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永革
摘要:馬尾松是我國所特有的樹木品種之一,在我國較多地區均廣泛種植,是造林工程中所選擇的主要樹種。馬尾松對于周圍環境的適應性較強,所需要投入的種植成本稍低,可以在各類土壤中穩定生長,同時兼具經濟和生態效益。在馬尾松栽培管理過程中,需要結合馬尾松的生長特點、使用途徑以及特征制定合理的培育計劃,能夠有效提高馬尾松的生長質量。傳統的栽培技術和管理模式難以真正的提升馬尾松生產產量和質量,基于此,本文以廣西地區為例,對馬尾松種植技術要點以及栽培管理要點進行了分析,以期能夠為馬尾松栽培管理提供有效參考,促進當地林業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馬尾松;種植技術;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馬尾松的根系較為發達,具備枝繁葉茂的特點,并且具有較強的環境適應能力,通過種植馬尾松可以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是造林工程中經常選擇樹種之一,屬于陽性樹種。馬尾松還具備較強的抗壓能力,材質較為堅實,不容易腐朽,適合作為房屋建筑材料、家具材料,可以在多個領域進行應用。由此可見,馬尾松具有較高的綜合使用價值,需要做好馬尾松栽培管理工作,才能夠為馬尾松的生長發育提供重要的環境基礎。作為馬尾松的培育人員以及管理人員,應當正確認識馬尾松的生長特點,結合其生長習性,落實育苗技術要點以及栽培管理要點,提高馬尾松的成活幾率以及綜合效益。
一、馬尾松種植技術要點
(一)選擇合適的種植品種
要想保證馬尾松的產量和質量需要選擇符合當地自然條件的種植品種,可以充分發揮馬尾松品種以及自然環境的優勢[1]。優良品種的生長能力加強,對于環境的適應能力也會更高,能夠提升產量和品質。為了可以擁有更多的優良品種,政府應當加強技術研發,利用農業科技培育出新品種。
(二)重點對種子進行處理
首先需要合理采收種子。馬尾松種子在采收過程中需要間隔一定的周期,一般來講在5年到6年之間就會開始進入到結實階段。在采摘時盡量選擇生態態勢較好的馬尾松,控制其側枝數量,能夠有效提升果實質量。在播種前對種子實施預先處理,使用溫水對種子進行浸泡,浸泡結束后挑選種子,實施瀝水處理,之后將種子作為備用。
(三)選擇合適的播種方式
首先需要明確馬尾松的種植時間,一般情況下會在2月到3月進行馬尾松種植,保證播種的均勻性,播種完畢后壓實苗床。在播種結束后馬尾松會在20d到30d之間發芽,出土率在5成到6成之間。在幼苗出土之后對其進行除草處理,選擇撲草凈以及細土進行融合,播撒在苗床的上方,可以有效預防猝倒病的出現。之后需要對其實施集中繁育,選擇0.5%福爾馬林溶液,選擇土壤肥力水平高的地區進行繁育,提高催芽效果。在具體播種的過程中可以選擇條播作為播種方式,控制溝的寬度,應當保持在10cm到15cm之間,種子和種子之前的距離控制在10cm。
二、馬尾松栽培管理要點
(一)施肥要點
肥料是保證林木能夠獲取充足營養元素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中幼林正處于快速生長階段,對于肥料的需求量較多,應當制定合理的施肥計劃[2]。為了可以提升施肥效果,相關人員可以采取試驗的方式了解馬尾松所需要的元素類型,結合馬尾松的生長周期制定相應的肥料施用方案。在施肥時應當定期補充尿素,并適量提供鉀元素和磷元素。
(二)除草
在造林后的第1年到第3年需要實施九次除草,每年除草次數為3次,利用植株行間帶鏟的手段對中幼林實施除草管理[3]。除草時間的選擇也很重要,每次除草施工的時間應當由營林單位結合林地實際情況確定,但是當年所實施的兩次除草處理在驗收間隔時間方面需要保持在2個月之上,其中需要注意第一年林和第二年林,在當年最后一次進行除草撫育工序的檢查驗收工作時,應當選擇在10月底后進行。
(三)病蟲害防治措施
馬尾松也容易受到病蟲害的影響出現生產質量下降的問題,影響了其種植效益的出現,需要制定合理的 防治措施。第一,林業部門可以通過營林的方式進行造林,增加植被覆蓋面積,引進害蟲的天敵,在保證防治效果的基礎上減少對環境的破壞。第二,林業部門可以利用無人機等設備對馬尾松的病蟲害發生情況進行動態化分析,及時發現出現的蟲害問題,對蟲口密度進行及時干預和控制。動態化監測模式可以在病蟲害發病初期即可獲取報警,對于控制病蟲害規模有著積極的影響。第三,采取針對性化學防治措施。如果在部分區域內出現松毛蟲問題,可以選擇除蟲菊酯藥物實施防治[4]。
(四)撫育間伐管理
馬尾松造林時的密度都稍大,但是由于缺乏良好的立地條件,會導致馬尾松區域面積內的營養成分難以供應所有馬尾松,進行需要進行適當的撫育間伐,對密度進行調整。撫育間伐是經營管理林業資源的重要模式,培育出更加優質的林木,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有著較高的價值。特別是對于一些處于幼苗階段或者中期苗階段的馬尾松來講能夠促進其快速生長,為馬尾松提供充足的養分,避免由于林木過多而出現爭奪養分的現象,可以明顯提高馬尾松的生長質量。馬尾松應當每間隔5年進行一次撫育間伐,間伐強度為25%[5]。
結束語:
當前廣西地區馬尾松種植規模不斷擴大,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也推動了林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在馬尾松種植的過程中需要重視選擇合適的種植品種,重點對種子進行處理,選擇合適的播種方式,可以提高馬尾松的整體成活幾率。馬尾松栽培管理作業中要落實施肥技術、除草技術要點,加強病蟲害和撫育間伐管理力度,對馬尾松林實施良好的撫育管理。林業資源在我國的資源體系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是我國的主要資源,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今后的馬尾松栽培管理過程中必須以農業科技為基礎,保證落實各項技術要點,以此來提升馬尾松的生長質量。
參考文獻:
[1]夏志群.分析馬尾松苗木栽培技術及病蟲害管理[J].花卉,2019(12):254-255.
[2]黃艷飛.馬尾松栽培技術及撫育管理[J].綠色科技,2019(05):74-75.
[3]唐玉芬.馬尾松苗木栽培技術及病蟲害管理[J].綠色科技,2019(01):170-172.
[4]吳斌.馬尾松種植技術與栽培管理要點分析[J].農村科學實驗,2019(01):50-51.
[5]覃富健.馬尾松栽培與撫育管理關鍵技術[J].農家參謀,2019(01):89.
象州縣林場 廣西象州 54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