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婷 陳瑤
摘要: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的戰略舉措,在社區制度逐漸成熟的今天,社區治理要緊隨社會治理的步伐,推動社區治理規范化、社會化、信息化、制度化,對于建設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從社會管理和社區治理兩個方面進行研究,研討我國在這兩個方面的新趨勢并提出相關的改進措施以提升我國的管理體系與治理能力。
關鍵字:社會管理;社區治理;新趨勢
1、前言
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社區作為社會治理的微觀單元,社區治理水平的提升,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堅實基礎。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我們要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學習傳承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斗爭中鑄就的偉大精神,不斷增強斗爭意識、豐富斗爭經驗、提升斗爭本領,不斷開創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新篇章。
2、以斗爭精神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新實踐
社會治理一直是我們關注的問題,筆者針對社會治理問題,結合斗爭精神分析其新的趨勢。
2.1樹立斗爭意識
紅色交通員遇險不退、遇難不避、遇死不畏,一往無前,靠的是理想信念。為什么中國革命能成功?我們經過了百年奮斗,歷史光輝顯著,前輩們知難而上,不畏艱險,靠著堅定的理想信念,一直開辟美好未來。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是怎么取得的呢?關鍵在于革命理想至高無上,在最艱難的時刻也要將其堅持下去,最終才會取得革命的果實。在我國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復雜多變的環境,可變因素以及不可控因素不斷增多,維護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成為重中之重。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面臨的風險和考驗一點也不會比過去少。在新的征程上,面對不斷出現的新問題新矛盾,我們要傳承紅色交通員無私無畏的革命情懷,弘揚從不畏懼艱難險阻的斗爭精神,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1]。
2.2胸懷“兩個大局”,進一步提高斗爭覺悟
面對復雜的社會環境,我們要時刻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加強自身的定力,不斷斗爭,認清楚國內外的局勢,明確我們的目標與方式,不僅要盡所有可能抓住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所帶來的一切際遇,而且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同時促進世界向前不斷發展。要立足新發展階段,掌握大局大勢,堅持政治立場不移、政治方向不偏,持續推進振興發展的各項事業。“善戰者,求之于勢。”斗爭是一門藝術,要善于斗爭。面對新問題,善于斗爭要建立在唯物主義辯證法基礎之上的,充分運用前瞻性、預判性的戰略思維,掌握斗爭規律講求斗爭藝術。
2.3抓落實,講實效
學黨史,轉作風,堅持擔當為先、實干為要,把抓落實作為一種政治自覺、一種能力要求、一種工作操守。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同時,著力做好學習成果轉化文章,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做到“兩個維護”的內在自覺,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效,轉化為改革開放創新的強大動力,轉化為為群眾辦實事的實際成效,轉化為應對風險挑戰的斗爭本領。站在新的發展階段,以更高質量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旗幟鮮明、堅持不懈、久久為功“大抓工業、抓大工業”,大力培育提升現代服務業,加快農業“六化”步伐,持續推進“產城人”深度融合發展。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源頭治理、標本兼治、表里如一”,持續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進一步擦亮生態底色,積極推動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實踐深化發展[2]。
3、社區治理創新趨勢
在社區發展治理的大背景下,對基層黨組織參與城鄉社區發展治理的途徑、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進黨建引領社會組織參與社區發展治理,需要從多方面進行探索和創新。
3.1組織建黨,提升基層黨組織的領導力
組織建設是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一環,也是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關鍵力量。積極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在城鄉社區治理中努力強化黨的組織力量。一是強化組織能力。“基層要發展,班子是關鍵”。針對一些村莊經濟貧困和基礎設施落后的現狀,組織部制定相關獎補條例,對于活動場所的修繕擴建按比例獎補,鼓勵各鎮街統籌補助一點,爭取包村幫扶單位支持一點,村級集體收入投入一點,調動起村級改造升級的積極主動性。二是健全組織體系。“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在鄉鎮,打造以村黨組織為引領、村民自治組織為主體、村務監督組織為保障、其他經濟社會組織為補充的鄉村基層組織體系;在社區,積極打造社區物業黨建聯建,構建社區黨組織和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物業負責企業之間的良好組織關系[3]。
3.2理論強黨,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影響力
理論建設是基層黨建的重要基礎,也是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的迫切要求。一是增強理論自信。自信是指導理論實踐的先導,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增強基層黨組織“做”的勇氣,為基層黨建的“做”提供實踐的自信。二是深化理論實踐。結合城鄉社區治理工作的實際情況和具體問題,堅持因地制宜,強調精準施策,不斷深化理論的實踐問題,才是切實增強基層黨組織影響力的重要方面。
3.3人才興黨,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執行力
人才隊伍建設是基層黨建工作的關鍵支撐,必須牢牢抓好基層黨組織的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執行力。一是優化選拔體系。選拔出黨員隊伍中的優秀人才擴充干部崗位是增強基層黨組織生機活力的堅實基礎,而一套科學合理、公平高效的選拔體系是實現的關鍵。二是細化考核制度。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等制度,妥善處置不合格黨員,健全落實日常學習考核機制。在各村級干部中建立“以事定考、以考定績、以績定酬”的酬勞分發機制。
3.4打造過硬社區干部隊伍,提升工作水平。
基層干部對于基層管理來說至關重要,我們目前擁有一支無私奉獻的基層干部隊伍,但是他們的專業素質還有待提高。一方面我們需要不斷為基層輸送高素質基層干部,不斷壯大干部隊伍,引進高素質人才,固定下沉干部以及基層志愿者,隨時應對突發狀況,建立起靈活的基層社區干部隊伍補充機制;二是整體提升社區的辦事能力。社區工作人員不僅要具有一腔熱血、樂于奉獻,還需要有過硬的本領以及豐富的理論知識,不斷學習相關專業知識,掌握必要的專業技能,提升自身的交流溝通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三是合理調整社區工作者的薪資。真正改變社區當中權利與責任混亂,是無能的人有權利而無責任,使有抱負理想的人無處施展拳腳,讓社區干部成為懶政人員,所以建議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適當調整社區工作人員的薪資待遇,使得真正有抱負、有能力的人可以常去留在社區進行一線工作,為社區服務[4]。
4、結束語
雖然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但我國的社區治理起步較晚,需要在吸收西方先進理論的基礎上,融入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理論的智慧,中西方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并形成中國特色的社區治理理論體系[5]。社區治理聯動政府、社區組織、社區居民,從整體上把控社區治理,有利于推動政府深化改革,完善社會管理。
參考文獻
[1]王勇.治理現代化視閾下的城市社區黨建探析[J].青年與社會,2019,32.
[2]楊龍.從社區抗疫看社區治理現代化之路[J].國家治理,2020,3.
[3]覃華棟.城市社區治理現代化面臨的困境及對策探析[J].世界家苑,2018,8.
[4]王玉娜.治理現代化背景下城市社區合作治理機制構建研究[D].成都:西華師范大學,2016,5.
[5]段國棟.社區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治理的路徑優化研究[C].段國棟.遼寧師范大學.2020.6
貴州中醫藥大學 貴州省貴陽市 55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