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震,王永軍,呂培,石良靜,左志瑤,宮磊,張云
作者單位:1河北省胸科醫院,a泌尿外科,b心腎內科,河北 石家莊050000;2南和縣人民醫院外三科,河北 邢臺054400
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起病較為隱秘,作為常見的糖尿病微血管并發癥,病人多伴有顯性白蛋白尿、腎功能異常癥狀。經研究發現,DN發病與免疫系統異常、內分泌系統異常及氧化應激損傷等有關,且若病情發展為終末期腎病,將導致腎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安全。目前,前列地爾、羥苯磺酸鈣為DN治療中的常用藥物,其中前列地爾為血管擴張劑,利于降低蛋白尿,改善腎功能,而羥苯磺酸鈣作為微血管保護藥,有助于改善腎臟微循環。但臨床對兩種藥物聯合用藥治療早期DN病人的作用機制仍少見報道。為此,本研究采用前列地爾、羥苯磺酸鈣聯合治療早期DN,并觀察了其對病人炎癥損傷及腎功能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河北省胸科醫院治療的DN病人114例。納入標準:依據《糖尿病腎病防治專家共識》中相關標準診斷DN;理解、認知功能正常,無精神疾病,可積極配合臨床診治者;無凝血功能障礙者;病人或其近親屬對研究方案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患有惡性腫瘤、慢性腎炎或急慢性感染性疾病者;繼發性腎病綜合征者;心、肝、腎功能損傷嚴重者;未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治療前30 d內接受過相關藥物治療者。應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均57例。兩組基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符合《世界醫學協會赫爾辛基宣言》相關要求。
表1 兩組糖尿病腎病一般資料對比
1.2 方法
入選者接受生活方式干預及血壓、血糖、血脂管理。對照組接受10 μg前列地爾(北京泰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號H10980024,批次3B019M)靜脈注射治療,1次/天。觀察組接受前列地爾、羥苯磺酸鈣(西安利君制藥有限責任公司,批號H20000713,批次2006033020)治療,前列地爾使用劑量及方法同上,羥苯磺酸鈣:0.5克/次,3次/天。入選者均連續治療3個月。1.3 評價指標
觀察兩組臨床療效、治療前后炎癥損傷指標[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及腎功能指標[24 h尿蛋白排泄率(UAER)、β2-微球蛋白(β2-MG)]、不良反應。(1)臨床療效:依據臨床癥狀、UAER指標檢查結果評估,全身無力、肢體麻木、腰背酸困、身體水腫、視物模糊、頭暈等臨床癥狀消失,UAER減少>50%為顯效;全身無力、肢體麻木、腰背酸困、身體水腫、視物模糊、頭暈等臨床癥狀明顯改善,UAER減少≥10%、≤50%為有效;UAER減少<10%,全身無力、肢體麻木、腰背酸困、身體水腫、視物模糊、頭暈等臨床癥狀未改善為無效,總有效率=有效率+顯效率。(2)炎癥損傷指標及腎功能指標: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采集兩組空腹靜脈血3 mL,采用乳膠免疫比濁法(上海博湖生物有限公司提供所需試劑盒)測定hs-CRP水平,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測定(南京建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所需試劑盒)檢測IL-6、TNF-α水平及β2-MG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北京福瑞潤澤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所需試劑盒)測定UAER水平。(3)治療期間兩組不良反應主要包括疲乏無力、頭暈、惡心等。
2.1 臨床療效
