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力強
黃瓜根系屬須根系,入土淺再生能力弱,當土壤環境變化大時特別容易受到影響。黃瓜主要的根系往往不是垂直向下生長,而是在基質以下出現盤旋生長的情況。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彈簧根”。
“彈簧根”出現原因
為什么黃瓜容易出現“彈簧根”?詳細分析一下不難發現,這是由三方面因素導致的。
一是育苗期過長,根系在小小的穴盤中只能盤旋生長:二是根系往下的土壤太硬,根系生長過程中下扎困難迫使其出現橫向盤旋生長,這往往是有犁底層存在而導致的:三是淺層土壤的養分、水分、氣體環境更適宜其生長,使根系變“懶”而不愿往更深層土壤下扎導致。
預防措施
由于當前黃瓜栽培多是購買穴盤苗,第一種原因較難改變。因此預防黃瓜“彈簧根”應重點抓好以下兩個方面:
打破犁底層,讓黃瓜根系下扎更加順利
目前很多菜農喜好稻殼糞作為有機肥,而且用量較大,使用旋耕機翻地僅僅是將稻殼糞與淺層土壤混合,沒有將20厘米以下的土壤進行疏松,采用這種方式耕作會使得耕作層變淺,且犁底層的厚度會逐年增加。于是根系生長到20厘米左右時便因土質太硬、透水透氣不良而不再繼續向下生長。
這就需要菜農定期對土壤進行深翻,有條件的菜農可使用深犁或小型挖掘機對棚地仔細深翻,至少深翻30厘米以上。結合使用糞肥達到打破犁底層,提高深層土壤通氣透水能力,為根系深扎創造條件。
晚覆地膜,讓黃瓜根系不要“賴在”淺層土壤
不少菜農澆水時可發現,一些蔬菜根系容易因流水沖刷而暴露在地表,說明蔬菜根系很淺,這就是因覆蓋地膜過早導致的。根系生長需要良好的土壤環境和養分,過早覆蓋地膜使地表的溫度、濕度、養分含量等更加適宜根系生長,此時一些大根系不僅不下扎,且在良好環境的吸引下“漂浮”生長。
顯然,在淺層土壤生存的根系很容易到了深冬期因劇烈的溫度、水分變化而受到抑制甚至是死亡。因此,菜農在黃瓜定植以后要適當晚覆地膜,采取適當控水及勤劃鋤的措施,迫使根系向土壤深層生長、擴展,避免根系在淺層土壤盤旋甚至是“漂浮”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