部分協調運行,形成完整的物和物、人和物、人和人之間高效流暢的信息采集和通信系統,徹底打通從防火安全管理現場到政府監督部門之間的信息渠道,從而實現更加高效方便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做到實時動態化的了解和掌握監督對象的安全狀態。通過信息化管理,能夠實現消防安全管理體系和管理流程的顯性化和標準化,并突破了消防安全監督管理的時空限制,從而全面提升消防安全監督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高佩.消防監督模式的發展現狀及創新[J].消防界(電子版),2020,6(23):82+84.
[2]劉思兵.消防監督檢查的現狀及發展管窺[J].消防界(電子版),2020,6(22):90-91.
[3]盧志輝.高層建筑消防防火監督要點分析[J].房地產世界,2020(23):15-17.
河北省保定市消防救援支隊競秀區大隊 河北保定 0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