觀察組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P
<0.05),見表2。
表2 兩組糖尿病腎病臨床療效對比/例(%)
2.2 hs
-CRP、IL
-6、TNF
-α水
平
治 療 前 兩 組hs-CRP、IL-6、TNF-α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hs-CRP、IL-6、TNF-α水平均較治療前低,且觀察組較對照組低(P
<0.001)。見表3。2.3 UAER、
β2
-MG水平
治療前兩組UAER、β2-MG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UAER、β2-MG水平均較治療前低(P
<0.05),且觀察組較對照組低(P
<0.001)。見表4。
表3 治療前后兩組糖尿病腎病hs-CRP、IL-6、TNF-α水平對比/±s

表4 兩組糖尿病腎病治療前后UAER、β2-MG水平對比/±s
2.4 不良反應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5。
表5 兩組糖尿病腎病不良反應對比/例(%)
DN作為糖尿病病人常見的并發癥之一,30%的糖尿病病人存在DN,以水腫、蛋白尿、漸進性腎功能損傷為主要表現,病情嚴重者將出現慢性腎衰竭、尿毒癥等并發癥,在降低病人生存質量外,嚴重影響其生命安全。DN發病機制復雜,臨床認為其發生與機體代謝紊亂、腎小球血流動力學異常等因素有關,早期DN病人多以持續微量白蛋白尿為主,但若病人診治不當或不及時,極易損傷腎功能,并伴有大量白蛋白尿癥狀。
前列地爾又名為前列腺素E1,研究表明,前列腺素E1可通過增加血管平滑肌細胞內的環磷酸腺苷含量,發揮其擴血管作用,降低外周阻力,擴張腎、肺、心等臟器動、靜脈血管,進而改善腎血流量、減少尿蛋白的效果。同時前列地爾可通過改善紅細胞變形能力,調節血液黏度,進而對腎臟血流進行改善,糾正腎臟缺氧、缺血情況。羥苯磺酸鈣為微血管保護藥,有助于改善蛋白激酶C的合成及醛糖還原酶活性,調節微血管通透性,改善血管內皮損傷,并可促使腎小球濾過膜重建,增強腎小球濾過率,進而將降低尿蛋白水平。有研究證實,DN病人接受前列地爾、羥苯磺酸鈣聯合治療有助于提升DN控制效果,利于降低24 h尿蛋白水平,改善腎功能,且不良反應較少。經研究發現,炎性反應在DN發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hs-CRP參與了機體氧化應激,將損傷腎小球內皮細胞,促使腎臟微循環血管擴張,增加其通透性,同時將升高尿蛋白水平;TNF-α有助于促進白細胞形成,導致蛋白水解物、超氧化物的釋放而損傷組織,增強腎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導致尿蛋白水平上升;IL-6則可誘發腎小球微血管該病,其參與了DN發生、發展,利于增加過氧化脂質代謝產物。UAER已多被臨床用于評估DN病理分期中,UAER利于對腎小球基底膜增厚情況進行評估,UAER升高病人將表現出蛋白尿及腎小球異常現象,β2-MG屬于小分子蛋白,多源于機體內有核細胞中,多數可經腎小球過濾,經濾過的β2-MG由近曲小管上皮細胞重吸收,正常情況下,β2-MG水平較低,待腎小球濾過功能損傷時,將導致β2-MG代謝異常,極易上升血液中β2-MG水平。本次研究結果得出,觀察組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治療后兩組hs-CRP、IL-6、TNF-α、UAER、β2-MG水平均較治療前低,且觀察組較對照組低,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由此可見,單獨使用前列地爾治療也可達到降低hs-CRP、IL-6、TNF-α水平及改善腎功能的作用,但較單獨使用前列地爾相比,將其與羥苯磺酸鈣聯合使用更有助于下調hs-CRP、IL-6、TNF-α水平,抑制炎性反應,改善病人腎功能,在提高DN治療效果外,未增加藥物副作用。分析原因可能在于前列地爾、羥苯磺酸鈣聯合使用更有助于促進腎臟微循環的改善,利于擴張腎臟微循環血管,對細胞因子活性及生成進行抑制,利于改善腎臟缺氧、缺血癥狀,進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綜上所述,早期DN病人接受前列地爾、羥苯磺酸鈣聯合治療安全性、有效性較高,有利于減輕炎癥損傷,增強病人腎功能。